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5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 通過讀文交流自己真實的感受。
2.在生生交流中概括出文章圍繞駱駝隊回憶的4個場景。
3. 能夠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咀嚼”一事的樂趣,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體會文章語言純樸的特點。
教學重點:
能夠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咀嚼”一事的樂趣,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體會文章語言純樸的特點。
教學難點:
能夠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咀嚼”一事的樂趣,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體會文章語言純樸的特點。
教學實錄:
一、課題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請同學們看老師板書。(師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看看這個課題不覺得有點特別嗎?
生:在課題中還出現(xiàn)了兩個圓點。
師:這兩個圓點叫間隔符號,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課題。
生:課題中3個詞語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師:你真有見識。
生:我在外國人名中也見到過這樣的圓點。
師:那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像我這樣再讀一遍。
師:這個課題有意思,如果你能根據(jù)課題去猜內(nèi)容,更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你猜猜這篇課文會寫些什么呢?
生:這篇課文會寫駱駝隊。
生:我覺得這篇課文會寫她在童年的時候看到的駱駝隊。
生:而且還是在冬天里。
師:你們可真會猜,那你們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
生:林海音。
師: 對了,就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我們才剛剛學過她的一篇《竊讀記》。接下來,讓我們跟隨著林海音共同走進課文吧。
二、教學新課
(一)自由地讀課文,讀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林海音很懷念童年時候的駱駝隊,不僅僅是駱駝隊,還有很多童年的快樂。
生:我覺得林海音很單純,也很有想象力。
生:林海音就是把童年時候的那些事寫成了《城南舊事》。
師:同學們要注意回答問題的時候把話說完整,讀了這篇課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林海音寫冬陽是為了比較,冬陽可以再來,可是作者的童年卻不會再來了。
師:你的見解可真深刻。
師:初讀課文同學們就有這么多的感受,相信隨著讀文的深入,大家的感受會越來越豐富。
師:我們知道駱駝在林海音的童年中是一筆抹不掉的回憶,那么圍繞著駱駝隊,作者都回憶起哪些場景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思考邊做批注。
師:現(xiàn)在誰能回答剛才的問題?圍繞著駱駝隊,作者都回憶起童年的哪些場景呢?
生:我發(fā)現(xiàn)林海音圍繞駱駝隊主要寫了這樣幾件事:首先寫出了駱駝吃東西的樣子和作者學駱駝吃東西的樣子,在第四段。
師:你找得很準,那你能把語言概括得再簡練些嗎?就像概括小標題那樣。
生:就是林海音學駱駝吃東西。
師:吃東西,文中用了一個詞來描寫,是什么?
生:咀嚼。
師:我們還可以用“學咀嚼”來概括。
師:你能夠抓住一些主要的場景來概括,真好。接著說。
生:第二件事就是作者和爸爸討論駝鈴的作用,就是“討駝鈴”。
師:我們說“談駝鈴”更合適。
生:第三件事就是林海音想給駱駝剪皮毛,可以概括成“剪皮毛”。
師:那剪了嗎?
生:沒有,是想剪。
師:那我們應該說是?
生:想剪毛。
生:第四件事就是林海音問媽媽駱駝去哪了。
師:你找準了一個關鍵的動詞“問”,她在問什么?
生:駱駝去哪了?
師:也就是駱駝的去處。
生:在這里我認為林海音既問了媽媽駱駝去哪了,同時也問了媽媽自己的童年去哪了。
師:是啊,這名同學不但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4個場景,還談出了自己深刻的體會,真好。
師:在這4個場景中,你覺得哪個場景更有趣呢?
生:學咀嚼。
師:誰還有這樣的感受?
生:因為我看到文章中寫到“那樣丑的臉,那樣的牙齒,”就連小作者都看呆了,也隨著動起來,我讀到這的時候也跟著動了起來。
師:看來你也很有童心啊,既然你這么喜歡這一段,愿意給大家讀讀嗎?可以加上你的動作。
師:誰來評價一下?
生:我想來補充一下,我覺得這段將駱駝的樣子寫得很生動,林海音也很純真。
師:那你覺得她剛才讀得好不好?
生:她讀得很準,之前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咀嚼一詞讀錯了,而她卻讀得很準,而且讀出了駱駝的可愛。
師:你從哪聽出可愛了?
生:“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齒,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我從這里感受到了駱駝的可愛。
師:文中用了3個形容詞來概括駱駝的樣子,分別是?
生:丑、長、安靜。
師:那么怎樣讀才能更加突出駱駝的樣子呢?誰愿意試一試?
師:重讀了一個詞,就使得駱駝的樣子活靈活現(xiàn),你真有方法。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師:同學們,你們剛剛在讀文的時候,能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大家知道嗎?我們讀書不僅要體會猜測的樂趣,根據(jù)作者所描寫的內(nèi)容去想象更是一種樂趣。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駱駝非??蓯鄣臉幼?。
生:我看到了駱駝一會兒抬頭,一會兒低頭在那磨來磨去地嚼東西。
師:就看到了駱駝嗎?
生:還有小林海音在那學著駱駝的樣子。
師: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就是書中這幅圖的內(nèi)容啊!有意思嗎?
師:接下來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想象再來讀讀這段話,看大屏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林海音的這篇文章還被拍成電影了呢?你們當過影評家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一次機會,老師將電影《城南舊事》中的片段截取了下來,你們根據(jù)書中這一段的描寫來評一評它拍得怎么樣。
生:拍得好,小女孩拍得很投入。
師:的確是,還有不同的看法嗎?對照課文來評一評。
生:我發(fā)現(xiàn)它沒有拍出人在卸煤的場景。
師:你這個小導演觀察得可真仔細,我們再看看劇本中對駱駝的描寫。
生:我覺得它沒有拍出駱駝那么長的牙齒。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
生:沒有拍出駱駝鼻孔里冒熱氣的樣子,白沫子粘在胡須上。
師:大家說得真好,你們看,作者這么純樸的語言給我們帶來了這么豐富的畫面,語言文字的魅力多大呀!以后呀,同學們還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語言。
師:學駱駝咀嚼這個畫面已經(jīng)定格在小海音的心里了,那么,冬陽,童年,駱駝隊,在小海音的心中到底是怎樣的呢?
師:誰能說一說 ?
生:溫暖的冬陽,令人懷念的童年,還有……
師:你來幫幫他。
生:可愛的駱駝隊。
師:還有誰想說說嗎?
生:可以說一去不復返的童年。
師:是啊,這么有趣的童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于是作者將她的童年都寫在了《城南舊事》中,希望同學們有機會能去讀一讀。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虹橋?qū)W校)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