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對疫苗有多了解?
1. 不知道哪些疫苗是免費注射的。
□是#8195;□不是
2. 不知道哪些疫苗是必須注射的。
□是#8195;□不是
3. 搞不清楚應該給孩子注射哪些疫苗。
□是#8195;□不是
4. 接種了疫苗,短期之內就保險了。
□是#8195;□不是
5. 疫苗的品種打得越多就越保險。
□是#8195;□不是
6. 接種也不安全,能不接種就不接種。
□是#8195;□不是
7. 接種疫苗主要是孩子的事成人沒有必要。
□是#8195;□不是
8. 完全沒必要自己花錢注射疫苗。
□是#8195;□不是
9. 只要接種了疫苗,就可終身免疫。
□是#8195;□不是
10. 接種疫苗后,若出現發熱,就懷疑疫苗有問題。
□是#8195;□不是
如果上述問題,你有4~5個選“是”那說明你對疫苗并不了解,甚至還有誤解,請看下文的詳細解讀,讓你變身成疫苗達人。
有個MM叫疫苗!
中文名:疫苗
英文名:vaccine
它的個性:將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等),經過人工減毒、降低活性等方法制成用于預防傳染病和自動免疫制劑,簡單地說就是將老虎的牙拔掉,讓它失去攻擊性。
它的工作:它保留了病原菌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的特性,就老虎還是老虎的樣子。當人體接觸到這種不具殺傷力的紙老虎后,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人體再次接觸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它的魅力: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于人體預防接種的預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里有些什么?
1. 溶劑。通常是生理鹽水。
2. 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的佐劑。通常是鋁鹽與病毒體。鋁鹽增加局部炎癥,而病毒體讓身體誤以為受到病毒攻擊,增加免疫反應強度。
3. 保鮮劑。疫苗中所含的物質易于滋生細菌,保鮮劑抑制微生物侵入生長。
4. 維穩劑。有些疫苗成分會因為環境溫度或其他條件的改變易于變性,維穩劑可增強其穩定性,延長使用壽命。
5. 生產殘留。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試劑可能部分地殘留在疫苗中,一般提純后,會將其殘留量限制在無害劑量以下。
揭開疫苗的是非真相
沒有人會承諾你疫苗是萬能的,它就像人一樣,有功有過,有優點有缺點。既然疫苗離我們的生活是如此之近,沒有什么比充分了解之后再選擇接近更好的辦法了。 Hers帶你揭開疫苗的是非真相。
疫苗總是有風險的?
疫苗是有風險的。即便是紙老虎,畢竟也是猛獸。牙齒被拔,殺傷力雖然沒了,但是威力還是不小喲。被沒牙的老虎咬一口還是怪疼的。打完疫苗局部可能發生炎癥,尤其是減毒活疫苗,相當于人體得到一次相應疾病的輕度發作。過敏反應最常見,嚴重的過敏反應一般很小,會有百萬分之一的幾率。疫苗可以制成糖丸,比如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病毒疫苗,讓常人覺得它有益無害,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由于“脊灰疫苗”是減毒活疫苗,被接種者要知道,雖然過敏反應幾率很小,但是也可能還會發生。
疫苗的好處在哪里?
疫苗的好處在于預防疾病,當你將要被相應的病毒傳染上時,身體里已經具備了消滅這種壞蛋的裝備,讓你更健康。有些疾病雖然你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遇到,比如脊髓灰質炎,但是還是有必要接種一下已經非常成熟的疫苗,畢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還有一些比如狂犬疫苗,一旦發病就根本無法醫治,所以,如果被狗咬了,與其忐忑地心存僥幸,不如趕緊去打防疫針。比起生命健康,注射疫苗是個怎么算都不會虧的賬。
生病時不能打疫苗?
