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大學的時候就在新浪開了博客,自己喜歡王小波,當時又正在看他的小說,于是博客名就叫“黃金時代”。我把自己文章放上去,要是發表過的文章,還非得在博文標題上注明哪里發表過,以便引起博友的關注。
博客開了,文章貼了,我就在QQ群里發信息,叫大家有空去逛逛,歡迎指點。于是同學們打開,留言、評論,樂得我喜滋滋的。不過,開博一個月后,只有少數同學還記得我的博客,剩下幾個人偶爾去逛逛,我很是著急。后來聽說,登入自己的博客,再去逛人家的博客,他的博客會留下訪客記錄,人家可能會回訪你。我試了試,進了十來個網友的博客,果然當晚就有七八個博友回訪了我。有的還留了言,更有網友對我的文章進行大肆評論,我反復閱讀,逐字逐句地琢磨,一下子感覺自己成了大作家。我看這招行,于是拼命點擊人家的博客,我的博客訪客次數因此不斷攀升。
后來,我聽說很多名人都開了自己的博客。我首先是搜了自己崇拜的幾個作家,果然好幾個都有博客,一看自己既興奮又緊張,熱愛文學,寫了幾年也寫出名堂的我終于可以和作家在網絡接觸了。我把名人的博客一一鏈接,尋思著怎么給他們留言,我激動的到了手發抖的處境。可名人每天訪客成千上萬,我的留言一貼馬上就沉下去了。后來,我發現名人有的在新浪開博,有的在天涯,有的在搜狐等等,為了和他們統一戰線,我也在不同的網站開了自己的博客,加起來一共開了七八個博客。
開博見效是在我讀大四那年。當時市里搞青年作家座談,我去了,認識了幾位本市的名作家。會上,他們提到自己也開了博客。回去后,我到網上搜到他們的博客地址,留言,評論。果然就和幾個作家有了來往,他們對我的作品給予了肯定,并把我介紹給了他們的作家朋友,漸漸地,我不斷認識了作家圈子里的老師,總算混入了一個“小文壇”。
要說博客給我帶來最大的幸運,那是自己大學畢業的時候。高校招聘會上,我的簡歷多了一項博客地址,前來招聘的一家企業老總一看高興地說,回去好好看看。沒想到,他當晚就打電話來,說博客看了,你的寫作水平了不得。并通知我,隨時到公司報到上班去。
我們企業是一個大企業,上千人,有自己的網站,辦公也是網絡辦公。單位網站有博客一欄,員工基本上有自己的博客,我看樂了,上班第一天就在單位網站注冊了一個博客,貼上幾篇文章。沒過幾天,我的名字就在公司上下響當當了。
現在,我每天忙于工作,無暇顧及自己七八個博客了,于是忍痛割愛荒廢了大部分博客,最后留了兩個博客。現在,我又跟潮流,開起了微博,即便工作再忙,我每天都會到微博里轉轉,留在只言片語,每天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