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瓶頸的存在,暴露出工業社會的發展方式與信息社會的發展方式之間的矛盾。是當代中國發展方式不適應信息時代世界潮流的集中反映。寬帶問題由來已久,無論速度還是費用部長期遭受廣大網民的詬病,究其原因,在于作為發展方式的兩個基本環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同時掉鏈子。寬帶問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又該如何去解決,是本刊將要探討的問題。
寬帶問題的7大病癥
慢速度
來自權威CDN服務提供商Akamal的統計數據表明,2011年年底,中國互聯網接人速率為1.4 Mbit,國際排名降到了第90位。來自國外測速機構朗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我國寬帶網絡實際下載能力居全球第79位,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而2011年上半年,我國寬帶網絡的實際下載能力僅為全球平均水平一半,在全球172個經濟體中排名79位,遠低于排名首位的韓國34 Mbit/s的水平.也低于經合組織10.5Mibit/s的水平。
少投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尖銳指出,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的四萬億元投資中沒有安排對信息基礎設施的內容,體現了國家指導思想不夠明確、缺乏明朗的國家戰略目標和措施。
高費用
2011年12號,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中指出,中國大陸固定寬帶用戶上網1M帶寬每月費用實際折合13.13美元(約83元人民幣),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
缺戰略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寬帶化已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目前全世界有112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國家寬帶戰略,數千億美元的政府資金投入高速光纖寬帶網絡,構成了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的新基石。反觀中國,網絡建設缺乏統籌規劃,國家引導和服務機制尚未建立,在國際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發布的全球寬帶報告中,中國都沒進人前30名。
改革
1、反壟斷
表現;中國寬帶瓶頸,一個是網速和帶寬的問題,一個是服務和價格的問題。
根本:一、國際通行的做法是采取網絡中立,相當于裁判員對運動員要中立,提供水的,不能只給制做可口可樂的提供水,對百事可樂不提供水,或在價格上厚此薄彼。二、治本之策是反壟斷,開放民營資本進人。
2、網業分離
表現:電信運營商至今對這一問題諱奠如深,不敢提及,列于自己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傾向不以為意,沒有任何危機感。
根本:一、電信改革的中心問題,是要解決寬帶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的市場結構問題。二、網業分離在某種程度上和中國整體的改革步伐是一致的,寬帶領域注定要先行一步。寬帶基礎服務和寬帶增值服務兩者不可偏廢,未采的希望在后者身上。電信運營商若能以開放的心態歡迎寬帶增值服務的大發展大繁榮,必能改變互聯網格局。
強壟斷
去年十一月,國家發改委證實已就寬帶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這是發改委首次對國有企業開展類似調查,因而被稱為“反壟斷第一案”。而由此引發的輿論大戰,則為這次調查添加了戲劇性,該事件最終的結果以電信和聯通認錯整改而結束。前后歷時不到一個時間,然而其中蘊藏的壟斷問題,卻絕非一日之寒。
低普及
在2012寬帶中國戰略服務信息化推進大會上,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巡視員徐建平介紹,截止2011年,我國互聯網網民達到5.13億,其中寬帶用戶達到1.5B億,寬帶普及率達到11.7%,超過B.3%的全球平均水平,但遠低于發達國家25.1%,落后差距從2005年的10%擴大到13.4%。
弱互通
網友戲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南北電信運營商之間的距離。這是運營商對對方流量進入采取的限制措施,完全是一種經濟上的考量,這樣做實際上是人為的制造帶寬瓶頸。
發展
1、提速降價
現狀:最貴的網費,最慢的寬帶,8億多網民很有意見。未來規劃:《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來,城市家庭帶寬達到2兆以上,農村家庭達到4兆以上,東部發達地區省會城市家庭達到100兆。同時會要求運營商提速不提價。
2、國家投入
現狀:對寬帶的重視還沒有像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那樣重視。
未來規劃:《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十二五”規劃》強調,“十二五”期間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累計投資16000億元,其中寬帶接入網投資5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