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3月6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向俄聯邦政府提交了《2030年前及遠期俄航天活動發展戰略(草案)》,并于4月26日在俄聯邦航天局網站公布了這一草案。
《2030年前及遠期俄航天活動發展戰略(草案)》(以下簡稱“新航天戰略”)明確了俄航天活動的戰略目標、優先方向、基本原則、發展階段,為制定后續發展計劃、保持航天發展的連續性奠定了基礎。俄羅斯希望通過大力發展航天領域的優勢地位,提振民眾對航天事業的信心,進而帶動大國地位的提升。
新航天戰略的主要內容
新航天戰略是指導俄羅斯未來航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凸顯了俄對航天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前瞻謀劃,反映了俄航天領域發展的整體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5個方面:①在月球研究及行星學、天體物理學等基礎研究領域居國際領先地位;②參與包括太陽系行星研究在內的國際空間研究項目;③保持國產航天設備及操控技術等方面的國際領先水平;④擁有可確保從本土獨立進入太空能力的尖端航天工業;⑤在世界航天市場占據有利位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新航天戰略明確了未來航天活動三大優先方向:一是發展航天通信、對地觀測、衛星導航等系統,以及用于基礎研究的航天設備和技術;二是建造用于空間開發的載人、運輸和行星著陸設備,以及可重復使用的航天發射系統;三是實施載人探測火星的國際合作,為建造新一代的軌道站而建立科學技術儲備。
此外,該戰略還闡明了俄羅斯未來航天活動遵循的6項基本原則:①航天活動要與國家經濟、科技潛力相適應,確保有利于新技術研發;②確保俄羅斯獨立進入太空的能力,以實現航天領域的戰略利益;③鼓勵俄國內機構與外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互利合作原則參與國際合作;④保持國家控制和主導核心科研生產實體、關鍵航天技術及重大科研項目,同時鼓勵商業機構利用航天活動成果提供社會服務;⑤堅持國際太空權高于國家太空權,不承認一國對空問及任何天體的主權要求,堅決行使自衛權并在必要時利用各種手段保持本國航天設備免受干擾和侵犯;⑥發展初期,利用外國先進技術盡快使俄無線電子和特種材料工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恢復尖端人才培養體系。
在新的航天戰略中,俄羅斯將未來的航天能力發展劃分為4個主要階段:
能力恢復階段(2015年前) 部署必要數量的在軌航天器;保持運載工具和載人航天領域的主導地位;借助國外先進電子元器件升級國產航天器;完成東方航天發射場一期工程建設;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企業;
能力鞏固階段 (2016~2020年)部署可全面保障社會經濟、科學、國防和國家安全需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在軌航天器;為生產尖端國產電子元器件創造條件;做好國際空間站離軌墜落的準備工作;建造新一代重型載人飛船;完成月球車發射和土壤取樣等探月任務;參與在火星表面部署研究站等國際合作項目;在航天領域新興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突破階段(2021~2030年) 部署和維護在軌航天器群,為用戶提供全面、優質服務,開發先進的近地空間航天器維護、校正和維修技術;在近空、深空、行星等天體表面建設航天設施;建造地球信息模型;拓展獨立進入太空的能力,啟用東方航天發射場,建設超重型運載火箭系統;開展載人登月的演示驗證飛行;在國際航天技術和服務市場占據有競爭力的地位;
突破性發展階段(2030年后) 探索全新的、目前尚未預知或出于概念階段的航天活動;落實開發近地空間和月球的大型項目。為全面參與準備和實施載人探測火星計劃的國際協作建立科學技術和工藝基礎;實現定期載人登月飛行,在月球部署永久性的工作站和科學實驗室;開發可重復使用的登月系統。
新航天戰略制定的背景和意圖
近年來,隨著經濟狀況的不斷好轉,俄羅斯一直致力于恢復航天強國地位,并認為發展航天有利于帶動大國地位的提升。然而近期一連串的航天事故不僅暴露了俄羅斯航天工業存在的一些弊病,而且對俄羅斯的航天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新航天戰略提出了俄羅斯未來航天發展目標,明確了俄航天領域未來發展的整體思想,并且把擁有安全穩定、高水平的航天工業作為發展目標之一。
謀求航天領域的優勢地位
隨著蘇聯解體,曾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俄羅斯航天工業由于資金問題被不斷削弱,俄羅斯的世界航天地位也受到不利影響。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復蘇,俄羅斯開始致力于恢復其航天強國地位,并希望以此促進大國地位的提升。俄羅斯為航天活動提供包括財政在內的全方位的國家支持,促進新技術的研發,以滿足國家安全和I社會發展的需求。新航天戰略的目標是確保俄羅斯航天處于世界先進水平,鞏固俄羅斯在航天活動領域的領先地位。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言,“航天是一個國家的威望,航天技術是國家經濟競爭和安全保障的基礎。毫不夸張地說,航天是世界穩定的基礎。政府要把支持國有航天企業作為國家政策的重點,把恢復俄羅斯世界航天大國和軍事強國的地位作為政府施政綱領的首要任務,要讓航天工業更多地為國民經濟服務,要創造和應用具有軍民雙重目的的航天系統。”
明確俄羅斯航天的未來目標
航天發展戰略是一個國家協淵和發展其航天能力的頂層指南,對航天事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航天戰略的制定,不僅明確了未來航天發展的方向,也為制定階段性的航天規劃提供了依據。俄羅斯政府于2005年批準的《2006~2015年俄羅斯聯邦航天發展規劃》已接近尾聲,在下一發展階段中制定什么樣的航天規劃,如何開展航天活動等問題,迫切需要~個總體上的戰略文件作指導。新航天戰略明確了2030年及未來俄羅斯航天發展的目標、預期成果等,以促進航天應用滿足社會需求、開發包括可重復使用運載器在內的新型航天器、積極探索太陽系行星為優先發展事項。新航天戰略不僅凸顯了俄對航天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前瞻謀劃,反映了俄航天領域未來發展的整體思想,也是保障俄羅斯航天發展連續性的綱領性文件。