有計劃性地接種疫苗。你接種疫苗時是在健康狀態下,身體針對疫苗的反應效果就會更好。國人以前接種牛痘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這種計劃性。相對自然條件下,你可能因感染其他疾病或者身體衰弱而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此時感染天花死亡的幾率極大。而在主動的計劃免疫狀態下,你的身體更能針對疫苗起反應,即使產生疾病,也不那么嚴重。因此,執行計劃接種時,多要求身體狀態良好,如果身體正生病,那就要推遲一下時間再打疫苗。
打疫苗也有壞處?
作為預防作用的疫苗,當然要好處大于壞處才有理由讓我們接受。比如流感疫苗,很多人打完后會馬上得感冒,可能如果不打疫苗也不會得病,那樣的話打不打都會得病,效果也都一樣,那何必去多花錢,多挨一針?畢竟打針不會像吃糖那么輕松。
再比如麻疹疫苗,在以往麻疹流行年代,小孩患麻疹的幾率是萬分之一,一生累計幾率是千分之一,而疫苗產生嚴重副作用的幾率只有百萬分之一或者更低,那么其效益就明顯高于風險,因此接種麻疹疫苗就勢在必行。
打疫苗是一種公共義務?
當疫苗被普遍使用之后,相應的病原在人群中就大量減少,即使你不接種疫苗,你被傳染上該病的幾率也大大減少,針對極端病例,比如“脊灰”,你不接種也不會被傳染上,這種現象成為群體免疫力。在人群普遍接種時,你不接種,但能享受到別人接種的效益,這種現象被稱為白占便宜,在公共衛生領域,某些人會因為正當的原因——比如各種醫學原因不能接種,或者部分人即使接種了,未能夠產生免疫力,他們白占便宜是應當的,也可以為社會所承受。如果主觀地白占便宜,就不符合公共道德了。
如何避免濫用疫苗?
由于人體存在的巨大差異,疫苗并不一定就激發免疫反應,比如你身體的基本免疫力太強大,從而進入你身體的紙老虎就被你的基本免疫力打死了!你的身體認為它微不足道,根本沒來得及調動更高一級的軍隊。或者疫苗由于運輸保存過程中有所損失,或者你的身體免疫系統暫時或長期受到壓制,只針對抗原產生了微弱的反應,產生的軍隊力量很弱,不堪一擊。在這些情況下,你的免疫接種就不成功。但這種不成功率在群體免疫力的保護下,不足為慮,只要你履行了計劃免疫的劑次,你就盡到了免疫義務。如果人人都盡到此種義務,就不必擔心相應的傳染病。
疫苗的好處在于預防疾病,當你將要被傳染上相應的病原時,身體里已經具備了消滅這種壞蛋的裝備,讓你更健康。
媽媽寶寶的疫苗策略
作為準媽媽和寶寶來說,如何選擇注射疫苗,又該選擇注射哪些疫苗?哪些疫苗是安全的,哪些又是有一定毒性的?準媽媽只有選對疫苗,才不會讓病毒傳染給胎兒,新生寶寶才能夠增強免疫力。
準媽媽
切莫接種活疫苗
孕婦在長達10個月的妊娠過程中,有時免不了會遇到需要接種疫苗的情況。例如被貓、狗咬傷,就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接觸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對麻疹無免疫力卻又接觸了麻疹患者,應該注射麻疹疫苗等等。接種疫苗,主要是為了保護孕婦與胎兒的身體健康,但孕婦只能接種死疫苗,如果接種了活疫苗,等于感染了病毒,可能會轉移給胎兒。
這些疫苗很安全:乙肝疫苗、狂犬疫苗、乙型腦炎疫苗、破傷風類毒素和破傷風抗毒素。
警惕這些疫苗殺手:但像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麻疹疫苗、呼吸系合胞病毒疫苗等滅活疫苗,孕婦不能接種。因為接種產生的抗體,可通過胎盤轉移給胎兒。
特別叮嚀: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孕中期和晚期的孕婦在流感季節注射流感疫苗,因為有研究表明,懷孕會增加她們由流感引起嚴重并發癥的風險。那些有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臟病的孕婦,患流感并發癥的概率會更高。
寶寶
選對不選貴
