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則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是唐朝王之渙的詩《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由于疏忽,書法家忘寫了“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道:“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并當場斷句,讀給慈禧聽:
“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
二 則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于是他好得意,準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并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于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于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于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三 則
某日侍郎、尚書、御史3個高官走在路上,看見一只狗從3人面前跑過。
御史借機會問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臉都綠了:“是狗。”
尚書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尚書臉也歪了。
四 則
據傳,某年臘月,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由山東移居浙江紹興。春節將至,王羲之揮毫寫了一副門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讓兒子貼于門口。不料剛貼出來,就讓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寫一聯:“鶯啼北里,燕語南鄰”。他又叫兒子貼上,不料又被一位酷愛他手跡的當地書法愛好者“盜”走。眼看要過節了,門口仍空空無字。王羲之的妻子急得很。王羲之略一沉思,嘻笑著取過筆墨,又寫一聯。寫好后,他讓兒子將對聯攔腰剪開,各先貼上半截: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這兩紙“半聯”貼出后,果然沒有人再來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親手將春聯的后半截貼在下面,結果成了: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街鄰看了,無不稱妙,此故事也流傳甚廣。
■ 編輯∕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