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我很怕寫毛筆字。因為寫字的時候,我握筆的手會發抖,如果是站著寫,那腿也會發抖。就這樣子,懷著對毛筆的莫名恐懼,我度過了小學、中學。直到上了大學,這種情況才開始改變。
大學里空余時間比較多,為了打發這些時間,我就開始在本子上進行一種尋求慰藉式的涂鴉。漸漸地,我被筆尖在紙上留下的痕跡所吸引,為中國漢字古老的造型而癡迷,就像是迷惘中的達·芬奇找到了心中的蒙娜麗莎。而我心中的恐懼也逐漸變成一種敬畏,一種對古老文化的敬畏。
后來,我又繼續尋訪名師,學習書法藝術。在書法中,我找到了更多的東西。
十余年和書法藝術的深入接觸,讓我明白,想要學好這門藝術,潛心臨摹是必經之路。
臨摹是一門苦功夫。而潛心臨摹,更是需要放下很多周圍誘惑你的東西。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很快,吸引我們的事物也比古人多許多。所以學習書法很難靜下心來,容易急躁而半途而廢。而古人寫字卻很安靜莊重,有的甚至要沐浴焚香,以示不敢輕慢文字。我想,不管什么時代,學習書法都需要有一顆敬畏的心。
懷著敬畏的心,不是要束縛自己的心性,而是最大程度地放開自己的胸懷,接受古人留下的經典所帶給我們的豐富內涵。這敬畏的心,可以使學習書法的人在心靈上逐漸靠近經典。敬畏之心生,則心能至極凈,雜念不生,才能下筆篤定,無所掛礙。
學習書法的道路很艱難,我們需要這敬畏的心來陪伴。沒有對書法的虔誠,如何能登上書法藝術的高峰呢?
徐成上,江蘇吳江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吳江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吳江市書畫院特聘書法家。一直從事小學寫字教學工作,發表過多篇關于寫字教學的論文,輔導的多名學生書法作品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