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島,一邊臺灣海峽,一邊太平洋,但海峽與大洋,對臺灣西、東部的塑造,卻呈現大不同,一邊是鋼筋水泥、都市焦躁,一邊是山海絕色、優哉游哉。東臺灣的城市,如花蓮、臺東,似乎也因山、海,對城市化產生了不自覺的拒絕,城市與人,都放慢了腳步。
花蓮理想
真正找到“花蓮理想”,是在花蓮市區。
那晚住在美侖大飯店,在市郊,離市區大約15分鐘車程。參加完TaiwanCup選手之夜的晚宴,想出去走走,疏通下體內堆積的各種海鮮肉食。于是搭輛出租車,穿行于彎曲的市郊路,抵達花蓮市區。
白天曾經過市區。導游說要替我們買“公正包子”,可排隊的人太多,最后只得在隔壁買了“周家包子”代替。可據說,周家強在蒸餃,公正才以包子立市,沒吃到“公正”,讓我好遺憾。夜逛市區的第一步,就去找包子。
雖然是陌生地,但尋包子吃并非難事。酒店門口可拿份花蓮市區地圖。市區小,繁華的可逛的地方,也不過由中正路、中山路、中華路組成的金三角。以中華電信、麥當勞、必勝客為地標,打車到其中一處,就可開始逛了。逛完整個街區,一兩個小時足夠。
地圖上一般都會標注公正街包子、周家蒸餃、一品香扁食等好食之地。哪怕沒有,問路就行。我在中華電信的路口問幾個正在搬雜物的小伙子公正街怎么走,小伙子馬上說:“哦,是要去吃包子吧?”然后嘰嘰喳喳指起路來。
盡管已經晚上10點了,公正包子門口居然還排著六七個人的隊。包子店24小時開業。問老板一天可以賣多少籠包子,他笑而不答,說,反正從早忙到晚,手腳都不得停。吃了2個公正包子,餡香滿嘴,便又外帶了幾個,邊走邊吃。一個新臺幣5元,還算實在。不過口味與周家相比,差別不大,因為周家的包子名號也不是虛的,馬英九都首肯過,如今門口招牌上還有他的簽名。
接下來便是徹頭徹尾的瞎逛了。主街道已不算寬,旁邊還有些兩車道的支路,但這個時間,已少有車輛行駛。路邊有鮮花店、舊書店、雜貨店、二手名包店、格子鋪……店主都很和氣有禮,熱心答我的各種疑問。
毫無方向地在三角區域走著,突然發現自己竟身處一條廢棄的鐵軌之上。鐵軌位于一條步道中間,步道兩側全是小攤點,賣服裝的、賣印度拉茶的、賣舊書的……還有一些小酒吧。酒吧外,穿著普通服裝戴著眼鏡整個就是中年工薪階層的幾個男子,竟然拉拉彈彈,唱起抒情的英文歌來。步道上隔十來米便有石凳,到旁邊買袋印度拉茶,坐在石凳上,聽歌。印度拉茶用袋子裝著,頂部包扎好,只容一個吸管插進去,袋子套在手上,想喝時,手一抬,就喝一口,另一只手還可以拿著相機拍拍照,太適合游客了。
不過,鐵道上的人似乎還是本地人多。除了湊在一起吹拉彈唱的花蓮人,還有討論圣經的花蓮人,還有在路邊下棋打鬧的花蓮人,還有3個孩子,坐在玩魔方的計時器前,比賽一整晚……在這條鐵道上,似乎明白了為什么我所見過的數位臺北人都說,在臺灣的城市中,他們最愛花蓮。我曾把這個疑問拋給搭載我的、出生成長于花蓮的出租車司機,他告訴我他們的生活狀態,“我們就是很慢啊,一直慢慢的啊。”他說,他們從來不趕路,一直很悠閑,他們好像,找不出更理想的生活了。
花蓮人最愛哪三個地方?
花蓮人最喜歡去的三個地方是七星潭、南濱夜市、磯崎海水浴場。七星潭可騎行,海水浴場可玩海,南濱夜市則是花蓮最熱鬧的夜生活地域之一。從市區到南濱夜市只需幾分鐘。南濱夜市雖然不及臺北夜市規模大,但各式美食小吃應有盡有,還有原住民射箭、露天卡拉OK等互動活動。
臺東早安
我們是在晚上抵達臺東的。在一片漆黑中,左拐右拐,似乎上了個坡,然后,旅游車停在知本老爺溫泉酒店的門口。半小時后,我們被導游拉去泡湯。
當然是裸湯——雖然我們每人的客房內就有一個小湯池。但導游說,擠那裸湯大眾池,才有趣呢。
湯池一次允許18個人同時進入,位置就在客房后的花園中。但坦白說,8個人進去我都“害羞”嫌擁擠。泡完熱湯再換冷湯,15-30分鐘就行。才泡完,摸摸手上皮膚,自覺多少年沒這么滑嫩過了。臺灣導游說,明早起床可以再來泡一次,皮膚和心情都會更好的。
知本位于臺東市西南方的知本溪畔,四周群山環抱,最吸引人的便是各種泡湯選擇。知本溫泉分內、外溫泉兩區,屬無色無味的碳酸氫鈉泉,泉溫約45-56度,據說可治療腸胃性疾病及關節炎。位于下游的外溫泉區,開發時間較早,休閑度假飯店林立。大陸的團隊客一般不會住到知本老爺,而是住在更便宜的其他溫泉酒店,想泡好湯,再來知本老爺。不過,精明的臺灣客人知道,怎樣可以住得好、泡得好,他們可以購買約9500新臺幣的酒店套餐,在這里住上4天3夜,天天免費泡湯,吃住均包。他們建議,赴臺自由行的游客,其實也是可以這么做的。
晚上,酒店有原住民表演,阿美族、達悟族、排灣族……表演的多是孩子,憨憨的,他們教游客原住民的基本問候語,表演各族的傳統舞蹈。表演結束后,孩子們到觀眾席,邀請看客一起上臺跳舞,碰上執拗的孩子,你害羞不去,他便一直鼓著腮幫瞪著你看,拉你手臂,非等你上臺了他才開心。這種活動一般都有抽獎,入住時抽獎券會同房卡一起給你。最有趣的是看臺上的看客,明明是來看表演、抽獎的,卻一個個穿著拖鞋,甚至披著酒店提供泡湯時使用的浴袍,翹著二郎腿便在看臺上坐下了。你若穿得稍微正式了點,就不入流了。有的人明顯是剛剛泡完湯,臉上還紅紅的,頭發也冒著濕氣,卻直接脫了鞋穿著浴袍上臺跳舞,接接臺東的地氣。
第二日起個大早,在客房里泡了個湯。早餐后,時間尚早,便去大堂,在休憩區找些雜志讀讀。然后乘車離開,這才發現我們身處山中,車子環山而下,能見到路邊其他的溫泉酒店,住客推開窗戶時,尚且睡眼惺忪。遠處的山水已經很亮了,從海面上空落下的陽光也漸熾烈,但城市卻似乎剛剛蘇醒,沒有匆促的腳步與繁忙的車流,偶見幾個騎行者,突然覺得這景象,才擔得起原住民那一句好聽的問候語:maranam kiso(早安),東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