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一個厚重的話題,一個嘮也嘮不完的嗑。以前從來不敢寫出來,怕寫不全對父親的記憶、想的不夠周到,不敢動筆。今年父親年過六十了,想想也該寫點什么了。于是硬著頭皮伏案回憶……
父親這一輩子是在苦難和堅強中走過來的。聽媽媽講:父親小時候家里很窮,以闖關東淘金為由把媽媽“騙”到手,開始了他一輩子的辛勞。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還沒有動靜的時候,父親的日子和國家一樣清貧和可憐,但父親有著和國人一樣的韌勁和堅持,這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的。
父親剛到東北的時候,和大多數人一樣,一窮二白。寄在別人籬下,開始了白手起家創造他心中財富的原始積累。和媽媽一起帶著窩窩頭,渴了就喝牛腳印里的積水去上山墾荒開地,起早貪黑忙活一年,就為了養活我們兄妹三個——這個家。倆兒一女是父親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
這份經歷好像總也說不完,經歷了和常人一樣的遭遇過后。88年隨著大批中國農民的尾巴回到了關里,就是我現在住的地方——山東臨沂,開始了新的生活。父親這輩子最遺憾的就是沒有一技之長,靠出苦力討錢持家,干了農民所干過的一切活計。建了六間瓦房(為我和哥哥留的)把我們兄妹三人養大成人,期間我們上學、成家(當然不包括我,因為我至今還是光棍一條)所有的花銷都是父親辛苦一輩子從手指縫里摳出來的,自己卻不舍得花去一分一厘。
不善言語的父親,就像一頭老牛一輩子默默付出、任勞任怨,不求回報。父親小時候,爺爺對他很刻薄,所以父親對我們加倍的疼愛,仿佛要把爺爺對他的虧欠都補償過來。我的記憶中我們沒有做錯事的時候父親從來沒有動手打過我們。就一次,小時候在東北,父母下地干活,我在家照看妹妹,東北的小咬(蠓)多而且很兇,咬的妹妹哭,所以我就把膠鞋的膠當做藥給妹妹涂上,弄得妹妹苦不堪言受夠了罪,父親回來把我狠捶了一頓,但現在想想那也是父親疼愛妹妹——我犯得錯,犯錯就要承擔這沒有錯。
能吃苦愿付出不服老是父親最可貴的品質吧。父親今年都六十了,花甲之年該享享清福了,可他還是認他的死理,出去打工掙錢。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老,我有勁,不能現在就吃孩子的。我現在有勁就得使、有力就得出,等我老了兒女孝敬我就好了,這也是父親這輩子最可憐的要求吧。
父親是能隱忍和堅持的人,遇事總能擔當。2007年因為一起交通事故,原本幸福的我突然天塌了下來,父親傷心流淚過后說,事已經出了,我們就認命吧。既然人沒死,活著就有希望,好好鍛煉,你能行的。承受一切苦難,為了我們的幸福,這是父親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
還有好多好多,似乎永遠也說不完對父親的敬仰和崇拜。只好說:爸爸,我愛你!愿你永遠幸福康健,有你這樣的父親,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