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金川三月的梨花開得艷,那里萬畝梨園種植已有數年,是金川縣正在打造的觀光旅游點和生態農業示范區。每年陽春三月,金川附近的人們便會呼朋喚友,三五成群到大金川河谷休閑賞花。甚至有許多外地游客也會在這個時節慕名而來,且有逐年遞增之勢。在萬畝梨園里,梨花愉悅了眼睛,花香沁透了心脾。累了,盡可到梨園旁的“農家樂”品嘗金川特有的農家菜,吃金川人腌制的臘肉以及一些純天然的野菜,再喝幾大碗金川人自己釀制的原汁原味的金川玉米白酒。醉了困了,大可在梨花樹下南柯一夢。
今年三月,中外散文詩學會在金川舉辦“金川梨花美”國際散文詩筆會,我榮幸應邀參加此次活動,第一次來到大金川河谷踏春賞花。當滿山遍野、重重疊疊的梨花乍現于眼前的時候,我真的感慨了,忍不住屏息驚嘆大金川河谷春天那一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恢弘氣度。
沐春風,賞梨花,梨花映面別樣情。大金川早春的天氣,風是溫柔的,陽光是明媚的。“絲絲縷縷梨花雨,浸得梨花不粘塵”,大金川河谷的萬物都被剛剛開放的梨花溫熱了、復蘇了,勃勃欲發。“探花只恐花睡去,惜玉憐香故人來”, 清風帶著花香輕輕地走來,使多少生命之花,緊緊追趕梨花的身影,在大金川河谷盡情地展示出自己特有的風采。清晨,我們來到位于大渡河畔東岸的安寧鄉,花海簇擁的安寧,一些梨樹已長出了嫩芽,葉子上淌著顆顆露珠,梨花帶雨,是形容女人哭后滿面的淚容,此種比喻真是貼切至極!一陣輕風拂過,梨花飄落,一片片地像白色的精靈飛舞。這時的梨花是那樣的清新、純潔、淡泊、馨香。這使人想起白居易的名句——“梨花一枝春帶雨”,“一樹梨花一樹香”。
今天,參加中外散文詩學會舉辦的“金川梨花美”國際散文詩筆會的文友們踏上了大金川河谷這片積淀蘊藏著深厚歷史底蘊的紅色土地,暢游在大金川河谷燦爛的花海中。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散文詩世界》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海夢先生來了;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塵埃落定》一書作者阿來先生來了;阿壩州政協主席、詩人楊克寧先生來了;阿壩州委副書記、著名作家谷運龍先生來了……北京、廣東、江蘇、福建、新疆、成都等地的中外散文詩學會的會員代表們也來了;《散文詩世界》雜志的編輯、作家、詩人們也來了……文友們齊聚大金川,走進梨園,正趕上梨花吐蕊。大金川河谷那滿山遍野的花海,老遠就可以聞到一股細細的清香。遠處望去,如片片白云,輕浮山腰。近處細看,只見那粉妝玉琢,花團錦簇,潔白如雪的梨花,像繡球似的綴滿枝頭。參加筆會的作家們、詩人們、文友們,徜徉在梨花盛開的大金川河谷,感受著大金川河谷濃郁的民風民俗,傾聽著大金川河谷厚重歷史的回音,品嘗著大金川河谷特有的農家風味,吟詩作賦。
素有四川阿壩新江南美譽的大金川,是阿壩州雪梨的主要產區。每到梨花盛開季節,漫山遍野的梨花怒放,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面對潔白如雪的花的海洋,作家、詩人們情有獨鐘,感慨萬千。文友們在賞,在嗅,感受花香醉人的春意,享受大自然的饋贈。當我們置身于大金川河谷花的海洋中,就仿佛走進了童話般的白雪世界。駐足顧盼,蜂飛蝶舞,步步踏香,渾身都浸著芳菲,是人在畫中,還是畫在人中,誰也說不清楚。正如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阿來老師所言:“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梨花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含香,風姿綽約。”