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遴選公務員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2012年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公務員局下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直屬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試行辦法》后,區直機關各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實踐證明,公開遴選公務員對樹立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建立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優化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結構具有重大意義。各級機關特別是區直機關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把它作為機關公務員補充的重要渠道,為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提供有力保證。
要從堅持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出發,高度重視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公開遴選公務員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創新之舉,是建立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的來自基層一線公務員培養選拔鏈的重要舉措。這種競爭性選拔干部,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以考試和考察形式相結合,從制度上拓寬了選人用人渠道,促進了公務員上下交流,建立從基層選拔、培養公務員的有效機制。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有的單位對這項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補充機關公務員還是沿襲過去那種由少數人推薦、從少數人中選的做法,有的甚至降低條件給予轉任,缺乏公開性、競爭性和廣泛性,社會公信度不高。為此,各級機關要從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為推進富民強桂新跨越提供人才支撐的高度,重視遴選公務員工作,除那些專業性強、有保密需要等的特殊職位外,補充主任科員以下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原則上都要進行公開遴選,使之成為機關公務員補充的重要渠道,努力打通基層干部上行通道,形成一種風清氣正的用人導向。
要從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的需要出發,不拘一格選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是黨對干部選拔任用的一貫要求。德是才的統帥,才是德的支撐,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從公開遴選制度設計的出發點來看,人崗相適、優中選優是公開遴選制度的生命線。要做到人崗相適、優中選優,就要立足于職位核心能力素質的要求,進行全面衡量比選,堅持程序公開透明,堅持把合適的公務員遴選到合適職位的理念,做到人崗匹配、需求導向、以人為本、以用為要。要堅持科學化方向,切實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提高選人的“精準度”,使優秀基層公務員“上得來”,遴選機關“選得準”,到崗工作“用得上”。要科學命制試題。試題要具有合理區分度,使那些在平時工作中干得好的公務員能夠考得好,考出真實能力和水平。要創新考察方法。從注重履行崗位職責、個人平時表現、實際工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完善公開遴選考察方式,在綜合考察考生德、能、勤、績、廉的基礎上,著重考察考生的工作經歷和能力實績,使考察工作更加科學、全面,切合崗位實際。要科學評判考生。對考生的評判,既看本質又看主流,既看分數又不唯分數,既看學歷又不唯學歷,消除那種求全責備的思想,真正把那些政治品質好、道德品行優、工作能力強、有發展潛質的優秀公務員遴選上來。通過公開遴選,為基層優秀公務員提供更多施展才華的舞臺,努力形成優秀人才到基層去、領導機關公務員從基層來的生動局面。
要從堅持改善隊伍結構、增強整體功能的需要出發,科學設置遴選的職位和報考資格條件。公務員來源結構和經歷結構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公務員隊伍整體功能的發揮。實行公開遴選公務員的目的就是改善公務員隊伍的結構,使之更加趨于合理,不斷增強隊伍整體功能。目前,我區公務員各項結構比例與全國平均值基本持平,總體上說是合理的,但從局部來看,仍然存在“三門”干部偏多、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等問題。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從源頭上把好機關公務員的“入口關”。要加強對機關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經歷結構的分析和預測,并以此為依據,科學研究設置本系統本部門遴選公務員的職位和報考資格條件,做到既考慮本機關本部門公務員隊伍建設的需要,又考慮目前我區基層公務員人才儲備的實際情況,不能脫離實際去設置遴選職位以及報考資格包括學歷、年齡和工作經歷等條件,避免出現因職位專業性過強、報考資格條件要求過高無法開考的現象。
要從堅持人才優先、推進科學發展的需要出發,加大對基層公務員的培養力度。基層是培養干部的“熔爐”、干部成長的“基地”、輸送人才的“源頭”、磨練干部的“學校”。中組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注重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黨政領導機關干部的意見》明確提出,省級和市(地)級黨政領導機關要注重從縣級以下黨政機關選拔優秀干部,以逐步改善黨政領導機關干部隊伍結構,形成優秀人才到基層和生產一線去、黨政領導機關干部從基層和生產一線來、良性互動的正確用人導向。從一定意義上說,公開遴選公務員是落實這一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它以優化公務員結構為杠桿,通過建立起縱向跨機關層級、橫向跨部門或系統的縱橫交錯式選人用人渠道,實現機關公務員隊伍“領導來自基層、干部出于一線”的目標。實踐證明,基層和生產一線是培養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主陣地,是黨政人才鍛煉成長的大熔爐,也是為各級領導機關輸送人才的蓄水池。這個“蓄水池”的容量大小直接影響到遴選工作的成敗。因此,要健全從大學生村官、村黨支部書記和工人、農民等基層一線人員中考錄公務員制度,積極鼓勵和引導應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機關工作,讓年輕公務員“接地氣”,經受住鍛煉,接受考驗,真正把基層和生產一線建設成為聚集人才、造就人才、輸送人才的重要源頭,為有序推進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提供保證。
要從堅持把公信度作為公開遴選公務員評價標準的需要出發,加大對遴選工作的宣傳力度。公開遴選公務員是轉任的一種創新方式,社會關注度很高。必須堅持把社會公信度作為遴選的評價標準,認真總結和完善公開遴選方案和相關配套政策,著力推動公開遴選工作的規范化、常態化和科學化。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等各種媒體,加大對遴選工作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遴選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不斷增強遴選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廣泛動員符合條件的公務員參加遴選,接受組織挑選。要加大對遴選工作的監督力度,確保各個遴選環節都在公開、透明、陽光下運行,接受群眾監督,真正取信于民。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務員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