遏制航天事故頻發的勢頭
自2010年底以來,俄羅斯遭遇了一系列航天發射失敗。俄前總統梅德韋杰夫表示,接連出現的航天發射事故,給國家形象和國際競爭力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航天事故的發生雖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短期內頻繁出現重大事故,反映出俄航天領域存在深層次問題。一是航天產品質量堪憂;二是航天發射操作程序監管不到位;三是航天人才隊伍青黃不接。2012年4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7%的俄羅斯人相信自己的國家正在失去在太空領域的影響力,57%的人支持擴大太空計劃。俄羅斯政府官員和獨立專家一致認為,需要對俄羅斯航天領域進行深刻改革。新航天戰略一方面把擁有高效運轉、高科技水平的航天工業作為未來發展的目標之一,努力恢復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強化航天工業基礎和監管力度,有效遏制事故頻發的勢頭,另一方面也通過制定雄心勃勃的航天發展目標來提振俄羅斯民眾對航天事業的信心。
對俄新航天戰略的幾點認識
新航天戰略明確了俄羅斯航天的長期發展目標,并確立了2030年前登陸月球的發展規劃,同時強調要重建堅實的航天工業基礎,提升俄羅斯航天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加強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
明確了“月球以遠”的遠期發展目標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永恒動力,深空探測將是21世紀人類進行空間資源開發與利用、空間科學與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因此,盡管充滿挑戰和風險,但人類探測深空的腳步卻越來越快。作為發展航天最早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俄羅斯都將對“月球以遠”空域的探索和開發作為遠期發展目標,而對于俄羅斯來說,制定這樣的目標不僅符合俄羅斯希望通過發展航天帶動大國地位提升的目的,而且有利于保障航天領域的持續發展,并使俄羅斯的航天能力取得優勢地位。鑒于深空探測所需的技術復雜,且耗資巨大,新航天戰略將俄羅斯未來的深空探索建立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參與國際合作在火星表面部署研究站,開展金星、木星和小行星的探測任務,并為全面參與準備和實施載人探測火星計劃的國際協作建立科學技術和工藝基礎。
確立了詳實的月球探索規劃
1959年,蘇聯的無人探測器“月球2號”成為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此后20年間,蘇聯先后開展了29次探月活動。然而,伴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濟發展一度停滯,在資金與技術缺乏的情況下,俄羅斯航天不得不被迫“瘦身”,其月球探索在這一時期幾無進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逐步恢復,俄羅斯重新開啟探月旅程,并希望以此而重拾航天領域的聲望。在俄羅斯政府先后批準的《2006-2015年俄羅斯聯邦航天發展規劃》、《2040年前遠期航天規劃》中,分別提出了俄羅斯中遠期載人月球探索設想。正如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波波夫金在2012年5月召開的全球空間探索大會上所強調的,俄羅斯的探月計劃不是簡單地把人送到月球,而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基地。在新航天戰略中,俄羅斯將載人登陸月球作為2030年前載人航天領域發展的重點,并將月球作為深空探索的前哨基地,開發月球資源,實現定期的月球載人飛行。
強調建立穩固的航天工業基礎
由于政治、經濟等原因造成俄羅斯航天工業基礎不斷被削弱,人才流失嚴重、工業生產監管不到位等,已被視為近期航天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新航天戰略強調要建立穩固的航天工業基礎,注重航天基礎科學和創新技術發展,恢復人才培養體系等,盡快實現航天器制造和發射任務的本土化。新航天戰略認為,航天活動及其成效的發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及其基礎工業技術的發展步伐。俄羅斯必須全面發展國內航天工業,在所有傳統的和前沿航天領域盡可能開發出世界一流的空間技術,以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及其在航天領域的領先地位。為了盡快恢復俄羅斯的航天工業基礎,在發展的早期階段,通過購買、交換或聯合研發等方式,將國外最先進的技術與自身技術相結合,掌握國外最先進的空間飛行器的關鍵設備和服務體系的生產和應用技術,以實現跨越式發展,未來則要實現國產核心技術和產品對進口的替代,發展航天工業基礎研發設施,確保工藝、技術和組織創新的及時應用,并培養和有效利用專業人才,為航天工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
采取多種機制的航天發展策略
航天系統具有體系復雜、研發難度大、投資風險高等特點,決定了開展合作的必然性。新發展戰略認為,合理開發使用深空和近地空間資源對于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顯著意義,但只有通過各國通力合作才能實現。俄羅斯將在維護空間環境和秩序、探索火星等多個領域加強國際合作。為此,俄羅斯將與美國、歐洲航天局、中國等先進的和快速發展的國家和組織在高科技創新與應用、技術交流、特殊資源共享與空間探測工程等領域展開合作。通過國際合作,一方面鞏固俄羅斯在全球航天市場上的地位,另一方面排除國內航天活動發展的限制條件,發展航空航天工業,提高科技水平。同時,在國內積極探索公私合營的航天發展機制,不僅可以關注與國家安全和發展相關的重大項目,致力于復雜的科學研究、空間技術的創新、國家安全利益目標的制定、空間探索研究,也能推動創新型企業利用航天成果提供社會服務,進而可提升俄航天企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