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遍地開花

2012-04-29 00:00:00熊佳
軍事世界畫刊 2012年11期

俄羅斯

蘇聯解體之后,擁有“冰雹”火箭炮原研制單位的俄羅斯隨之成為“冰雹”火箭炮的“娘家”。為了提升其性能,俄羅斯一直在努力。按照俄羅斯人的說法,目前對“冰雹”改造最成功的只能是自己,尤其是合金國家科研生產聯合體(圖拉市)、莫托維利哈工廠(彼爾姆市)和信號科研院(科夫羅夫市)聯合改造的2817型(也稱BM-21-1型)122毫米火箭炮最為突出。

2003年,2817型122毫米火箭炮首次在奧倫堡近郊靶場亮相,測試結果表明它在許多方面都要強于原型炮。首先,火控系統有了較大改進,新安裝了ASUNO“卷心菜園”火控系統(裝有“緣條-41”高速計算機)、NAPSNS衛星導航系統、氣象偵察系統、顯控臺與發射系統間數據自動化交換設備,而且發射車上還配備有便攜式筆記本電腦、導航設備和新型通信器材。其次,射程大幅提升。由于采用新型固體燃料的輕型發動機、改善了火箭彈氣動布局,2817型火箭炮的射程由BM-21的20公里提升到40公里。而且火箭彈整體布局進行了優化,使用了新型穩定尾翼,使得射程提高后并未造成打擊精度明顯下降。此外,為了使2817型火箭炮更好地發揮威力,俄羅斯還在研制一些新型火箭彈,主要包括:最大射程35公里的火箭彈,除采用混合燃料發動機,還使用帶破片的高爆炸藥戰斗部,毀傷范圍是老式火箭彈的兩倍;專門用于毀傷裝甲目標的火箭彈,安裝有自尋的系統,最大射程為33公里。再次,底盤換為烏拉爾-43201型6×6卡車,越野性能比烏拉爾-375D更好。據俄方介紹,2817型122毫米火箭炮戰斗全重13.8噸,長7.35米,寬2.30米,高3.10米,最大公路速度75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1000公里,爬坡度60%,涉水深1.5米,過垂直墻高0.65米,炮班人數6人,火箭彈再裝填時間7分鐘。

除了改進發展2817型122毫米火箭炮之外,俄羅斯合金國家科研生產聯合體還在研制一種新型模塊化火箭炮,廠家代號9A53型,綽號“狂風”。其最大特點是去掉了原先的金屬定向管組,改用兩個采用新型聚合型復合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儲運/發射箱,通過一個特制的轉換框架安裝在制式的旋轉基座上,裝彈的過程也就是更換發射箱的過程,在專門的電動拆卸裝置和起重機的幫助下,這一過程變得非常簡單,僅需5分鐘。據俄方介紹,9A53型“狂風”模塊化火箭炮根據發射箱裝填火箭彈的不同,可分為三種衍生型,其中9A53-S采用兩個6管300毫米火箭發射箱、9A53-U采用兩個8管220毫米火箭發射箱、9A53-G采用兩個15管122毫米火箭發射箱。但由于受到經費短缺影響,9A53型火箭炮進展一直不順。

白俄羅斯

1991年蘇聯解體后,白俄羅斯一次性接收了當地駐軍留下的376門齊射火箭-炮,其中大部分是“冰雹”火箭炮。但一個嚴重的問題擺在白俄國防部面前,它們所用的烏拉爾375D卡車底盤磨損嚴重,必須更換。于是,白俄羅斯人用本國生產的、采用425馬力TMZ-8424柴油發動機的瑪斯-631705型6×6卡車進行替換,參加這項工作的有明斯克卡車制造廠=明斯克軍事科學院、國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白俄武裝力量導彈火炮裝備局。1997年12月23日,第一門改裝后的火箭炮完成國家測試,型號稱為BM-21A,并且還獲得了一個非官方稱呼“白色冰雹”,即“白俄羅斯冰雹”之意。

由于采用了瑪斯-631705卡車底盤,“白色冰雹”火箭炮布局也發生一定的變化,原因是該底盤的長度達9.4米,是烏拉爾-375D的近兩倍。在保持傳統布局的基礎上,駕駛室與定向管之間安裝了一個可放置40枚備用火箭彈的裝彈架。因為瑪斯-631705卡車底盤上沒有減震彈簧裝置,所以設計師們就在底盤后部安裝了帶兩個螺桿千斤頂的支柱,射擊時可提高整個火箭炮的穩定性。在換裝瑪斯-631705卡車底盤后,BM-21A火箭炮不但長度大增,車寬和車高也分別變為2.7米和3.35米,最大公路速度可達85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達1200公里。瑪斯-631705卡車的車輪使用高機動性的輪胎和中央氣壓調節系統,可爬上30°斜坡。

