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三月,正是寒冬回暖的時節。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早已成為關注的焦點,我們可以發現全球不少品牌都紛紛把注意力放在中國市場,雖然這是一塊誘人的大餅,也可能是一劑拯救國內外衰落品牌的契機,但CEO們需要走上正道。
或許,在幾年以前,國內的技術、專利、營銷尚不成熟,加上山寨機文化的橫行,以至于國內手機品牌一直無法有顯而易見的成長效果,其結果雖然是任憑這些外來大軍宰割。但原因仍因自身不強。有人認為,今非昔比了!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專利一向被視為是中國企業在競爭時較為弱勢的方面,不過從去年的數據看,中興通訊提交了2826件的專利申請,為世界第一位,并超越松下。而華為的專利申請也達到了第三位。
單從這件事來看,國內企業有望或是絕對有條件在自己的主場贏得更大一部分市場,或贏得民族企業應有的尊嚴。專利的突飛猛進也表現出擺脫山寨惡名的努力,加上各種營銷和與通信公司的合作,除了中興與華為外,小米科技、海信、聯想以及金立等各種情況的品牌,都已經在市場上占有一席地,并開始具有原始創新的動力,或投入基礎研發的心態,或有一部分已轉化為一些實際的行動。
盡管前景開始看好,但除了態度方面的因素之外,國內的智能手機似乎有個沖不出瓶口的味道。那就是對品牌的科學經營。
所謂:鷹搏狡兔須急救之,不及必反為所動,也是一樣的道理,行事也須科學、快捷、勇猛、堅決;不然不但不易雄起,反受其累。長期以來。尤其在智能手機這類較為需要創新的產品線方面,很少有推出驚艷一舉、令市場刮目相看的動作。除了山寨惡習的影響外,另一方面就是缺乏根本性的布局,腳步似乎永遠跟隨在國外品牌之后。對于本身的發展與未來走向很少有較新的建樹。這顯然非產品問題這么簡單。
時機掌握從來都取決于前面的功夫,有時是前好多年的準備。Vision,從來都來源于企業家心中的使命。由此,沒有什么不是自然而然的。但原因也很少被認識和行動,直接向結果發力的后果,也只能如此。任何產品,除了抓時機的能力、價格、渠道等等超級功夫外,應該還有別的,往往那些別的東西才是更重要的。
為什么說今年也可能是國產智能手機的元年,除了大原因(時候到了)之外,可能還有如下幾個原因。一,小米類的自由發揮,因為它說它是互聯網公司,這有點意思了。二,華為類的開始重視,因為它曾無往而不勝,只要真想。三,矮子多了,時間長了,總可能出將軍,因為玩虛的玩不成后,其中有些老實、有些夢想的就會被逼著率先走向真理,也就是:不走捷徑了,玩實的。后者,更是今年信息市場的看點。
先人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現人老百姓說:雖能乘勢,不如老實。老老實實投入研發,對人民群眾多一點兒真誠的愛,創新何以為難?向著欲速求效之山寨文化之相反的方向行進,借著喬布斯改變后的中國市場,會有大量人買單。
我們期待國產手機能夠轉運,從心開始,今年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