嬰兒從出生就要根據國家計劃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種多種預防疾病的疫苗,新生兒一出生就要接種的疫苗有兩種,一為卡介苗,二為乙肝疫苗。前者一般新生兒在出生后24小時內進行卡介苗的接種,后者寶貝出生后24小時內注射第一針,滿月后第二針,滿6個月時第三針。所有寶貝都應按時接種疫苗,早產兒接種疫苗的起始月齡、程序、禁忌證與劑量等均與足月兒相同。一般來說,初次接種后3~4周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再次接種則只需1周左右。因此,預防某些有明顯季節性的傳染病時,最好在疾病流行季節前一個月就開始接種。接種疫苗后3~4周內免疫力尚不夠,爸爸和媽媽不要掉以輕心,仍要當心寶貝被感染。
這些疫苗很安全:乙肝疫苗、Hib疫苗、無細胞百日咳疫苗、C群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MCC)、肺炎球菌疫苗、白百破三聯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OPV)
怎樣選擇計劃免疫外的疫苗:計劃免疫外的疫苗種類不斷增多。一般來說,5歲以下的小年齡兒童隨著母傳抗體的下降,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差,應優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并接種相應疫苗,如麻腮風三聯疫苗(MMR)、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特別叮嚀:接種疫苗雖然很有效,但有效性仍不能達到100%,有些孩子接種疫苗后不產生抗體,如果你的孩子身體狀況良好,既無過敏史,可以放心接種疫苗,在接種疫苗后可以加強觀察1~2天,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如發熱、煩躁、嗜睡、呼吸急促等,應及時到鄰近醫院就診。
卡介苗
對應病癥:結核病
發病率:結核是中國的第二大傳染病。中國香港與臺灣也常規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是用牛結核病的病原制作的減毒活疫苗。
副作用:卡介苗主要是各國自行生產。卡介苗相對安全。輕微不良反應可達1%~10%,嚴重不良反應比如散播性結核,估計百萬分之一或者更低,應避免在免疫系統受損時接種。
接種時間:出生滿24小時后接種,小學入學時再查接種部位疤痕大小,如果疤痕缺失或者過少,則進行補種。
Hers提示:中國人顯然需要接種卡介苗。其主要作用是顯著降低發病后的嚴重程度,而不是防病,接種卡介苗并不一定防止人得結核病。
麻疹疫苗
與腮腺炎、風疹疫苗合并成為三聯疫苗(MMR)
對應病癥:麻疹是一種病毒性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發病率:與麻疹患者同處一室后被感染的幾率達90%,在疫苗生產以前,到了20歲,幾乎人人都感染過麻疹。如果有營養不良及醫療條件差,死亡率可高達28%。
副作用:麻疹采用的減毒活疫苗,麻疹疫苗發生嚴重并發癥估計在十萬到萬分之一。
接種時間:由于麻疹的傳染性極強,麻疹疫苗要進行兩次接種可產生近100%的保護效果。8月齡接種第一劑,于1.5~2歲接種第二劑。
Hers提示:中國是麻疹高發國家,故而強烈推薦。
Hers推薦的必種疫苗
強烈推薦類:其效益顯著超過風險,只要沒有禁忌證,都應接種,如果未能及時完成計劃接種,最好要補種。
乳頭狀病毒疫苗
對應病癥:宮頸癌是婦科癌癥中最常見的之一,僅次于乳腺癌,占第二位。
發病率:中國每年有超過13萬人得宮頸癌,其死亡率超過10%。宮頸癌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就是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HPV通過性活動傳播,對于性成熟的人群來說,一生會感染到各種HPV的幾率是50%,而大多數人不會產生任何癥狀,身體會在一兩年內完全清除病毒,但部分女性最終會引發宮頸癌。
副作用:HPV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生產的成分疫苗,因此不存在疫苗病毒變異及感染之憂。HPV疫苗的嚴重不良反應幾率極低。
