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標志 產品冒用、偽造其他企業的商標、標志,誤導用戶。通常多見于密碼查詢標志、油墨防偽標志,還有其他防偽標志,這些防偽標志起不到真正的防偽作用,也使造假分子有機可乘,嚴重誤導消費者。
假包裝 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這類假冒產品以農機具的零配件如柴油機的連桿、曲軸、噴油嘴等居多,因此在選購時,不能只看包裝,還要看產品的技術文件和產品的外觀、色澤等。必要時,向商家索要產品鑒定證書,或者拿樣品做一下試驗。
假證書 將產品的推廣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產品認證、獲獎證書等,粘貼在未獲證的產品上,偽造獲獎產品。在選購產品時,消費者一定要對產品的有關證書進行查驗,必要時可向有關部門進行咨詢,搞清楚后再買。
假廣告 一些企業,一是給自己的產品掛上“高科技”“新技術”“新產品”的招牌;二是夸大產品的適用范圍、銷售區域和銷售量;三是夸大產品的使用功能;四是利用廣告詞上提醒用戶識假、防假的字眼,騙取用戶信任。在選購時,千萬不要聽信企業和經銷單位的一面之詞,記住向企業索要有關的質量證明文件,對照產品仔細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