“白色冰雹”火箭炮的火炮部分與BM-21原型炮完全相同,由40根122毫米定向管組成。另外,火炮部分還包括定向管組框、旋轉基座、升降與旋轉裝置、瞄準儀、氣動與電動設備等。由于底盤較BM-21高,為方便瞄準手操作,基座上專門焊接了一個可折疊的小平臺。該炮可與標準“冰雹”火箭炮通用所有彈藥,射擊過程可以在駕駛室內操縱,也可在距火箭炮60米之內的地方遙控。

出于創匯考慮,白俄羅斯希望將“白色冰雹”推向國際市場。白俄羅斯方面認為,瑪斯6317卡車的性能非常優異,而且“白色冰雹”還配備有地面導航與地形連測系統、新型通信系統與便攜式計算機。據悉,白俄羅斯已將幾十門“白色冰雹”秘密出口到蘇丹、伊朗和秘魯等國。

烏克蘭

與白俄羅斯一樣,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后也繼承了數百門BM-21“冰雹”火箭炮,而且同樣存在烏拉爾-375D卡車底盤磨損的問題。為此,烏克蘭決定用本國生產的、采用330馬力YaMZ-238D柴油發動機的KrAZ-6322-121型6×6卡車底盤更換烏拉爾-375D,從而改進發展出了“冰雹-U”型122毫米火箭炮。由于KrAZ-6322-121型6×6卡車底盤長度比白俄羅斯的瑪斯-631705卡車底盤還要長,因此在駕駛室與定向管之間也能安裝一個可放置40枚備用火箭彈的裝彈架。除了更換底盤之外,烏克蘭方面還為“冰雹-U”研制了新型火箭彈,使射程由“冰雹”的20公里提高到40公里。與此同時,烏克蘭還為“冰雹-U”換裝了新型火控系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可用于對目標定位)、通信系統等,使得火箭炮的精度大大提升,在40公里距離上圓概率誤差僅為90米。

“冰雹-U”火箭炮戰斗全重18噸,全長9.8米,全寬2.8米,全高3.65米,最大公路速度85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高達1400公里,爬坡度60%,側傾坡度40%,涉水深1.2米,過垂直墻高0.7米,越壕寬0.6米,炮班人數4人,火箭彈再裝填時間7分鐘。目前,烏克蘭正全力向外推銷“冰雹-U”,但具體效果還未見有詳細報道。

埃及

作為中東最早獲得蘇聯軍援BM-21火箭炮的國家。埃及對這種火箭炮的國產化一直非常在意。20世紀70年代初,埃及薩卡爾(Sakr)兵工廠先是根據“冰雹-P”單管火箭炮發展出PR-111單管火箭炮,后又衍生出PRL-113三管火箭炮(同樣為單兵攜行式),之后又研制出了射程10公里的“薩卡爾”-10(裝填長度1.933米,全重44公斤、戰斗部重19.5公斤的火箭彈)、射程18公里的“薩卡爾”-18(裝填長度2.928米,全重66公斤、戰斗部重19.5公斤的火箭彈)和射程36公里的“薩卡爾”-36型(以日本五十鈴卡車為底盤,裝填長度2.60米,全重58.5公斤、戰斗部重19.5公斤的火箭彈)30管輪式火箭炮。值得一提的是,埃及軍隊在使用“薩卡爾”-36火箭炮時,并不是經常裝填射程最大的高爆裝藥火箭彈,而是特別喜歡裝填射程23公里的集束火箭彈,因為其對輕型裝甲目標和集群有生目標的殺傷力明顯超過采用高爆裝藥的火箭彈。

隨著埃及人對“冰雹”火箭炮發射系統的技術要領吃透,該炮還被搬到埃及海軍各種快艇上,從小型游艇到大型魚雷艇應有盡有。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后,蘇聯與埃及關系破裂,埃及進一步加大了“冰雹”火箭炮的本土化改造力度,1981年,薩卡爾兵工廠與英國皇家軍械廠合作,將后者修改過的“冰雹”火箭炮發射系統結合到蘇制ATS-59G履帶裝甲車底盤上,變成獨一無二的“薩卡爾”-40式40管火箭炮。之后,埃及人再接再厲,又研制出了射程達45公里的“薩卡爾”-45型火箭炮(裝填長度2.90米,全重63.5公斤、戰斗部重20.5公斤的火箭彈)。