是啊,今天的大金川河谷,春風蕩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大金川河谷梨花那種花團錦銹,一望無際的感覺是那樣的純潔而又嬌艷,讓人覺得蕩氣回腸而又不忍離去。難怪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著名詩人海夢老師感慨道:“金川這地方真不錯啊,真是梨花美、山花俏、人比花更俏。”何嘗又不是這樣呢?我們今天穿行于大金川河谷,和梨花來一次親密接觸,在清新的空氣和陽光的微笑中,用嫩白的梨花愉悅我們的心,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于是,我們在梨花樹下留影,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春風撫面,梨樹微顫,伊人輕舞,梨花飛揚。艷麗的顏色,潔白的梨花,會讓人由衷地感嘆。阿壩州作家協會會員、詩人王慶九先生感慨到:“自古人們愛梨花,我想不只是梨花的冰肌雪顏,淡雅宜人,更多的是梨花出塵的氣質和品格。因此,我始終在想,‘花中奇絕’,就是在花的骨中,花的魂中吧。”
行走在三月的梨鄉金川,抬頭,云如飛瀑,天如水洗般湛藍;近處,花如瑤池仙子,冰清玉潔,飛舞于游人左右。大金川河谷被盛開的梨花覆蓋著,一簇簇,一層層,像云錦似的漫天鋪去,像雪一樣潔白,亦如珍珠般透明。那含苞欲放的姿態猶如含羞微吐、冰清玉潔的仕女,在和暖的春光下,如雪如玉,潔白萬頃,流光溢彩,璀璨晶瑩。而空氣中飄逸的淡淡梨花的香甜氣息,使人像喝醉了醇酒似的,輕飄飄,暈乎乎,情不自禁地向梨園靠近。特別是在安寧鄉和馬奈鄉一帶,不僅可以盡情觀賞絢爛梨花、翠綠田野風光,還可以感受馬奈鍋莊的古韻、了解清朝乾隆時期兩次用兵金川的遠古歷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鍋莊舞?馬奈鍋莊”是流行于金川馬奈鄉一帶嘉絨藏族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舞種。它以其獨特的服飾、舞蹈、曲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有“民族歌舞嬌妍奇葩”之稱。相傳它源于古東女國時期,是取悅女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鍋莊帶著濃郁的母系遺俗。馬奈鍋莊分為達爾嘎底(大鍋莊)、達爾嘎則(小鍋莊)。達爾嘎底產生于隋唐時期,是在一定場合,由領頭人帶隊,表演帶有敬仰崇拜的歌舞形式。整個舞蹈場面宏大,氣勢壯闊,開始前,要舉行隆重的咂酒開壇儀式,由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祭拜萬物萬靈。其唱詞優美,形象的比喻里蘊含了深沉的哲理,曲調婉轉優美,舞步舒緩,舞姿端莊穩健,具有濃郁的藏族禮儀舞蹈風格。馬奈鍋莊輕松歡快、豐收喜慶的曲子舞出的不僅是歷史悠久的原生態文化,更滲透了嘉絨人積極、向上、樂觀的精神面貌!然而,清朝乾隆皇帝兩次用兵金川、平定金川的那段歷史,卻在距離金川縣城下游35公里東岸的安寧古鎮向人們娓娓道來,至今保存完好的“御制平定金川勒銘噶喇依之碑” 座落于梨樹叢中。高大的御碑莊嚴的屹立在寬敞的碑亭正中,記載著公元十八世紀,乾隆皇帝前后歷時29年兩次用重兵平定大、小金川的“豐功偉績”。因此,我們不能不說大金川的確是一塊蘊藏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神奇土地。面對美麗的梨鄉風光,探尋著大金川悠久的歷史文化,腦海中吟出了這首《七律.春到大渡河(二首)》:
(一)
大渡河畔柳眼開,火紅燃巴舞徘徊。
依依春風輕蕩去,怯怯梨花空中擺。
