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興趣小組要做到“6到位”
學生報名指導要到位。小學生興趣愛好比較廣泛,而且又沒有選擇參加哪種興趣小組的經驗和能力,報名時往往帶有隨意性。老師和家長要充分考慮學生平時的興趣愛好,當好參謀。
輔導教師安排要到位。學校要根據學生興趣開設小組并請工作負責、專業特長對口、專業基本功扎實的教師擔當輔導教師。
興趣小組開設項目要到位。學校要根據人力、物力、財力情況,盡可能使興趣小組的項目開設全面,滿足各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不要簡單地只開設一些文化課方面的小組,還要開設體育、美術、音樂、科技、棋類等小組。每一類盡力分得細一些。如音樂類分為:舞蹈、唱歌、琴類、笛子、二胡等。
硬件設施配套要到位。沒有武器是打不贏仗的,學校要盡力從緊缺資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興趣小組的器材配備上,以保證興趣小組活動的正常開展,不能完全讓學生自備。
教師輔導管理要到位。 興趣小組的舉辦成效如何,關鍵在于輔導教師的輔導是否到位。教師要保證輔導時間、輔導內容、輔導方法到位,還要保證訓練到位、管理到位。每個組可以安排一個組長,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成果展示要到位。學生最愛表現自己、展示自己。所以,學校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使學生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不斷產生內驅力,促使學生不斷努力、不斷提高。
(湖北鄖縣譚家灣鎮中心小學 陳龍才 石金林)
讓批評成為一種藝術
語言委婉 巧下臺階
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哪個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便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學生,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造成僵局,學生和老師對著來,教師也會騎虎難下的。所以教師既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更要區分時間與場合。
剛柔相濟 現身說法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各不相同,特別是一些愛犯錯誤的學生,他們的心理復雜一些,批評這樣的學生要剛柔相濟,以柔克剛。對女同學用剛,則有震撼力;對男同學用柔,可化解頑石。剛與柔的使用都要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
欲抑先揚 因人而異
對不同學生教育的方法是不能一樣的,老師批評和教育的態度、方式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面對這種情況,一般采取先揚后抑的辦法。批評之前,先對學生各方面的優點給予肯定,讓學生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再提出學生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或者能夠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讓他知道若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或缺點,他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學生。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明德小學 陳少一)
美術課堂中提問語的思考
鏡頭一:“看了這些奇特的作品,你還有更加奇特的想法嗎?”
現象:學生們聽了老師的提問,紛紛舉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連聲稱贊,對學生的設想不深究,不探討,只是片面地給予褒獎。
反思:針對這一問題的提出,筆者發現,學生的構思雖奇特,但有些妙想違背美術學科的品質,缺少美感。究其原因,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沒有進一步地引導,對學生想象的閃光點沒有抓住、沒有深入挖掘。雖然學生的表現欲望提高到了一定高度,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沒有把學生的語言轉化到美術作品中,沒有在此基礎上去引導學生發現“美”、提煉“美”,實際上學生的思維到此已嘎然而止。
鏡頭二:“同學們好好想想,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表現這些作品?”