以色列

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人繳獲到了很多阿拉伯軍隊的火箭炮,其中包括蘇聯原裝的BM-21“冰雹”和埃及版“冰雹”。面對這些價廉物美的火箭炮,以色列人深受啟發,在其基礎上開發出了“猶太版冰雹”,既有常規的40管車載發射型,也有6管的單兵攜行型火箭炮,真可謂“山寨無所不在”。

伊拉克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除了引進蘇聯原裝的BM-21“冰雹”火箭炮之外,也從埃及采購了不少“薩卡爾”-36火箭炮。隨著戰爭消耗不斷加大,伊拉克人還把許多被打壞底盤的“冰雹”火箭炮發射系統安裝到蘇制MT-LB履帶式火炮牽引車底盤上,用于在巴士拉人工湖等南部前線的水網地帶使用,這一做法與蘇聯設計師當初發展履帶型“冰雹-1”火箭炮的思路不謀而合。

前南斯拉夫

冷戰時期,前南斯拉夫雖然與蘇聯若即若離,但對“冰雹”卻青睞有加,并且根據自身情況開發出“冰雹”的山寨產品。1977年,南斯拉夫Yugoimport公司以BM-21為藍本,發展出M77式32管128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為25公里,它曾在南斯拉夫內戰中被廣泛使用,還曾被伊拉克買走專利進行仿制,但因后來薩達姆政權倒臺無果而終。

羅馬尼亞

與前南斯拉夫相似,羅馬尼亞在冷戰期間與蘇聯的關系也是若即若離,但同樣很喜愛“冰雹”火箭炮。基于裝備自主性考慮,羅馬尼亞沒有從蘇聯大批引進BM-21,而是根據少量獲得的BM-21進行自主研制,其中包括簡化的APR-21式21管122毫米火箭炮和APR-40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前者采用羅馬尼亞本國生產的SR-114型4×4卡車底盤,火炮部分為3排7根定向管。該炮在羅馬尼亞陸軍中服役時間不長,退役后有一些被賣給了尼日利亞和克羅地亞。此外,摩洛哥也買了一些,但將火炮部分重新裝到了愷撒M35卡車上;后者采用羅馬尼亞本國生產的DAC一665T型6×6卡車底盤,火炮部分則完全移植了BM-21原型炮的40根定向管。

DAC-665T卡車底盤采用了不等寬、變截面、邊梁式魚肚型結構車架,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在減輕重量、縮小體積的同時,大大提高了車架的抗彎強度、扭轉彈性和承受非對稱循環交變沖擊載荷的能力,使炮車在惡劣環境下的工作和生存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尤其是在戰時條件下的后勤運輸保障方面更加得心應手。而DAC-665T卡車底盤的驅動橋為整體非斷開式帶輪邊減速器的雙級減速車橋,最大一級減速和車輪驅動力矩是通過輪邊行星齒輪減速器來實現的,因此大大降低了傳動系零部件所承受的交變載荷的沖擊程度,有效地延長了使用壽命,增大了離地間隙,提高了車輛通過性能,并可充分滿足車輛要求的越障高度、越溝寬度等越野性能的要求。DAC-665T卡車的發動機為一臺德國道依茨(DEUTZ)公司的1015系列渦輪增壓柴油機,轉速為2300轉/分時輸出功率達到400馬力,并符合歐Ⅱ排放標準,具有良好的動力特性和環境適應性,可以保證炮車在零下40攝氏度的寒冷環境到50攝氏度的炎熱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與發動機匹配的是第三代5S系列變速器及美國伊頓公司TRI1710B的十檔變速器,使DAC-665卡車底盤具有了傳動比小、速比覆蓋范圍大、傳動效率高的動力傳輸系統,可使炮車獲得充足的后備功率,提高了炮車對附加載荷的適應能力,使其具有較高加速能力,并使車輛在爬坡能力和越野性能上得到顯著提高。

緊挨駕駛室之后的便是一組40發122毫米火箭發射架,40根火箭發射管以每排10根、上下4排組合在一起,設置在以底盤承載的旋轉架上,操作靈活并且能夠火箭彈發射離架時產生的水平力、垂直力以及扭力距等問題,縮小了火箭彈的散布面,另外每根發射管都具有螺旋狀膛線,使火箭彈離架飛行時慢速旋轉,提高其精確度。其回旋角度為60°,俯仰度為0°至+60°,任40管發射架左側裝有一套PV-M1周視瞄準具,其高低機和方向機是電動的,同時保留手動操作供緊急情況下使用。據了解,APR-40火箭炮通常在發射后需立即轉移,之后從一輛彈藥補給車上重新獲得彈獲補給為了保持火力連續性,每輛APRA-40火箭炮都配有1輛帶RM-13拖車的MITC供彈車(在車上有1臺6噸起重機)。APR-40火箭炮行軍戰斗轉換時間為2.5分鐘左右,戰斗行軍轉換時間為3分種。

