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非常喜歡玩撲克牌,一有空,就纏著爸爸媽媽玩撲克牌。一次,我又纏著媽媽玩撲克牌,媽媽說:“好,這回我就要把你考倒!”她出了這樣一道游戲題:
有10張不同的撲克牌,最上面一張是紅桃A,如果每次將最上面的3張移到下面且不改變它們的順序,那么經過多少次移動,紅桃A又會出現在最上面?
開始我憑想象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便拿了10張撲克牌,把紅桃A放在上面,依次給它們編了號,一共編到10號。接著開始做起“實驗”來:第一次在最上面的是1號(也就是紅桃A),第二次在最上面的是4號……到了第10次,又變回了紅桃A(1號)在最上面。我馬上把答案告訴媽媽。
可媽媽又問我:“那要是11張牌呢?”我又一張一張地試。“是11次!”我大聲地說出了結果。
接著,我又想:“咦,那是不是12張牌就是12次呢?”我又加了一張撲克牌試了試,過程如下: 1號—4號—7號—10號—1號
“是4次?!辈粚ρ剑∵@次怎么不跟以前的規律相同了呢?
我決心弄清其中到底有什么規律。我又一一試了14張~20張牌,哈,規律總算被我找出來了!如果牌的張數是3的倍數,就是用一共的張數除以3,得數是多少就是多少次。如果牌的張數不是3的倍數,多少張牌就多少次。
我想逗一逗媽媽:“媽媽,你隨便報一個張數,我保證能在5秒內報出次數!”媽媽笑了笑,說:“15張。”“5次!”我說道。媽媽試了試果真是5次。媽媽瞪大了眼睛,問:“你怎么能這么快就報出得數?”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夸我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指導教師 蔣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