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結合學科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這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要做到各層學生兼顧,實行分層教學無疑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分層教學的涵義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學法指導,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提升。化學教學的實踐證明,教學方法需要整合優化,而不能“一法包攬天下”,要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將素質教育貫徹到實處。
二、分層教學的意義及可行性
1.分層教學符合人在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
由于遺傳因素、家庭背景、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原因,學生存在個別差異。分層教學著眼于個別差異,能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
2.分層教學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在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就是伯樂,要善于發現優秀苗子,但是要關注每一株幼苗的發展,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入手,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使之在其原有基礎上充分發展,全面貫徹素質教育。
3.分層教學注重主體參與,具有保尖、促中、補差的作用
分層教學,充分考慮學生存在的差異程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充分體現面向全體、分層優化、因材施教、主體參與的教學特點,具有保尖、促中、補差的作用,使因人施教落到實處。
三、分層教學實施策略與優生培養
1.了解學情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相關信息,為“分層教學”提供依據。對于優生,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其潛在的學習因素,確定優生培養對象。
2.教案創建與設置遵循大綱,教學目標分層次
為使分層教學能夠有效實施,教案的創建和設置尤其重要,必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吃透大綱中的了解、理解、掌握這三層次的教學目標。在學習每章節前,教師應先提出該章節在考試中的分值分布、常考題型、重難點等,使優生心里有數,帶著問題來預習。
3.課堂分層
(1)設計分層的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對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由于學生的基礎及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就要求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層次性”。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的放矢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切忌提問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2)設計分層的課堂練習
為了落實和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分層次提供課堂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教材要求的知識點,提高學習成績。
(3)設計分層的實驗內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因此,實驗的層次教學同樣不能忽視。
(4)設計分層的教學評價
科學的教學評價可以準確了解教學效果,并根據教學實施效果做出相應調整,也讓學生正確了解自身學習的不足,促進有效學習。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評價方式。對于優生,應要求其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行為和習慣進行自我評估和反思,找出自身不足,并及時加以改正。
4.課后分層
(1)作業分層
為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針對不同學生,在作業數量、內容上應有所差別。對于優等生,要求完成基礎訓練題和能力提升題,以培養其邏輯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對于差生的作業應以基礎知識題為主,以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對中等生布置的作業應以鞏固基礎、訓練能力為主。
(2)輔導分層
分層輔導是分層教學的重要環節,可以查漏補缺,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對不同層面學生采取不同輔導方法,對差生主要是增強信心,鞏固知識,教會學習方法;對優等生主要是啟發思維活動,培養自學能力;對中等生主要是點撥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和結構化。
(3)測試分層
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發展,而不是教學目標的一致化。因此測試也應根據學生原有水平進行分層測試,建議出一份復合試卷,注意題目的交叉和層次性,以達到較好的檢驗效果。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改變了傳統的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