APR-40火箭炮除了車上的電擊發-裝置外,還裝有遙控發射裝置,因此炮手既可在駕駛室內安全發射火箭彈,也可在90米距離外利用遙控發射裝置進行發射。發射時,炮手既可以選擇單發,也可以選擇連續發射。全部40發火箭彈可在18-20秒內發射完畢。據宣傳資料透露,APR-40火箭炮處于射角50°時,距離公算偏差為1/263,方向公算偏差為1/120,一次齊射可覆蓋4萬平方米的范圍,使用普通殺傷爆破火箭彈時的最大射程為20.75公里,火箭彈飛行時間為77秒。

在APR-40問世后不久,羅馬尼亞又在其基礎上研制了出口型APRA-40(也稱40APRA122FMC)型122毫米火箭炮,其與APR-40的主要區別是換裝了DAC15.215DFAEG型6×6卡車底盤。APRA-40的出口情況較好,先后出口到博茨瓦納、波斯尼亞、喀麥隆、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克羅地亞、伊朗、伊拉克等國。

另外,在1989年齊奧塞斯庫政權倒臺前夕,羅馬尼亞還研發出了一種使用ASO吉普車底盤的12管小型火箭炮,供山地部隊使用。

20世紀末期,羅馬尼亞又和以色列合作研制了新型模塊化火箭炮,稱為LAROM。該炮屬于專為羅馬尼亞軍隊使用的現代化、高機動火箭炮,底盤為羅馬尼亞本國生產的DAC-25.360型6×6卡車,40根122毫米定向管分為兩組,每組20根。同時LAROM還加裝了先進的火控系統、導航系統、通信系統等,并配有測地車、指揮車、供彈車等,從而使LAROM的機動性、命中精度、防護能力、反應能力等都有了極大提高。該火箭炮戰斗全重13.7噸,全長7.35米,全寬2.4米,全高3.1米,炮班人數5人。值得一提的是,LAROM的模塊化設計使其火炮部分可方便地換裝兩組13管LARMk4型160毫米火箭發射箱,進一步提升火力性能(射程可增至45公里)。LAROM火箭炮從2002年開始服役,迄今為止共生產了24輛,全部裝備于羅馬尼亞陸軍第8混合炮兵旅。

伊朗

根據從伊拉克人手里繳獲的BM-21火箭炮,1984年,伊朗哈迪德炮兵工廠研制出HM-20式40管火箭炮,其特點是40根定向管分為兩組,每組20根,搭載于伊朗產梅賽德斯-奔馳2624型6×6卡車底盤上,適應該廠自行研制的ARASH和FDSR火箭彈,射程為29~35公里。火箭炮戰斗全重13.15噸,炮班人數6~7人。目前,哈迪德炮兵工廠還為伊朗革命衛隊海軍生產一種HM-23式16管船用火箭炮,搭載于伊朗產武裝快艇上。除了管數減少之外,HM-23的各項性能與HM-20火箭炮相同。

克羅地亞

脫胎于南斯拉夫地方國民衛隊的克羅地亞陸軍,對BM-21火箭炮非常喜愛,這源自于戰爭經驗的總結。在1995年5月旨在收復“克拉伊納塞族區”的“95之春行動”中,克羅地亞政府軍便大規模動用BM-21火箭炮摧毀塞族武裝的物質及心理防線,當時的克羅地亞陸軍參謀長、阿爾巴尼亞族人切庫將軍后來回憶說,從行動發起的當天凌晨5時30分開始,克軍分三個方向對位于克境內西斯拉沃尼亞、武克瓦爾、克寧地區的塞族武裝目標實施了長達3個小時的炮火準備,當克軍機械化部隊沿著貝爾格萊德一薩格勒布高速公路推進時,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

隨著戰爭的結束,克軍也開始考慮將隊伍原來參差不齊的“萬國牌”裝備替換掉,走上正規化發展的道路,并為今后加入北約軍事體系做好準備。2001年,克羅地亞國防部采購部委托下屬的軍備技術研究所(METRS)開發一種中型多管輪式自行火箭炮。很快,該研究所拿出127毫米口徑32管和122毫米口徑40管兩套方案,經過國防部和基層部隊的考評后,最后決定采用122毫米口徑40管的規格。這之后,該炮的研制工作進入工程制造階段,中間經過一番競標,由克羅地亞阿格拉姆特種金屬工業公司與羅馬尼亞ROMARM公司組成的聯盟獲得勝利,他們共同在薩格勒布設立專門項目部,于2003年冬拿出第一門樣炮,當時底盤還是采用捷克萊特納尼航空工廠生產的老式布拉格-V3S輪式(6x6)裝甲車底盤,結果野外測試時曾發生車體劇烈抖動的情況,之后羅馬尼亞ROMARM公司為其更換了DAC-665輪式(6×6)越野卡車底盤,證明系統較為匹配,這樣才于2004年初通過克羅地亞政府的國家測試,定型為M-96火箭炮。

