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選擇
上大學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真要說難,就是難在怎么順利進入一所自己中意的大學,并且選擇到一個喜歡的專業。畢竟選擇了一所大學,你就得在這所大學生活四年。而選擇的專業就是你這四年將要學習的。所以喜不喜歡,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在大學的表現。
當然,如果你足夠優秀,又不嫌麻煩,中途覺得選錯了專業,你可以申請轉專業。不過,在一些學校,很少有人會選擇轉專業,因為這意味著你比別的同學少學了一年,轉完專業后你必得比別的同學努力,這樣壓力會很大。
不管什么專業,你都不能看這個專業的官方介紹。最好在你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找個上過這個專業的朋友或熟人,他們給你的意見和解讀通常才是最真實可取的。官方介紹太過于籠統,說辭一般都是比較光鮮亮麗,很有吸引力的樣子。這時候,你必得擦亮自己的眼睛,因為這些描述很多都是華而不實的。
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后,首先,你得找準自己所得到的成績所屬的那個檔次。然后可以圈定幾個自己比較想去的城市,找幾所這幾個城市的大學。
這個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本身的興趣,優先考慮這些大學中的某個專業。而每所大學在專業錄取上,可能分數線都大不相同。你必須細心地研究歷年的分數線,以及了解這些年試卷的難易程度做一個詳細的參考。
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類似于我們學校是以師范專業為,主。大多數師范專業畢業的學生,在浙江省的就業都是比較順利的。因為就業上的便利,所以有些專業就會成為熱門專業,分數自然居高不下。
如果你沒有足夠信心被錄取,那么你可以選擇投機的方式,先選擇比較冷門的專業進入這所學校。進入學校之后,大家就是一家人,自然比較好說話。我們學校有一個比較好的政策,就是大一入學的這一年就可以申請轉專業。當然前提是,你當年的高考分數過了想要轉過去的那個專業的分數線。
關于就業
別以為進了大學就是進了所謂的天堂,其實這只是另外一個“地獄”,因為過不了多久你就得面對就業問題。聰明的學生,自然懂得未雨綢繆的道理。很多同學可能選擇專業的時候,更多的是憑自身的興趣,而家長就會比較理性,會考慮得比較長遠。填志愿的時候,不要一意孤行,還是應該聽取父母的意見,因為他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那么多年,有你缺失的經驗。
關于就業問題,我想以自身現在所學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為例。當初看學院官方對于這個專業的定位時,特熱血沸騰,因為它的就業實在是廣泛。可在廣電系統或影視戲劇制作公司從事影視劇創作、編輯;可到傳媒出版機構從事節目創作與編導工作;可到文化事業單位從事策劃宣傳工作;可到高校和影視研究機構從事理論研究及評論工作;可到宣傳文化部門從事影視管理等相關工作……
我相信不管是誰看到上面的就業范圍,都會覺得前途一片光明。而我如今想說的是,這樣一個定位是學校對于這個專業長遠的定位,而這樣的目標,又怎么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完成。每個學校關于專業介紹,大多大同小異。那些說辭,大多都是長遠目標。那是學校理想中的目標,而非現實已經實現的。就跟你想上清華大學,你的分數卻只能上個省重點,是同一個道理的。
就算我將來如果真的進入廣電系統工作,也不能說就沿著預設的軌道被成功培養了。你別看媒體人、電視人有多光鮮,那都是表面,你沒有深入了解過,壓根就不知道別人的艱辛。再者,大學設置的課程大多都是紙上談兵,實踐這一塊是很薄弱的。所以將來進入工作崗位,你還是得從零開始學起,那將會是一個比較艱辛的過程。
綜上所述,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把目標放長遠,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關于專業課程設置
如果你幻想中的大學生活是那種豐富多彩、具有十足趣味性的,那么,你就完全想錯了。大學課堂和之前寒窗苦讀的十多年的位置一樣,就是一間普通的教室,其本身就有了局限性。
以我自身的專業來說,學院為我們設置的課程,多為專業基礎課。這些專業基礎課,大多是史論課,類似于電影史、戲劇史、文學史等等。一堆文字堆砌而來的知識,總是顯得蒼白無力而又枯燥乏味。而在專業拓展課上,相較于基礎課,自然比較有趣,類似于表演課、剪輯課,有了各自發揮的空間。
當然大學除了各類專業課,還有體育課和選修課。一般女生的話,體育課可以選擇舞蹈課,種類還是比較豐富,有利于女孩子塑造體形,培養良好的氣質。而選修課方面,可以選擇其他專業的課,選擇的范圍還是比較廣的。
大學生活,如果非得說豐富多彩,估計就是指形形色色的社團。同學們雖然還沒有進入大學,但是對于社團應該早有耳聞了吧!大學社團是有很多,但是真正出色時常有活動的卻不多,更多社團形同虛設。所以倘若你想加入某個社團,絕對不要盲目,一定要找機會問問學姐學長,了解一下行情。
像是我們學校,比較有特色的社團就是阿西劇社。這是一個很出色的社團,多次獲得“金刺猬”獎,這是全國大學生戲劇節的最高獎項。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