接種時間:推薦年輕的女孩打這個疫苗,而且從未有過性經驗的少女接種該疫苗效果會更好,因為只要開始性生活就容易感染到不同的HPV病毒,當然,沒有感染病毒的女性都適合注射疫苗。
Hers提示:即使接種之后也不代表可以隨便發生性行為,這種疫苗作用就像一個安全帶一樣,你戴了安全帶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自尋車禍。
脊灰疫苗
對應病癥:脊髓灰質炎
發病率:感染脊灰病毒后,90%以上的人無癥狀或者極其輕微,有0.1%~1%的人有嚴重后果,引起癱瘓。
副作用:有百萬分之零點四的幾率口服疫苗反而導致脊髓灰質炎,10%口服疫苗的人中產生腹瀉,而注射疫苗是滅活疫苗,不會導致脊髓灰質炎。
接種時間:中國使用口服疫苗要求在2、3、4月齡及4周歲時接種,美國滅活疫苗推薦接種時間是2、4、6月至1歲半、以及4~6歲各接種一次。缺少的次數都可以繼后補種。
Hers提示:由于安全性更高,所以推薦注射型滅活疫苗,中國父母切忌讓孩子吃超過4次的糖丸,糖丸不是糖。
乙肝疫苗
對應病癥:乙肝
發病率:全球乙肝感染者4億人,中國占1/3,10%的人口帶乙肝病原,每年30萬人死于乙肝引起的肝癌和肝硬化。乙肝感染率千分之一,感染病死率萬分之七。乙肝疫苗有效預防率為95%。
副作用:乙肝疫苗為基因重組疫苗,極為安全,估計嚴重反應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一,主要是過敏反應,治療得當無不良后果。
接種時間:各國均采用三次接種,嬰兒出生2~5天第一次接種,在1~2月時強化接種第二次,然后再6月至1歲半期間強化接種第三次。如果母親具有高傳染性(孕期7~8月檢查血相e抗原陽性),產后立即(24小時內)給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進行免疫接種。
Hers提示:乙肝是中國最常見的傳染病,為了孩子的明天,乙肝疫苗是必須要接種的。
風疹與腮腺炎病毒疫苗
對應病癥:風疹又叫德國麻疹,相當于麻疹的輕型版,如果孕婦感染此病毒會引起新生兒失聰、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等,后果極為嚴重。流行性腮腺炎是一側或者兩側的腮腺發炎腫脹不適,一般不引起嚴重后果。腮腺炎的主要危害是它可能引起睪丸發炎。
發病率:腮腺炎疫苗會讓男性有30%的幾率發生睪丸炎,睪丸炎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引起不育,因此,在青春期前應保證接種。
副作用:嚴重不良反應幾率極低。
接種時間:1歲前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女孩,只需要補充一次三聯疫苗就可以滿足對三種疾病的免疫要求了。
Hers提示:育齡女性如果未接種過風疹,需要補充。
百白破三聯疫苗
對應病癥:白喉是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白喉桿菌引起。破傷風是一種致死性的疾病,是局部傷口利于厭氧菌(破傷風桿菌)滋生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引起。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常在兒童發病,成年人可以成為帶菌者與傳染媒介,所以盡管它沒有動物宿主,仍然比較頑固地存在于普遍免疫的人群中。
發病率:白喉死亡率可達10%。由于現代醫學發展,病死率顯著下降,中國2008年報告只有萬分之四。不少發達國家免疫接種率顯著降低,導致病例顯著增加,不過現代醫療使得其后果不那么嚴重,但百日咳預防接種仍然非常必要。
副作用:三聯疫苗中,舊三聯疫苗由于成分復雜,更易產生不良反應,新三聯疫苗仍然易發生輕微不良反應。嚴重的反應可能有過敏性休克、昏迷、咳嗽與持續腦損傷等,發生率低于百萬分之一。
接種時間:兒童在3、4、5月齡及1歲半至2歲、以及6歲接種共五次,最后一次為破傷風白喉二聯疫苗;其他國家推薦接種時間與劑次大同小異。
Hers提示:三聯疫苗按時接種有很大益處,強烈推薦。
關于疫苗的9大誤解
如果疫苗所用的原料被污染?疫苗生產所用的原料如動物器官、組織、動物血清、酶制劑等,可能帶有潛在的致病因子。合格的疫苗,是疫苗發揮它應有作用的重要前提!
