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歲片大戰已經啟幕,
《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親密敵人》組成了票房爭奪戰的第一梯隊,
如果不出意外,賀歲檔的票房三甲,將在這三部電影中產生。
不過,不管結果如何,
徐靜蕾已經贏了,
她是少數幾個擠進賀歲檔最前列的女性導演,
而且是以城市女郎的形象進入這個行列的。
要知道,此前“大片”的入門資格,
是一定要有歷史感,她卻打破了這個規則。
《杜拉拉升職記》上映后,票房過億的同時就曾出現爭議,爭議的焦點集中于兩點,一是廣告植入,二是對于杜拉拉職業生涯的展示不夠。不過,最沒有爭議的是,它是一部內地罕見的城市題材電影,并且,是以溫情的目光注視城市化的進程。云飛揚認為,《杜拉拉升職記》中最大的植入廣告,其實是新北京:“《杜拉拉升職記》結合當代社會貫穿于商業、政治、經濟和文學藝術中的各種消費——權力運作活動,讓觀眾看到了由各種符號所構成的城市文明系統演變成為具有現代神話的可能性?!?/p>
徐靜蕾的新片《親密敵人》,依然是城市題材,其中的真正主角,依然是超級大都市。往前看,徐靜蕾的絕大多數電影、電視作品也都是在城市背景上展開的,她是內地電影里少數幾個最少爭議的城市女郎,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一個。
上世紀70 年代末,借助反特片,城市開始出現在中國內地電影里,《黑三角》、《霧都茫茫》、《第十個彈孔》、《戴手銬的旅客》,都是以城市生活為背景。80 年代初,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電影開始出現,在全社會那種“時代的春天”的氣氛中,這些電影往往擁有一個樂觀的基調,故事多數和改造有關,改造失足青年,改造一家經營不善的企業。樂觀情緒只持續了不到十年,1989 年,謝飛導演的《本命年》為城市電影重新定調。同時出現的是張暖忻導演的《北京,你早》,黃建新的《站直了,別趴下》,何群的《混在北京》,寧瀛的《找樂》、《夏日暖洋洋》,霍建起的《生活秀》,基調大致如此。滕文驥拍攝于1985 年講述建筑女工成為明星的《大明星》中,那種建筑工人在工地上載歌載舞的場景,迅速成為回憶。
90 年代以后,城市,就基本從中國內地的電影中消失了,原因之一是中國電影的整體衰微,原因之二是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的揚名,使得農村和歷史題材成為熱點。陳丹青認為:“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他們都是才子,但他們這個年代的人接受的浪漫主義、英雄主義、帶有悲劇色彩的美學教育里面沒有都市電影這個概念,他們關注的可能更多的是革命歷史、農村等,所以電影沒有留給都市主題多少可能性,更談不上產生有可能成為都市電影的語言或者想象空間。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p>
1997 年,馮小剛的賀歲片《甲方乙方》為中國電影奏響回暖的先聲,城市,也在2000 年前后漸漸回到了中國內地的電影中。但最初的五年,中國電影中的城市只有一個上海,此后,中國城市出現在張一白、賈樟柯和婁燁的作品中,但真正把城市作為主角的,只有張一白,他導演了《好奇害死貓》、《秘岸》、《夜#8226;上?!?、《將愛情進行到底》,擔任了《雙食記》和《杜拉拉升職記》的監制,不過,城市在他的電影里常常是帶著寒意的。
徐靜蕾主導的電影是城市電影的新階段?!抖爬氂洝肥菍Τ鞘谢M程的適應和接受,當然,適應和接受也未必意味著欣然和愉悅,卻至少意味著正視。她正視了城市的方便和不便之處,把城市對人生活和情感的改造視為當然,不再與過去糾結,與往昔斗爭。這點有點兒像郭敬明。一次采訪中,在被問到為什么這么熱衷于描寫上海灘的物欲橫流時,郭敬明坦然回答,因為上海就是物欲橫流的,需要有人忠實地寫下來。徐靜蕾的電影之所以成為當仁不讓的城市電影,不是因為都市背景、作為故事發生場所的外企和投行、人物服裝和妝容,而是因為這種理所當然。這種理所當然,這種自我相信,是內地導演最缺少的東西。
電影形象之外,徐靜蕾的職業生涯則加強了她作為職業女性形象的說服力。她非常善于勘察和集中資源,嗅覺敏銳,她所尋找的合作伙伴通??孔V而合轍:她導演的《我和爸爸》主演是葉大鷹、張元和姜文;《夢想照進現實》邀請了王朔編??;她導演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主演是姜文;《杜拉拉升職記》由張一白監制,造型指導是《欲望都市》的服裝造型師PatriciaField ;《親密敵人》則由劉偉強監制;她創辦的電子雜志有王朔和韓寒的身影閃動。和她合作的男人許多都出了名的難搞,和她卻都合作順暢。對此,她的回答是:“我人好,又聰明,這樣的女人不多了吧。我這個人吧,IQ 沒敢測,但EQ 應該很高,我從不干糊涂事兒,所以朋友挺多?!?/p>
這是她城市形象的精髓。
“城市”不是場所和名牌,而是人和人的關系,徐靜蕾以一種現代城市現代企業人際關系的方式和男人們相處,從沒有和男性卷入情感的漩渦不能自拔,或者因為過分依附于某一個人始終沒能培植起自己的人脈。從開始的被主導、被調動、被賞識,到現在的調動別人、賞識別人。她完成了她獨立性的塑造,也完成了她作為一個城市女郎的歷練,匯入了具有強大說服力的城市女性形象當中。
十五年時間,從偶像劇中的同學少年,到如今的白領女性代言人,徐靜蕾始終主導“徐靜蕾”這個品牌的掌控權,借了男性大腕的力,卻沒被他們控制,看見了他們的才華,也懂得用得其所,這也是一種獨立的創造能力。盡管“徐靜蕾”集合的是眾人之力,但是 “徐靜蕾”的真正創造者,還是徐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