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面向中央臺生產業務的生產型媒資系統
1. 媒資系統嵌入到中央臺生產業務鏈之中
內容資源是廣播電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面對廣播電臺業務的多媒體化,把內容生產和資源管理緊密結合,對內容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將資源管理始終貫穿在廣播電臺內容生產的整個流程中,在廣播臺網中形成一個以內容資源為核心,滿足廣播電臺各類內容發布業務需求的生產型內容資源管理系統。
中央臺媒資系統以數字內容為核心面向全臺生產業務進行建設,如圖7所示,嵌入到全臺生產業務鏈之中,實現與節目制作系統的無縫交互,完成節目生產制作、節目多渠道發布等功能。媒資系統與節目制作系統間大量的交互需求,結合中央臺的業務特點和需求,在接口定義、交互流程、數據傳輸等方面都進行了定制化、標準化的開發,實現了資料的歸檔入庫、檢索下載、元數據更新等業務。
·融合面向播出節目的數字版權管理
為了加強音頻資料版權管理和控制,媒資系統在編目著錄環節加入版權基本信息描述,如圖8所示,版權基本信息在系統間和系統內部流轉,對過期和快到期的音頻資料進行使用時的版權提示,做到提前對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版權糾紛進行預警,減少了編輯記者在無意識情況下的版權侵權行為;媒資系統創造性地在生產流程中引入數字水印技術,邏輯關系如圖9所示,將水印處理節點嵌入到工作流中,通過工作流引擎,實現水印處理環節的靈活配置,支持音頻資料入庫環節對音頻資料加嵌水印、出庫環節對音頻資料加嵌水印等,同時數字水印系統采集已播出節目并對節目進行解嵌,將解嵌結果保存至媒資系統。版權管理系統根據媒資系統提供的解嵌結果對音頻資料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通過數字水印技術,使得音頻資料的使用數據統計更加準確、直觀,極大的方便了音頻資料的版權追蹤和版權計費的管理,實現了音頻資料的數字版權管理,提升了中央臺版權保護能力。
·完善的音頻資料技術質量審核
為了保證音頻資料的質量,媒資系統使用了音頻資料自動化技術質量審核技術。自動技審在后臺對爆音、靜音、反相、左右聲道電平差等技術參數的檢測,并將檢測結果直接提供給審核人員,供審核人員參考。人工審核可對音頻資料的內容進行審核,并通過調節自動技審的判定閾值,使技審結果更加客觀、準確。只有自動技審與人工審核相結合、審核環節與工作流程相結合才能保證音頻資料技術質量審核效果,由工作流引擎推動審核節 點,在文件傳輸和交換的關鍵環節設置音頻資料質量檢測控制點,保證網絡傳輸環境下音頻文件質量檢測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媒資系統邊界
中央臺媒資系統為全臺的生產業務提供服務,主要是面向制作系統、播出系統和版權管理系統,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新的業務,媒資系統邊界如圖10所示。
·媒資系統與數字水印系統
數字水印系統是媒資系統的子系統,與媒資系統采用點對點通訊模式,交互信息分為管理控制信息和音頻數據信息,交互業務主要有:
·媒資系統調用數字水印系統的水印加嵌功能,對入庫音頻資料進行水印加嵌;
·數字水印系統采集播出節目,并對采集的播出節目進行水印解嵌,將解嵌結果統計定期發送給媒資系統;
·數字水印系統水印解嵌任務失敗,媒資系統發起水印解嵌任務給數字水印系統。
·媒資系統與制作系統
媒資系統和制作系統間交互采用ESB+EMB雙總線,邏輯關系如圖11所示。ESB實現業務系統間元數據信息、管理控制信息等業務數據交換,EMB實現跨系統媒體數據的交換和處理(如遷移轉碼)。
·制作系統資料的入庫歸檔
·制作系統完成節目制作提交播出系統,并同時將節目自動歸檔至媒資系統;
·制作系統主動提交制作素材區中有價值的素材歸檔;
·媒資系統對制作素材區中的素材進行檢索篩選歸檔。
·制作系統對媒資系統的資料的檢索下載
·制作系統從媒資系統批量下載音樂節目,再導入播出系統;
·音頻制作編輯軟件可從媒資系統快速/條件查詢回調音頻資料,對音頻資料可預聽;
