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61年的雞西市師范附小,占地面積15 000平方米,現有30個教學班,學生1 775名,教職工113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省級骨干教師 14 人,市級骨干教師 16 人,市級名師4人,市級教壇新秀7名,學科帶頭人5名,該校是全省首批標準化小學,省中小學寫字實驗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近年來,學校以“提升學校教育內涵,塑造高素質學生群體,打造研究型教師團隊,創辦特色課程品牌,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為宗旨,根據校情實際,依托獨有的地緣文化,選擇了以打造墨香校園為目標,以提高漢字書寫水平為中心,以書法教學研究為載體,探討書法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歷經4年的實踐,學校呈現出了“師生執手寫好字,揮毫潤格墨色香”的辦學特色,先后榮獲全省第三屆硬筆書法展團體銀獎、第十六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賽先進集體獎?,F在學校已發展成為引領雞西市小學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幟、對外展示雞西教育的一個窗口。
雞西市師范附小,遠遠看去,造型新穎別致,墻面有著褚石色浮雕塊的5層教學大樓,在周圍的建筑中顯得分外搶眼。
學校在綠樹紅瓦的掩映下,優美典雅,安靜寧謐,當你走進校園,顏色鮮艷的塑膠操場,功能各異的運動設施,樹陰下一排排長椅,花壇里盛開的花朵……充滿了視覺的沖擊力。教學樓內音樂教室、科學樂園、舞蹈室、棋社、多媒體教室、京劇室、陶吧、美術教室、書法教室等設施完備,功能齊全。
真正讓人賞心悅目、令人嘖嘖稱道的還是校園內翰墨飄香,布滿了師生在國家、省、市各類大賽中的獲獎作品。有的鐫刻在竹木上、有的磨砂在玻璃上、有的雕琢在南泥上、有的書寫在絹絲上、有的揮毫在宣紙上……特色迥然,風格各異。
書法,雖無色卻有著圖畫般的浪漫;書法,雖無聲卻有著音樂般的律動。書與詩猶如一對孿生姐妹。在雞西市師范附小教師所創作的書法作品中,我們既領略到了蘇東坡大江東去的豪邁,又感受到了李清照潺潺流水的婉約。
以形狀物,以物相因,根莖對應,化和成文。學校在寫字教學中,秉承“寫好方塊字,做個正直人”的養成教育目標,不僅要求會讀會寫,還要求在漢字教育中強調書德、書儀,即通過寫字培養德儀,從小通過訓練寫字養成做人的規范,把寫字者的儀態、立事的形象、對事的思考等,都包括在寫字教學中,達到了潛移默化的“書教”力量。
在4年多的書法普及教育中,學校為了讓天真、好奇、調皮、淘氣的孩子們會寫字、寫好字,感知具有幾千年文化底蘊的中華書法的藝術魅力,在書法創作與書法教學中,他們始終用藝術家的素養、設計師的智慧、詩人般的激情、哲學家的冷靜、發明家的機敏、勞動者一樣吃苦耐勞的韌勁和耐心,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寫字教學的沃土上。
在持之以恒的堅持下,雞西市師范附小的書法教育日累成寸,月累成丈,年累成匹。在墨色浸潤,筆走龍蛇,行云流水,激情迸發,個性張揚之間,不僅陶冶了師生的思想情操,更提升了師生的文化品味。
“書”有書的步驟、規格、章法等各種法則。一個字如此,連成一行、串成一篇都是如此,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要求和約定俗成的法度,匯聚成代不乏人、經典薈萃的燦爛書史,已經成了全校師生的共識。
“古時的書法有的刻在龜甲獸骨上,有的鑄在青銅器皿上,有的寫在山石摩崖間,有的寫在竹簡木牘上……”孩子們對書法的發展歷史了然于心,稚嫩的臉上充滿了對寫好漢字、練好書法的執著追求。
一首由師生共同創作的小詩,抒發了他們發自內心的豪情:“記得當年兒時小/師生執筆同揮毫/橫平豎直楷字正/行云流水任逍遙/風云激蕩書狂草/章法布局更巧妙/字如其人做好人/勤奮猶如燕筑巢?!?/p>
而今的雞西市師范附小,書法普及教育已成為學校靚麗的風景線。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