2004年6月,阿格拉姆公司與ROMARM公司在薩格勒布完成新火箭炮生產線的前期準備工作,羅方提供首批45臺DAC-665T底盤也全部到位,新炮終于投產,到年底時共生產了128門,主要裝備守衛在首都薩格勒布、港口里耶卡和靠近塞爾維亞的西斯拉沃尼亞地區的幾個陸軍精銳近衛旅,克羅地亞官兵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喜歡這種武器,稱它為“臺風”。

由于DAC-665T底盤性能優越,“臺風”的越野能力相當好。“臺風”火箭炮曾參加過多次長途演習,使用檢測證明,它能輕松克服克羅地亞全境和中南歐70%以上的地形,尤其是與克軍仍在使用的蘇制BM-21冰雹火箭炮相比,操作“臺風”火箭炮的感覺就如同“從開‘Yugo’(當地普及型小轎車)到開‘奔馳’!”

“臺風”火箭炮的彈藥兼容性很好,既可發射本國生產的火箭彈,也可發射俄羅斯、斯洛伐克和意大利生產的同口徑火箭彈。

前捷克斯洛伐克

上世紀60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國獲得蘇聯技術援助,根據“冰雹”火箭炮原型研發出性能青出于藍的RM-70火箭炮。自1970年列裝以來,該炮一直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利比亞、津巴布韋、格魯吉亞等國軍隊中使用。前民主德國曾組建了多個RM-70火箭炮營,兩德合并后,德國政府便將這些火箭炮白送給北約小伙伴希臘和土耳其。

RM-70是將原裝“冰雹”火箭炮的火炮部分與國產高機動性泰托拉-813卡車底盤相結合,主要包括自行發射系統、非制導火箭彈、火控系統和運輸裝彈車。發射系統沿用“冰雹”火箭炮的傳統布局,即火炮部分仍然位于卡車尾部,前部是裝甲駕駛室、動力系統和傳動裝置。由于車身較長,中間部分得以安裝國產液壓系統,用于自動化機械裝彈。火炮部分主要包括40根定向管、旋轉框、升降與旋轉裝置及相應電子設備等。RM-70可使用蘇制BM-21火箭炮的所有火箭彈。

RM-70火箭炮所采用的泰托拉-813卡車底盤,采用泰托拉公司的T-930-3式V型12缸柴油發動機,功率為270馬力。行進系統采用8×8輪式設計,前兩個軸橋為主動軸,有低壓輪胎和中央氣壓調節系統,可以爬上30°的斜坡和0.6米高的矮墻,在無需準備的情況下能穿越1.4米深的淺灘,公路最大行駛時速為80公里。車身前端安裝有一個推土鏟,既可構筑射擊陣地,又可清除路障,炮車上還安裝有可以將自己拖出困境的絞盤。RM-70火箭炮安裝有無線電臺、滅火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防護裝置。

與“冰雹”火箭炮相比,RM-70最突出的優點是火力更強大:第一次齊射結束兩分鐘后,它可以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齊射,直到敵軍開始反擊后才停止射擊,并迅速轉移陣地。這種強大的火力得益于快速的裝彈過程,其中機械式液壓裝彈系統起到關鍵作用。該系統有一個可容納40枚火箭彈的架子,在液壓傳動器的幫助下,裝滿火箭彈的架子可以迅速水平對準車身尾部,彈頭朝后。結束一次齊射后的定向管組旋轉180°后,尾部對準裝彈架后,火箭彈被水平推入定向管。此外,還可以使用運輸裝彈車為RM-70火箭炮進行手動裝彈。而作為輔助武器,RM-70火箭炮裝甲駕駛室篷頂上安裝了1挺7.62毫米口徑機槍,既可對地面目標進行射擊,也可打擊空中目標。

1983年,捷克斯洛伐克又研制出性能更先進的泰托拉815四軸載重卡車,于是捷克軍械師們立即以其為底盤設計出RM-70/85型齊射火箭炮,從外觀來看,它與RM-70最大的不同是使用了無裝甲防護駕駛室。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后,斯洛伐克ZTS公司又以泰托拉-815卡車底盤為基礎研發了Vz-92式“KRIZAN”40管火箭炮,該炮沿用RM-70的火炮系統,但增加了遠程布雷功能。