垂柳喬裝披素羽,野鴨佯困臥青苔。
高飛白鴿頭頂鳴,笑我遲到梨鄉來。
(二)
三月金川梨花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穿枝彩蝶飄飄去,撲面春風款款來。
農戶憑窗花似雪,大渡河畔葉如苔。
垂柳蔥郁動詩興,解語還須詠絮才。
是啊,作為阿壩州土生土長的我,阿壩州13個縣,因各種原因數次到過其他12個縣,唯獨就未到過金川縣。今天第一次來到大金川河谷,一種相識恨晚的感覺油然而生。
我們在大金川河谷的梨樹下穿行,梨花花瓣如蝶般飄舞散入我們的發梢。放眼望去,那無邊無際的白,竟至接天連地,張揚而不跋扈,熱情而不輕浮,它們一味地只為了怒放。于是,包裹在我心中孕育了許多年愿望的花蕾,在不經意間就傾瀉在了梨花嫩白的燦爛里,一片一片展開……許多年前,我生命的枝條就被文學簇擁著,慢慢凝結成了生命枝條上的花蕾。總想在心中為生命枝條上的花蕾尋找一個能讓它綻放的季節,一個能讓它芬芳的空間……眼前嫩白的梨花,不管于我或是與我同行的詩人們、作家們,都可以構建起自己心中桃花源的所在。這不正是我要尋找的生命枝條上的花蕾綻放的芬芳的空間嗎?這里,少了繁華城市的喧囂,遠離了都市鋼筋水泥的味道,讓我們感受到了梨花的嫩白,山花的爛漫和野菜的飄香。在這蟲鳥自由爬行和飛翔的天堂里,讓我們領略到了炊煙夕陽、農人耕作的田園風光,以及那曲徑通幽的鄉間小路……于是,欣然作《七律.金川梨花白如雪》:
春分來時春不覺,三月梨花白如雪。
散文詩會傳佳音,文友如故喜相悅。
馬奈古韻耳畔樂,火紅燃巴不可缺。
安寧御碑墓銘志,乾隆用兵千古絕。
梨鄉梨花繽紛躍,柳枝夢里絲絲愜。
窗外東風隔不遠,大渡河畔情真切。
徜徉在大金川河谷的繁花間,花事如泣如訴,仿佛音樂之聲流淌,又若溪流般清澈。眼見這梨花的盛事,很自然就記起了盛唐邊塞詩人岑參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千古絕唱。吟誦古人描寫梨花的詩句,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潔清香,五臟六腑都有說不出的妙境,愜意極了。嘗梨花,也就自然地想到了果子成熟的季節,想到了品嘗鮮嫩可口的金川雪梨。于是又作了三首漢俳以抒懷《漢俳三首.金川春吟》:
(一)
梨花枝頭綻,
蝶蜂簇擁擰成串,
好似傾情戀。
(二)
風過花落瓣,
枝頭翠鳥聲聲喚,
期盼雪梨鮮。
(三)
何時赴金川,
定到梨園樹下轉,
品梨話明天。
據當地的朋友們講,大金川河谷梨花的美也不單純只在花開時節,它的變化也是極豐富的,像一首生命的交響樂。初,花蕾待放,樹干光滑,但已有了春的生機與韌性,這時來到大金川看梨花,看的是生命的孕育;花開,有如白云織錦、雪花飛舞,這時來到大金川看梨花,看的是生命的釋放;花殘,在一片潔白中慢慢地透出翠綠卻也是“花褪殘紅青杏小”,這時來到大金川看梨花,看的是生命的希望。有了花,有了果,生命就完成了它的自然節奏。這一過程,不正是人類生命的真實寫照嗎?
大金川河谷阡陌梨花白,寂寞落塵埃。此時此刻,相擁而開的梨花,你是否已隨窗外的花瓣雨飄落?寂靜的房間里,我敲打著梨花園中的感懷,梨花的開和謝,都別有一番韻致。細想,人生繁花似錦也好,落英繽紛也罷,俱都是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太多對曾經的追憶。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現了大金川河谷潔白如雪的梨花在幽雅地飛舞……
我想,還是用這首拙作《鷓鴣天.金川春色》來結束這次愉快的梨鄉之旅吧:
春到金川水潺潺,嫩綠蔬菜蔭滿田。
陌上梨花白似雪,河邊柳綠裊嵐煙。
踏春日,奈何天,鴿哨鳥啼總相關。
輕風捋過梨枝欖,心隨花飛舞蹁躚。
本欄目責任編校:藍士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