誤區1
接種疫苗不安全?
疫苗總有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接種減毒活疫苗,還可以引起疫苗性的感染,有時產生嚴重疾病,即使是只有免疫佐劑的安慰劑,也能普遍引起輕中度的局部或者全身不良反應。因此,疫苗并非絕對安全,推薦疫苗是在考慮風險與效益的基礎上做出來的,而不是基于疫苗絕對安全的基礎上。
誤區2
打疫苗是小孩子的事,
跟成人沒什么關系!
對于傳染病的威脅,只要體內沒有產生過抗體,任何年齡階段都可能受感染,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而成人作為社會及家庭的支柱,在某種意義上,更需要受到保護。
誤區3
接種多種疫苗會引起“兒童免疫系統超載”?
不管兒童是否接種疫苗,他的免疫系統其實每天都在跟各種病原打交道,疫苗給兒童免疫系統帶來的抗原與其可以應對的病原數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不存在免疫系統超載的可能。事實上兒童可以同時免疫多種疫苗,并不增加患病的風險或者降低疫苗的效果。
誤區4
疫苗含有甲醛、汞、
或者其他成分?
是的,疫苗中可能含有這些成分,但其含量往往不足以引起擔心,任何有毒物質都需要在一定劑量以上才會被認為有毒,疫苗的安全性研究要求疫苗不引起實驗動物與人的嚴重毒副作用。經過嚴格審查的疫苗,其安全性可以保障。
誤區5
如果錯過了推薦免疫的某一劑次,就要全部重新打?
一般而言,如果錯過的時間不太久,都可以按照推薦劑次補充完錯過的劑次即可。如果錯過的時間較久,則可能影響到后續劑次的必要性,小孩在1歲以內的免疫反應均較低,如果錯過的是此時間內的劑次,比如肺炎球菌,在2歲后再開始打,只需要1劑就夠了。具體到個別疫苗,請咨詢醫生。
誤區6
人人都適合接種疫苗?
一般而言,對同種疫苗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者就不宜再接種該種疫苗。如果接受過輸血或者血蛋白,其中可能含有針對疫苗的抗體,從而導致免疫失敗,因此,輸血后,要等數月后才能進行免疫。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可能因化療或者感染疾病而受損者不宜接種活疫苗。
誤區7
其他人如果都打了疫苗,我的孩子就用不著打了?
群體免疫力需要易感人群絕大多數都有免疫力,人群中有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接種,或者錯過了接種,群體免疫力隨著每增加一個未接種的人就下降一分,大部分疫苗并不在接種者中100%產生免疫力,就導致了群體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如果大家都存在此種想法,群體免疫力提供的保護就很不實在,遠遠不如進行預防接種可靠。
誤區8
疫苗肯定有效,獨生子女
不能冒險,只要有推薦的
疫苗就一定要打?
見疫苗就打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為人父母一定要了解疫苗的確切效果與不良反應幾率,進行正確的免疫接種決策。專家、生產廠家都可能因為利益關系而推薦不必要的疫苗,疫苗也會因為時機與環境暴露風險而改變凈效益,疫苗是藥品,是藥三分毒的常識觀念不應放棄,只有適當使用的疫苗才有凈效益。當風險超過凈效益時,不應進行接種。
誤區9
接種疫苗后有些不良反應
不必在意?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局部癥狀,包括紅腫疼痛、不適、瘙癢等,部分人會發展到全身癥狀,主要是發熱,有的會產生消化道癥狀,食欲不振乃至惡心等。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是過敏,引起哮喘、呼吸困難、軟弱、昏頭、心悸乃至于過敏性休克,后者有生命危險。過敏反應發生一般比較迅速,但也可以在接種數小時后才發生,因此,父母在小孩接種后須有至少5個小時的監護時間,如果小孩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就可以及時觀察到并迅速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