在2008年的俄格戰爭期間,格魯吉亞軍隊投入了一個連的RM-70型122毫米火箭炮參戰。盡管這場戰爭的結局以格軍慘敗收場,但就RM-70火箭炮的表現來看卻是相當出色的:戰爭初期,格軍用RM-70火箭炮對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進行了猛烈轟擊,不僅給駐守在這里的南奧塞梯武裝和俄維和部隊造成了很大混亂,并且還炸傷了奉命馳援的俄軍集團軍司令阿納托利·赫魯廖夫中將。

油蘭

1989年東歐劇變之后,波蘭軍隊就試圖擺脫對蘇聯裝備的依賴。在火箭炮方面,就是想更換蘇聯提供的227輛BM-21“冰雹”。2001年,波蘭胡塔·斯特洛瓦·沃爾塔公司(HutaStalowaWola,HSW)推出BM-21M火箭炮,其實它跟原裝“冰雹”的變化并不大,只是用星-1466全地形卡車底盤替換掉陳舊的烏拉爾-375D卡車底盤。可是這一改動存在一個麻煩,那就是星-1466卡車并非波蘭自主生產,而是由德國MAN公司設在波蘭斯塔拉霍維采(Starachowice)的工廠生產,當MAN把生產線轉給奧地利斯泰爾公司后,BM-21M改造計劃宣告停擺。

2006年,HSW公司終于為BM-21M找到新的底盤,那就是本國耶爾奇(Jelcz)汽車廠提供的P662D,35G-27型6×6卡車底盤。該底盤為10噸級,有一個帶裝甲防護的6人駕駛艙,達到北約STANAG4569的1級防護水平,能抵御30米內7.62毫米彈藥的全向射擊和100米外155毫米高爆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破片,同時駕駛艙內配有三防和空調系統。其發動機采用達到歐Ⅲ排放標準的依維柯柴油機,最大輸出功率352馬力,該車最大行駛時速為85公里,采用泄氣保用輪胎并配有中央胎壓調節系統。

新系統的驗收試驗于2006年12月完成,2007年開始小批量生產。等到交付波蘭陸軍時,BM-21M的軍用編號被刻意換成WR-40,就連家喻戶曉的“冰雹”綽號也換成了“小龍蝦”(Langusta),這顯見波蘭人“去蘇聯化”的意識相當堅決。“小龍蝦”的發射系統大體與“冰雹”相當,但火控系統有了巨大變化,每個wR-40火箭炮營配備了WB公司研制的營級ZZKO“特羅普”戰場管理系統,而每輛炮車上則安裝有采用“蜂雀”軟件的DD9620T車輛終端,可接收“特羅普”系統傳遞的敵軍跟蹤數據,炮車上還安裝了新型火控系統(包括BFC201彈道計算機和西格瑪-30導航儀),使打擊精度提高不少。與此同時,波蘭還為WR-40“小龍蝦”火箭炮研制了新型火箭彈,包括射程42公里的“鳳凰”(Fenix)高爆破片制導火箭彈和射程32公里的多用途火箭彈。

按照波蘭國防部軍備委員會的最初設想,“小龍蝦”火箭炮應裝備4-7個師屬炮兵營,照每營裝備18門計,總產量應在72~126門左右。但由于資金短缺,波蘭陸軍目前僅拿得出采購62門火箭炮的錢,整個部隊換裝的時間將順延到2012年以后。另據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報道,HSW公司與華沙軍事技術學院已為波蘭陸軍開發一種更先進的齊射火箭炮“龍蝦”(Homar),它完全符合北約需求,主要為波蘭部隊提供新型間瞄遠程支援火力,射程可達60~150公里,仍采用耶爾奇P662D,35G-27型6×6卡車底盤,但火箭炮發射系統改為模塊化結構,可兼容122、227以及300毫米口徑的火箭彈乃至陸軍戰術導彈(ATACMS)。根據波蘭最新公布的炮兵發展路線圖,到2020年,波蘭陸軍將列裝2個“龍蝦”火箭炮營,至少需采購26門“龍蝦”火箭炮,它們將全部部署在波蘭陸軍第23炮兵旅。

格魯吉亞

2012年3月3日,格魯吉亞在其瓦齊阿尼(Vaziani)軍事基地首次公開了其最新研制的ZCRS-122“馬加里亞”122毫米火箭炮。據介紹,ZCRS-122火箭炮是以BM-21為基礎研制而成,對其賦予的任務是以猛烈而準確的火力攻擊敵方人員、裝甲目標、炮兵陣地、指揮所和防御工事。