·制作系統通過WebBrowser訪問媒資系統高級查詢界面。
·元數據信息更新
·播出系統和媒資系統沒有直接數據交互,制作系統將媒資系統的音樂節目批量導入到播出系統,及時更新相關元數據信息。元數據信息主要包含資料的編目信息、資料的版權信息、資料的受控信息等。
·媒資系統與版權管理系統
·媒資系統對數字水印解嵌結果進行匯總,定期導出相關數據至版權管理系統,供版權管理系統進行版權清算;
·版權管理系統如果發現信息著錄錯誤,人工通知媒資系統修改,媒資系統重新導出給版權管理系統。
·媒資系統與播出系統
·媒資系統與播出系統沒有直接的數據交互,但播出系統播出音樂資料源自媒資系統。制作系統在媒資系統和播出系統之間進行數據的傳遞,制作系統批量下載音樂資料,導入播出系統并將媒資系統的編目信息、版權更新信息、受控信息等傳遞給播出系統。同時為了適配播出需求,在編目中要加入部分播出的元數據。
·媒資系統與媒體包管理平臺
·媒資系統定期更新媒體包管理平臺的媒體包信息;
·媒資系統向媒體包管理平臺內導入文件;
·媒資系統從媒體包管理平臺導出媒體包內文件。
·媒資系統與內網統一用戶庫
·媒資系統定期同步內網統一用戶庫的用戶信息,完成媒資系統、制作系統的用戶信息更新。
四. 媒資生產的業務流程
中央臺媒資系統的工作流基于輕量級工作流引擎設計,工作流可根據實際應用和需求進行靈活配置。媒資系統業務流程如圖12所示。
·數字化階段
·將不同介質的音頻資料數字化:LTO3數據磁帶、CD光盤、U盤、硬盤、開盤帶、DAT等;
·采集端與媒資系統之間部署多倍速傳錄系統,允許通過文件格式為WAV(16bit/48kHz)。
·入庫階段
·入庫流程分類:音頻轉碼流程、音頻加嵌水印流程、緊急發布流程;
·音頻轉碼流程:文件(數字化的音頻資料)綁定→文件遷移→文件技審→文件審核→入庫轉碼→入庫發布;
·音頻加嵌水印流程:文件綁定→文件遷移→加嵌水印→文件遷移→文件技審→入庫轉碼→入庫發布;
·緊急流程(發布內容可以檢索):文件綁定→文件遷移→文件轉碼→節目發布。
·編目階段
·媒資系統提供音頻資料的深度編目和發布;
·音頻資料按類型對應不同編目模板(如新聞模板、聲樂模板等);
·審核流程,如圖13所示:任務分發→編目→一審→二審→總審,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配置;
·流程打回:支持逐級打回和跨級打回;
·權限移交:編目管理員在工作流監控中可以重新指派執行者,查看流程如圖14所示,根據需要重新選擇執行者,可進行編目任務的轉審、轉編。
·檢索下載階段
·檢索下載處理路徑;
·媒資系統→制作系統;
·媒資系統→下載工作站。
·媒資系統默認制作系統有下載權限,不需要經過審批流程;
·媒資系統內部下載流程中,文件經過審批流程才能下載。
五. 結束語
中央臺生產型媒資系統有別于傳統的音頻媒資系統,提出媒體包概念,將結合數字水印技術的數字版權管理融入到媒資系統中,完善了音頻資料編目體系,對任務進行流程化管理,通過數據交換平臺與媒體包管理平臺、制作系統的無縫交互,滿足中央臺制作、播出節目的歸檔、檢索和回調,同時支持中央臺多媒體業務的需要。我們在生產型媒資系統的使用過程中將進一步驗證設計理念,注重用戶體驗,優化系統設計,不斷研究、探索廣播電臺媒資系統的技術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頻資料元數據方案》;
《中央臺媒資系統需求報告》;
《中央臺媒資系統建設方案》;
《廣播電視音像資料編目規范第2部分:廣播資料》,GY/ T202.2-2007;
《廣播電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白皮書》(2006);
《廣播電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白皮書》(2007);
《廣播電臺、電視臺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白皮書——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化制播體系安全
技術報告》(2008)。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