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科的啟蒙階段,此時學生的好奇心強,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最容易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如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因勢利導,使他們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欲。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學習環境
1.培養正面教學情緒,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教師若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充滿熱情,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都倍加愛護,自然而然地會在學生群體當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反饋。許多教師感到化學的一些概念和理論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在教學中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與眾不同的思維,做到“雅俗共享”,就能把抽象枯燥變為簡單易懂。教師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終身受益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融洽、快樂有序的學習氛圍,才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事實證明,教師的幽默是贏得學生喜愛、信賴和敬佩的重要條件。
2.讓每一個學生對學習充滿自信
《課標》十分重視和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知識要求。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不斷進取的學習態度;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督促他們按時完成作業,鼓勵他們鍥而不舍,在成功中培養學習興趣;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他們成績差,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障礙,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點燃他們的自信心,在課堂上留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作答,遇到回答不出來的時候適當加以引導,盡量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滋味,還要不忘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和他們分享學習進步的喜悅。
二、改進演示實驗,激發學生興趣
在做課堂演示實驗的時候,增設或改進演示實驗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對于一些操作較簡單的演示實驗可由個別學生到講臺完成,在學生代表“登臺表演”的同時,提醒臺下的學生細心觀看并進行評判和錯誤糾正,討論觀察到的現象和操作方法,這樣由臺上局部“動”,牽引臺下整體“動”,形成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學習興趣高漲。
三、結合生活實際,促進學生興趣
研究和實踐表明,在課堂上教師適當增加現實生活中有關的化學知識,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1.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如:市場上出售的加氟牙膏為什么有防齲齒的作用?加碘食鹽加的是哪一種物質?這些問題對學生來說有著自然的吸引力,往往會促使他們自覺地去探討和實踐,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興趣,從中讓學生領略到化學的用途,進而對化學產生學習的欲望。
2.聯系環境保護問題
生活中常見的環境保護問題有很多,例如:調查污水排放和處理情況;燃燒化石燃料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與治理途徑;白色污染、溫室效應及酸雨的形成的原因;節日里燃放的各色煙花爆竹會對環境造成哪些污染?對于環保,我們能夠做些什么?怎樣做才能更好地愛護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
3.結合化學發展的新成就和新問題
火箭推進劑的主要成分、可降解塑料等材料的性能高等科技知識的應用等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適當地介紹這些高科技的知識,不但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學生認識到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從而激發他們向科學高峰攀登的熱情,使他們成為具有高素養的人才。
四、進行教學反思和評價性教學,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1.進行教學反思,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方法
過去的滿堂灌教學,很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經過反思,筆者提出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來總結,把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討論這一節課將要學些什么內容,學習這些內容的作用,這些知識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現在以及將來的用處等等。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本課題的知識點,使學生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學習。能用這種方法教學的課題是一些比較簡單易懂的課題,如第一單元課題2中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對人體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等等。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有書寫教學反思的習慣,分析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如何,在以后授課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還有哪些做得不夠好,……進行教學反思,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從中比較歸納出合適自己也合適學生學習的上課方法。
2.在教學中應用評價性教學
評價一節課的效果不僅僅是上課時師生的表現,最重要的還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在課堂上學生是否學得輕松?是否是自主學習?是否能學會?是否會學習?從教學中嘗試找出讓學生學習更輕松,老師講解更具吸引力,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的方法與途徑。在化學教學中,筆者常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化學學習進行評價,有傳統的紙筆測試,也有作業上的批 語,還有在課堂內的即時性評價,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課堂進行表現性評價等等。在化學教學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能極大地促進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學習。
筆者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常常會用評語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取得較好的效果。如筆者在給一個學生的評語中寫到:你上次月考成績不怎么理想,但你并沒有灰心,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你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這兩次的小測驗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今后要繼續努力。
在教學中筆者總結出了一些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的小方法:
①小測試。每個學生都準備好一個化學聽寫專用的本子。對于一些基礎性的知識點,在課堂上給學生2-3分鐘的時間進行記憶,然后聽寫,最后同桌間相互批改或交上來由老師批改。此種方法適用于一些較簡單的基礎知識,如:元素符號的書寫及其含義、元素的化合價、化合物的化學式的書寫、離子符號的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等等。在基礎不是很好的班級中應用該測試方法,效果還不錯,學生充分體會了學習新知識的快樂。
②即時性評價。對于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如煤氣泄露了該怎么辦?發生火災了該怎么做?像這類問題可以多鼓勵、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即時評價。還可以以小組比賽的形式授課,每個人都在用心地參與,把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更有益于學生學習新知識。
五、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網絡的普及,大大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參考資源,拓寬了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途徑。通過把各種教學資源制作成課件,增強直觀性、形象性、有趣性,提高課的美感,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筆者在利用教育網提供的資源和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的注意力較集中。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容易使學生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創設自主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和學習興趣,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容易實施啟發式教學,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