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就在今年春天的一個夜里,我在溫暖的操場上奔跑。夜黑得很干凈也很安寧。忽然我興奮地對身邊的朋友喊,聽!你能聽到風聲嗎?
是的,我真真切切地聽到了風,水一樣流過我的雙頰和耳,柔軟起伏的聲音像春夜的呢喃,也像海浪的涌動。請原諒我無法用語言寫下當時顫抖的心情,正如我無法解釋我對高中三年時光的愛。就像對風的愛,那么深沉。
那些輕盈的微笑和沉重的淚滴,那些留下的印象和路過的風景,那些明亮的清晨和昏暗的傍晚,那些華麗的情節(jié)和枯煤的練習……一切,都如風。
三年前的夏天,我只能猜測高中的面容,親切的,溫和的,快樂的?忍耐的,失落的,倔犟的?如今,我已將它一頁頁認真翻閱,留下密密麻麻的注解和感悟。
剛進入高中時,我的心情如無意中闖入原野的小孩般興奮,面對新鮮的空氣和滿眼的艷陽激動得手舞足蹈。年輕的心,總是渴望嶄新的紙頁、陌生的頁碼和更遠的天空,于是忍不住邁開步子無羈地奔跑,擁抱早已預約的路途。
那時的我一臉稚氣,充滿幻想,期待新生活中的精彩。那時不知道道路泥濘石塊堅硬,只是奮不顧身地去探險,去迎接。剛開學時,每堂課都寸步不離地跟著老師的眼神,聽他們抑揚頓挫的聲音,小心翼翼地在新書上寫字畫線。盡管拼命地記同學的名字,可面對新面孔和陌生的姓名時仍是傻眼,抱著一摞作業(yè)本茫然地站著,害怕發(fā)錯了位置。
后來才知道,一切都會被磨損、消耗、習慣。對學習的輕松和自信,對生活的幻想和新奇感,慢慢地與秋天的葉子一起,在不經意問飄落,不知所蹤。慢慢感到了困惑和壓力,慢慢習慣了忙忙碌碌爭分奪秒,習慣了皺著眉與艱澀的題目對抗,習慣了揉著眼睛清點未完成的作業(yè)……鋪天蓋地而來的,是高中特有的嚴峻和冷酷。因為它想幫我實現(xiàn)夢想,它想指引我奮力前行。因為它愛我,所以它用它的方式磨煉我,直到石粒變成星星,直到深夜熬成黎明,直到脆弱煉成堅強和勇氣。
常常是在嘆了口氣之后耐著性子把題做完,把課本弄懂。心里不敢有多余的念頭,不能逃避也不能放棄。不知不覺中,我終于習慣了高中的生活,高中的溫度、語調和節(jié)奏。我漸漸由力不從心變成得心應手,成績也在向上攀爬。適應生活,探索學習方法……之后的路上,即使步履艱難,也會心中有數(shù),不慌不忙了。走得久了,才懂得每一步都是成長,是享受。
在高中的旅途上,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最珍貴的收藏是到達終點后的成就感和一路的風景。
漸漸加深了對它們的依戀:朋友的陪伴與傾訴,老師的教導與鼓勵,家人的關心與安慰,班級的溫馨與溫暖。生命與生命相遇,也許就是為了相互攙扶,借助彼此的溫暖,融化殘冰,一起上路。這是最簡單最平凡,也是最珍貴的記憶,值得托付滿心的真情。
我和老師們的關系像朋友,我們談心,爭論,交換時光與記憶。他們把學生放在心里,包容了一切叛逆的棱角,在飛揚的粉筆灰里一次次呼喚著一個個親切的名字。我能清晰地描繪每一位老師的笑容、各具特色的口頭禪、幽默開朗或細膩靦腆的性格。我能在茫茫人海中分辨出他們帶著笑意和關切的眼睛,我會一次次回來找尋他們穿梭在教室之間停不下來的略顯疲憊的身影。因為,他們是我親愛的人。
我的朋友們,是陪我淋雨、陪我看日出的人。早讀時我們的聲音匯在一起,放學時我們并肩地行走,課間時我們一起仰頭面向陽光微笑,或齊心協(xié)力地擠過人流沖向熱水管接水……競爭,合作,一千多個日夜,我們靜靜地坐在同一個角落奮筆疾書,比賽看誰先把這張模擬卷子寫完……直到進入高考考場前的最后幾秒,我們還在互相加油。帶著朋友的祝福,我們走得更加踏實安心。
曾經,高中,聽起來很遠,而現(xiàn)在回頭看時,竟發(fā)現(xiàn)它已經被甩在身后。
三年時光,并不長。三年,還不夠我把我愛的人們細細端詳,還不夠我把小小的校園用文字細細勾勒,還不夠我在操場一圈一圈地奔跑、把悲傷耗盡……
我知道,我要離開這里——這一片支撐我發(fā)芽、攀爬、開花的土壤,這一段讓我成長讓我成熟的時光。我知道我會眷戀、會落淚、會疼痛地告別。我知道我會回到那里,回到那時,就像三年前的那個孩子。
因為三年時光過于沉重我?guī)Р蛔撸缓眠x取其中一滴,流淌在血液里,日夜相隨。
來時我是孩子,走時我仍是。但已經歷了無可取代的成長,見證了美好記憶的發(fā)生。
這三年,如風。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