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A","Volume":"","Content":"
很多年來,武夷山幾乎是代言福建的旅游景點。因生活在福建,我周邊長輩年輕時的游歷都繞不開武夷山,二三十年前能拍上一張與玉女峰的合影,是相當正點的青春紀念照。那時喝不喝茶沒所謂,重在山水。今天,山水的調性依舊,到過武夷山的人,越來越凝神于這件解山水之物:茶。
誰都很難忽視這個地方的茶陣容。和成片壯觀的茶山不同,武夷山的茶園如星點散布于巖石溝澗邊,這是當地人深諳茶性與自然融合之道,因地制宜的巧妙。山腳下的城市,滿街滿眼都是茶的商鋪、廣告,家家都有茶具。進門一坐下來,你可以感受到,主人沏茶的工夫嫻熟,喝茶的陶然自足,聊茶的淺白精到。對于游客,即便不買茶,在城里閑走閑喝閑聊也很解乏。
我聽一位茶鋪姑娘說,武夷山人從晨起開始喝茶,直到夜歇,一日若無茶,便沒了精神氣。為此,當地人外出時往往會帶上幾袋小包裝的茶葉。讓我想起去英國時,端起加了奶、糖的茶,多少笑嘆英人費盡心思引渡始于武夷的紅茶,一天中也頻頻茶歇,卻不解茶中精妙,只是喜歡歇而已,與中國人待茶這般深幽的誠心迥然不同。
中國諸多名山皆產茶,然而茶只是茶。少有像武夷山這樣,茶亙古至今,不僅精煉出山水之韻,人文雅興,而且如此深刻地影響尋常百姓的生活形態,成為解讀武夷一方水土一方人的不二譯碼。
居在閩南,我之前喝的多是鐵觀音,但武夷巖茶上口后,最合我意。它如紅酒,在發酵中形成更隱秘的自然密語,從聞味、觀色到啜飲,有種微妙的難,需要靈性喚醒。人若不接山水地氣,無以惜這一杯的天工造化;若不心存持重,無以品所謂巖韻;若不諳世事,恐怕難解苦澀與回甘之間的沖撞激蕩。
本期編輯部一行多人前往武夷問茶,探尋經年累月中,茶與山水、與人之間如何交互影響,成就頗為獨特的茶統一方的語境。
大多時候,我們為宏闊的景觀遠足,這一次,我們建議你沉潛細微處,激發尋物享物的旅行沖動,為一杯茶去武夷山。這個看似偏執的旅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