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移動互聯網前沿競爭激烈,形勢撲朔迷離。今年以來千元智能手機成為市場和業界關注焦點,終端利潤急劇下滑;運營商面臨向數據增值服務轉型壓力,互聯網企業紛紛表現出對移動終端的興趣,開發者躍躍欲試。6月5日,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舉辦“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產業格局和發展”研討會,分析當前形勢。我主持了這個會議,綜合專家的意見,我得出一個判斷,認為移動互聯網將進入2.0時代。
移動互聯網的1.0時代和2.0時代有哪些不同?我認為,1.0時代是手機品牌商為核心的時代,當時主流的Symbian系統偏于封閉,手機品牌商不僅提供智能終端,也主導了手機內置應用的開發,本地應用(Native App)構成主要的應用模式;2.0時代是“平臺+應用”的開放時代。設備不再重要,應用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HTML5有望成為新平臺的基礎,云計算平臺成為主流趨勢,基于HTML5的網頁應用(Web App)將成為主要的應用模式。
移動互聯網2.0時代也是智能化的時代。當前移動互聯網出現智能化加速趨勢。智能化受到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的驅動,對于移動終端與互聯網服務的結合,在智能化上提出新的要求。互聯網云計算與移動終端的結合,將形成平臺級云服務與移動終端應用的配合,使云和端將更緊密地結合。這對產業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應用與開發模式的變化,將成為移動互聯網2.0時代最引人注目的現象。
應用模式將發生顯著變化。本地應用向網頁應用的轉向,將引發產業格局的一場革命性的變革。支撐增值應用的平臺將發生顛覆性創新,隨著HTML5具有越來越多平臺特征,以操作系統、應用商店和客戶端為代表的平臺,有可能逐步改朝換代,網頁OS和具有HTML5加強功能的瀏覽器正在興起之中。新的應用競爭的焦點,開始從本地,轉向網頁。Facebook將API開在網頁,而不是以往的平臺上,就是一個代表的趨勢。移動互聯網應用將進入云計算和大數據時代。
開發模式也正在發生變化。本地應用的開發模式,如App Store模式,有可能從領潮變為退潮。而基于云平臺的網頁應用開發模式將興起。目前,幾大開放平臺對開發者的支持普遍存在不足。iOS平臺和App Store模式采用的下載到本地應用的模式仍不夠開放,大部分開發者無法從中盈利;Android平臺相比iOS更為開放,版本繁多、終端適配成本高昂、應用分發渠道散亂等,讓開發者無所適從。
目前,移動互聯網2.0時代的變化,已不再停留在理論上,Facebook、百度等領袖企業的實踐已提供了佐證。在現有開放平臺中,我認為百度云平臺代表發展方向,值得關注。2.0時代的開放平臺不同于以往OS,一要全面集成云計算核心技術,二要具有云服務特色應用能力,三要為開發者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持,四要為終端廠商提供最優秀的互聯網內容和應用服務能力,五要為用戶提供最人性化、最貼近實際使用的互聯網體驗。百度建設的移動互聯網生態圈,正在向形成上述能力方向發展,目前已聚集6萬開發者,超過8萬個移動應用,具有成為移動互聯網領袖平臺商的潛力。
移動互聯網向2.0時代的轉變,在國際上也剛剛起步。這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做強做優,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良機。中國互聯網下一個500億美元、5000億美元的機會就擺在面前,讓我們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