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我們搬進了特意為高三學生準備的教學樓,每個教室都貼著鮮紅的標語:努力奮斗,備戰高三。教室里總有一股揮之不散的方便面的味道,高考的壓力像冷空氣一般在空中蔓延。
幾乎在學習的每個時刻,我都在想一個問題,我做過的這些題目有沒有用,會不會只是無意義的重復,當看到我的兩門功課分數加起來還比不上同桌一門高時,當我看到報紙上刊登的有的高考狀元連晚自習都不上就輕輕松松上清華且德智體美全能時,當我聽說年級第一名上午踢球下午上課,我就更加反復懷疑自己。我這樣刻苦學習究竟是為了什么?這樣的懷疑與否定讓我身心俱疲,腦子中分裂的自我時刻處于激烈爭斗中。
一模結束了,我的數學成績很不爭氣地降到谷底。同桌破天荒地沒有對我冷嘲熱諷,中午吃飯時還給我帶了一份飯。我也說不上心里有什么感覺,只是臉上一陣熱一陣涼,像小時候發燒一樣。也許失望到一定程度也就無所謂失望了,也許我的心已經麻木,只能由身體來反映自己的情緒。
老師十分盡職盡責地找我談了話,平時很嚴厲的一個人很溫和地安慰了我一通。想想老師也很辛苦,既要鞭策激勵我們,又怕傷害我們已經脆弱不堪的心靈。
在一種極其低迷的狀態下,老師找來一位考入名校的學長給我們做了一場講座,我至今還深深地感激他,如果沒有他,我可能依然在那樣的狀態下度過。他說:“在高三,不要相信傳說,沒有素質教育,高三學生的唯一法寶就是做題,做題。只有流的血汗不會欺騙自己。在高考之前,我將高中歷史課本完完整整地背了五遍。”
從那以后,我就像一個瞎子突然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這么說絕不為過。因為我突然發現,那傳說中的光芒四射的傳奇人物也只是平凡人,他們只是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將困難挫折變成了包裹自己的漂亮糖紙,而我們卻將時光浪費在不斷的懷疑與否定中。我決心真正努力一把,不想結果,只是全身心投入。傷口,借口,逃避,眼淚,一切的一切都被我收起,我只想拼一把。
我上課認真聽講,我將老師說過的內容硬性背下來,我把它們當做解題的金科玉律。我開始反反復復地背數學課本,毫不夸張地說,給我一張數學卷子,我可以輕易地說出每一道題是由書上哪道例題演變而來。我又一口氣做了10多套英語卷子,將做錯的題目完完整整地記住。下了自習后,我常常感覺自己的腦袋已經不在脖子上了。走在路上,我仍舊拿著英語卡片默默誦記,全然不顧別人的鄙夷。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規則:永遠要比第一名多學5分鐘。
那時的學習已經不能用艱苦來形容,在熄燈之后,常常可以聽到黑夜里有人在小聲哭泣。大家都咬著牙默默忍受著無處不在的壓力,而我,在無數個睡不著的夜晚里望著天花板,像一條魚一樣張著嘴使勁呼吸。高考的日期一天天臨近,我幾乎每天都陷入負面情緒之中,爛掉的蘋果,用壞的鋼筆,甚至脫落的頭發,都可以讓我聯想起失敗的命運。孤獨,懷疑,變丑,我無法拒絕這一切,就和同桌互相鼓勵,我們真的差一點點就堅持不下去了,但還是互相寫紙條:加油,你是最棒的。
當離高考還有半個月,我們進入了靜悟時期。那是個炎熱的夏天,甚至有著地震的謠言在當地流傳,但我們顯得格外平靜,對一個高三學生來說,只有高考能觸動他們的神經。老師停課了,雖然把時間讓給我們,但還是發下了半個月內絕對做不完的試卷。翻了翻,許多題還是不會。我抱著豁出去的精神,把試卷放在一邊,每天只是重復背誦著錯題本上積累下來的內容。把數學當做語文來背,現在想想,這也許是我在高三中做過的最有勇氣的事情。
6月6日,終于即將迎來高考。當天晚上,整理完所需的工具,我望著外面發呆。臺燈在玻璃窗上照出了一片昏黃的溫馨天地,我的影子浮在旖旎的夜色中。我告訴自己,我已經全身心地努力過了,無論成敗,再也沒有遺憾了。
高考成績下來的那天,我心里很緊張,不停地在廁所里刷馬桶,我不是圣人,渴望有一個圓滿的結果。當我得知成績,發現數學竟考了高三以來的歷史最高分時喜極而泣,我完完全全用自己的努力攻破了人生中的一個堡壘。
現在我已踏入大學校園,我常常會想起我的高三生活。它留給我的太多太多,用汗水追逐夢想,時時感受著失望與希望的交錯。而最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拼搏,奮進,它讓我知道,只要努力,我能夠得到我想要的。
編輯/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