ZCRS-122火箭炮由火炮部分和戰術卡車底盤組成。其中火炮部分基本照搬了BM-21,主要包括40根定向發射管、安裝定向管的基座、氣動與電動升降與旋轉動力裝置、瞄準設備。定向管長3米,直徑為122毫米。為增加火箭彈旋轉速度,定向管內壁刻有“門”型螺旋凹槽,火箭彈體上的引導栓就在這些凹槽中滑行。定向管分為4排,每排10根,40根定向管與固定裝置一起安裝在牢固的焊接搖架上。搖架利用兩個半軸固定在基座上,可使其左右旋轉和上下俯仰。為便于旋轉,基座上有兩個扭力裝置,主要由帶扭力的鋼板組構成,鋼板組的一端固定在搖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

電力驅動導引機械可使定向管組在垂直平面上俯仰0°~60°,水平方向上可以旋轉200°,即左旋120°,右旋80°,右旋受限的原因在于定向管組左后安裝有一個可旋轉的瞄準支架,上面裝有PG-1M周視瞄準鏡。驅動導引機械主要靠電力驅動,但也可使用手動方式,分為升降機械和旋轉機械。升降機械安裝在基座中央,主要負責定向管組垂直方向的俯仰,其主導齒輪與固定在搖架上的扇形齒輪嚙合;旋轉機械安裝在基座左側,主要負責定向管組水平方向的旋轉,其主導齒輪與定向管組架底部的滾珠座圈軸盤嚙合。無論電動還是手動,炮手們都需要先打開控制垂直或水平方向旋轉的電磁離合器。

所有定向管都安裝在一個鋼鐵框架內,正面連接著旋轉支撐系統。框架上有一些翼板和工具箱、備用零件箱,翼板上可以安裝照明燈,后部翼板在裝彈和卸彈過程中可起到支撐火箭彈的作用,前部翼板用于放置工具箱和零件箱。鋼鐵框架通過一根橫梁和兩根縱向立柱固定在卡車底盤上,立柱底部用拉緊器連接著底盤翼梁,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時,還可分擔一部分火炮重量。

ZCRS-122火箭炮采用了一種全新的6×6戰術卡車底盤,動力裝置為270馬力柴油發動機,機動性能比BM-21的烏拉爾-375D卡車要強,最大公路行駛速度為80公里/小時。該底盤還采用了帶裝甲的駕駛室,裝甲防護能力據稱可以達到STANAG45691eve12以上水平,也就是能夠防御30米處射來的彈速695米/秒的7.62×39毫米穿甲燃燒彈。這樣一來,包括駕駛員在內的5名炮班人員的生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與BM-21一樣,ZCRS-122“馬加里亞”的卡車底盤也在駕駛室右后側設有備用輪胎固定器。

ZCRS-122火箭炮可進行單射和齊射,齊射時間大約20秒。齊射期間,脈沖式傳感器可為每枚火箭彈點燃發動機,電源主要來自于安裝在駕駛室內的分電器或外置的操縱臺。瞬間脈沖電流可以點燃火箭彈的發火管,隨后火焰進入彈體發動機的燃料艙中央管道,從而引燃發動機。高溫高壓氣體頂破彈體后蓋,從噴口呼嘯而出。在火箭彈發動機的推力作用下,彈體上的制動銷釘掙脫定向管制動裝置的束縛,脫膛而出。在離開定向管的瞬間,彈體上的平衡翼自動打開。火箭彈最小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40公里。

該火箭炮裝填火箭彈既可采用手工方式,也可由運輸一裝彈車進行自動裝填。而據負責研制該火箭炮的格魯吉亞三角洲科學技術中心介紹,ZCRS-122火箭炮的底盤還有空間再容納一個攜帶40枚火箭彈的備用彈架。在火箭炮的40枚待發彈打完之后,備用彈架在液壓傳動器的幫助下可迅速水平對準車身尾部,彈頭朝后。而打空的定向管組旋轉180°,將尾部對準裝彈架,然后由機械式液壓裝彈系統將備用火箭彈水平推入定向管組。

ZCRS-122火箭炮的火控和指揮系統均采用了西方技術或成品,包括自動瞄準系統、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數字化車載電臺,另外還可以得到火炮控制雷達和無人機的支援,因此火力反應時間、火箭彈命中精度都比BM-21火箭炮要高。

目前,ZCRS-122“馬加里亞”火箭炮還處于測試階段,一些技術問題仍有待完善。而從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的話語分析,該炮存在的最大技術障礙在火箭彈方面,不僅沒有完備的彈種,而且火箭彈的發動機技術還沒有完全突破。由此看來,該炮要想達到格軍所要求的技戰術性能還尚待時日。

