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沈副廳長,您好!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工作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展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備受社會關注。請您給我們簡要介紹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工作的相關背景。
沈德海: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方針政策,提高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能力,2010年國家發改委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的通知》(發改辦就業〔2010〕672號),并制定《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規范(試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強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按照試點工作部署,中央補助投資每個試點縣(市、區)建設1個縣(市、區)級服務中心和4個鄉鎮(街道)級服務中心。文件提出:按照“統一規劃、分步推進”、“統籌協調、多方支持”等原則,由政府投資、分級負擔,建設縣、鄉兩級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場所,要求縣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的建筑面積達到3000㎡左右,鄉鎮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的建筑面積達到300㎡左右。2011年又下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試點的通知》(發改辦就業〔2011〕761號),調整縣級建設標準,明確縣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的建筑面積根據人口規模大小分別按2000㎡、3000㎡、4000㎡、5000㎡四個檔次進行建設。2010年,包括廣西在內的中西部23個省的162個縣作為首批服務設施建設試點縣,得到項目支持。2011年,項目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新增試點縣196個。“十二五”期間,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將在全國更大范圍內鋪開。
本刊記者:作為試點省份之一,廣西的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
沈德海:2010—2012年,國家共安排廣西28個縣(市、區)、112個鄉鎮開展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試點。項目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2011年1月21日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廣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把全區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作為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重要工程項目予以重點實施。經過自治區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及各縣(市、區)發改、人社部門的共同努力,項目建設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明顯成效。2010年開展試點的武鳴、融水、藤縣、靈山、田林、巴馬、平南、富川等8個縣已有5個縣的就業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開展試點的融安、荔浦、蒙山、浦北、右江、鐘山、宜州、天等8個縣(市、區)試點項目有6個已經開工建設,其余幾個縣已經基本完成項目招投標工作,著手開工建設。2012年我們確定在賓陽、隆安、興安、臨桂、蒼梧、上思、田東、平果、昭平、合山等12個縣(市)開展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這些民生工程項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改善了試點縣、鄉鎮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大大提升了基層公共服務能力,社會效益非常明顯。
本刊記者: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工作的目標是著力提升基層公共服務能力,請問,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沈德海: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包括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面試洽談、政策咨詢、享受就業政策申請審核經辦、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各項社會保險參保登記、申報繳費、人員變更、資格認定、待遇核發、社保關系轉移、政策咨詢、宣傳服務、檔案保管、數據存儲,以及調解仲裁、勞動保障監察等。這些公共服務內容隨著就業和社會保障業務的不斷拓展而增加。從目前來看,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內容十分廣泛,已經涵蓋了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就業、失業等)。國家開展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目的在于健全和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較好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
本刊記者:抓好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工作,對于擴大就業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意義重大。“十二五”期間,廣西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有什么規劃?
沈德海:近年來,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蓬勃發展,人才、就業、社保、工資收入分配、勞動監察、仲裁等關系社會民生的公共服務事務不斷攀升,服務領域不斷擴展,尤其是2012年要實現新農保制度全覆蓋,對廣西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才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統籌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兩個自治區重點專項規劃中提出了一批“十二五”期間需要推進建設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重大工程項目,其中就包括基層公共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十二五”期間,全區除已開工建設的縣(市、區)和鄉鎮項目外,尚需對90個縣(市、區)、1050個鄉(鎮)開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按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規范測算,尚需建設縣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面積達283000㎡,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面積達315000㎡,共需投入建設資金8.46億元。
本刊記者:廣西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任務艱巨繁重,下階段,廣西將采取哪些措施去推進這項工作?
沈德海: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工作對擴大就業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具有重大意義。作為項目建設牽頭部門,我們備感責任重大。下一步,我們將牢牢把握“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圍繞“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以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為抓手,深入推進“十二五”規劃的貫徹實施。一方面,要統一規劃,分步推進,科學配置,整合資源,統籌協調,密切配合,積極爭取加快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實施進度,爭取“十二五”時期覆蓋廣西更多的縣、鄉。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完成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試點工作任務,我們將積極啟動鄉鎮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程,將服務不斷向下延伸。在5月9日召開的全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規劃財務工作座談會上,我們已經研究討論了《廣西鄉鎮(街道)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和《廣西新型鄉鎮(街道)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近期即將印發實施,并選擇20個鄉鎮開展試點。鄉鎮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程的啟動實施,將會對下一步的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試點工作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有中央的支持,有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們人社部門有決心將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試點工作抓實、抓牢、抓出效益,讓更多的群眾和參保人早日享受到中央投資支持民生工程項目帶來的優越環境和更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讓黨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優惠政策落實到最基層,讓國家試點項目建設助力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