現象:1~2秒后,學生們隨即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學生中時不時冒出幾句,我想到了還可以用……老師對學生的每次回答都給予了肯定。
反思:教師在課堂中設置了學生選用多種材料表現的環節,旨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細細品味,我們不難發現,教師忽略了某些材料的適用性,對學生提出的意見和設想沒有依據教學目標進行篩選,這只是教學形式上的主體性,而不是學生學習意識的主體性。
鏡頭三:“這些作品好看嗎?”“想不想自己也來畫呢?”“我們可不可以……”“這些作品是不是表達(表現)了……”
現象:學生回答往往千篇一律,“好看”、“想”、“可以”、“是”……
反思:教師經常用“是不是”“好不好”“想不想”“可不可以”來問學生,學生的回答那也只有“是”“好”“想”“可以”等。諸如此類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制約,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不到發展,更談不上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了。
(江蘇省無錫市后宅中心小學 葉 霆)
讓學生給自己的卷子預打分
每次試卷發到學生手中,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急于下筆作答。我心想肯定又要有粗心做錯、書寫不認真的情況發生。所以我決定先讓學生瀏覽一下試卷,然后試著給自己打一個分數,學生都很興奮。有的毫不猶豫寫上滿分,打完分數之后就開始認真做題。課后收齊試卷,進行批閱,通過學生自己打的分數與實際分數比較,我總結反思自己的這次教學嘗試,這次實踐應該是給了學生一次深刻的教育。
培養學生的認真習慣
這次學生給自己預打分數的辦法,讓學生自己心中先有一種期望,自己是帶著一種責任、一種任務來完成這份試卷的,這樣學生會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每一道題,因為看到自己的目標,那是一種動力。
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在做試題時大多只注重試題是否做對,而忽略了自己的書寫,但是現在用分數的形式固定下來對學生的要求,每次考試都有一定的書寫分數。所以這次嘗試,既然學生自己都有了一個分數目標,學生都不想因為自己的書寫分被扣掉,而實現不了自己的預設目標,除了認真做題之外,都努力地把每個字寫好,變得注重起自己的書寫來。
培養學生的自信習慣
有些學生平時學習很好,但是每次考試都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是很自信。在做題時一直優柔寡斷,反復推敲,本來很簡單的問題,反而思考得復雜了,所以每次總是成績不理想。這次在做題之前給自己預設好分數,無形之中給學生以無形的動力,“我”能行。
(山東省膠州市實驗小學 張 敏)
語文課外“軟作業”的策略
滲透開放性。1.內容開放。我們的作業既要立足課本,又要放眼課外。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因此,須要通過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有效搭建從課內向課外有機拓展的平臺。2.學科開放。語文作業還可以與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在學習古詩詞單元后,可要求學生以古詩詞為中心點,運用發散思維尋找古詩與數學、常識、音樂、美術的聯系,然后用多媒體寫作方式表達這種內在的聯系。3.形式開放。這種作業可以有自主設計作業、操作表演性作業、探究查詢性作業、社會實踐性作業等多種形式。
注意層次性。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接受同樣的知識自然就有快有慢。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外“軟作業”時就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面向全體、關注差異,設計不同的“軟作業”,提升學生言語生命質量,讓能飛的飛得更高,能跑的跑得更快,能走的走得更遠。
提倡自主性。互動生成式作業,倡導從作業的提出、確定到解決的整個過程,學生都自主性參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以體現和發揮學生在作業中的主體性地位和功能,提高作業效率,實現作業在生成新的知識資源,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加強創造性。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善于利用教材中富有創造性的因素來布置作業,促使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去探索、去發現。如學了《詹天佑》一課后,為了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可要求學生用 “xx ,我想對你說 ……” 為開頭說一段話。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就能說出一段段情深意切的話語。
(江蘇省金壇市華城實驗小學 朱小薇)
課堂教學中老師不要“太熱情”
首先,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不需要。在教育教學中,若不了解學生是否已經了解了知識而硬把學生看做“白紙”;不了解學生是否喜歡開展的活動而硬讓學生成為“角色”;不了解學生是否需要合作式學習而硬給學生拉來“伙伴”……老師無微不至的教學“服務”也就難以獲得學生的心服。老師只有了解了學生的需要,不把學生不需要的東西硬塞給他們,實際上就是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學生的需要。
其次,老師要舍得學生的不需要。有效的教學往往很簡單,就是必需的一個不少,沒用的一個不多。老師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課是上給學生看的、聽的、想的,學生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才是教學需要的。選擇恰如其分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但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應先看學生的反應,只有學生最喜歡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最后,老師要了解學生的需要。一節課40分鐘,老師就這樣帶著學生忙碌地穿梭于大小問題當中,有時課堂時間不夠用,就擠占學生可憐巴巴的課間時間。這樣的課堂,老師辛苦,學生忙碌,效果也不好。有的老師,一堂課制訂的教學目標太多:字詞訓練、整體感知、探究文意、美文品析、想象訓練、課外鏈接等,課堂看似容量很大,其實每一個目標都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一節課下來,學生疲憊不堪卻收獲甚微。
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得到根本改觀,老師就必須更多地從“學生不需要什么”入手,反向思考降低教育教學成本和提高教育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這可能更容易讓老師領悟教育的本真和本質問題。
(浙江省永嘉縣烏牛鎮中心小學 金 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