南非

作為非洲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南非曾長期被國際社會排斥并與周邊國家處于戰爭狀態,這源于該國在白人集團統治時期頑固堅持種族隔離制度。嚴厲的國際制裁迫使南非發展出與自身國力不太相稱的發達軍工業,推出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裝備,其中也包括火箭炮。1976年南非武裝干涉安哥拉內戰,結果被裝備蘇制BM-21火箭炮等先進武器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人陣)和古巴志愿軍打得落花流水,痛定思痛,南非軍備發展生產公司(Armscor,中文音譯“阿姆斯科”)受命研制一系列遠程炮兵武器以茲對抗。

1981年,阿姆斯科公司推出一款“瓦爾基里”-22MRI(Valkiri)型24管輪式齊射火箭炮,盡管其設計初衷就是克制鄰國的BM-21火箭炮,但它卻直接借鑒了“假想敵”的主要技術特征,強調獨立的作戰能力,主要打擊敵軍營、集結地和車隊等目標,還重點突出機動性和操作簡便。1門火箭炮僅需2人操作,可在5分鐘內完成發射準備,發射后可在2分鐘內轉移陣地,并在10分鐘內完成彈藥再裝填。“瓦爾基里”-22MkI的火箭發射系統裝在1輛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的烏尼莫格4×4輪式機動反地雷車底盤上,戰斗全重6.4噸,炮全長5.35米,全寬2.30米,全高2.32米,最大公路速度90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00公里。由于車體較為“袖珍”,如果安裝篷布偽裝后,整車外形與普通越野車別無二致,有助于隱蔽機動。“瓦爾基里”-22Mkl的發射系統采用3層8管布局,定向管口徑為127毫米,火箭彈可由炮手在離車50米外進行遙控發射,發射模式為每秒1發的單枚射擊或24枚齊射。南非軍隊運用“瓦爾基里”-22Mkl型火箭炮的模式為4輛發射車加2輛運輸-載彈車(每輛攜帶48枚備用彈),它們構成1個火力組,而2個火力組構成1個中隊(連),直接受戰場指揮官控制。1個中隊(8門)齊射時,火力可覆蓋30萬平方米的區域,相當于42個足球場大小,而火箭炮的射程則達到了22公里,略微超過BM-21火箭炮的20公里射程。

20世紀90年代之后,從阿姆斯科公司獨立出來的丹尼爾公司又向國際市場推出了兩款“瓦爾基里”發展型火箭炮,其中一款名為“短尾鷹”,底盤改為10噸級薩米爾(Samil)-100型6×6反地雷車(技術源于“非洲蜜獾”反地雷裝甲運輸車),承載能力進一步提高,發射系統口徑加大到140毫米,定向管數也增N40根,大幅度提升了火力密集,同時射程也提高到36公里。據悉,盧旺達、布隆迪和科特迪瓦等戰亂不息的非洲國家都秘密引進了“短尾鷹”火箭炮,但南非公司均予以否認。另一款“瓦爾基里”發展型火箭炮名為“瓦爾基里”-5,是“瓦爾基里”-22Mkl的輕型化版本,研發初衷是為缺乏重裝備的傘兵提供一種有力而又輕便的火力支援武器。“瓦爾基里”-5的主要變化表現在定向管長度截短,管數降為12管,采用拖車牽引。

土耳其

規模穩居北約第二的土耳其陸軍長期沒有稱手的火炮裝備。在冷戰末期,為應對壓在邊境上的強大蘇聯陸軍集群,1988年,土耳其國防工業部(SSM)、陸軍司令部(TLFC)與國有克勒卡累機械化學工業公司(MKEK)達成戰略聯盟,MKEK獲得承擔士軍新式火炮研發與生產的優先權。MKEK還分出一部分人員和設備,成立Roketsan公司,專門負責研制火箭武器,并逐步向研制彈道導彈方面發展。經過十余年臥薪嘗膽,土耳其火炮工業終于修成正果,其中由Roketsan公司研制的TR-122型122毫米火箭炮就頗引人關注。

Roketsan公司先是以蘇制BM-21“冰雹”火箭炮為設計藍本,在英國皇家軍械廠和以色列索爾塔姆公司的技術支援下,于1994年推出試驗型TR-122(士軍內部稱為“CNRA”)40管122毫米火箭炮,經過多年測試和改進后,該炮于1996年正式定型并進入土耳其陸軍現役。

TR-122(士軍內部稱為“CNRA”)借用了德國MAN公司的26281型6×6越野卡車底盤,這種卡車無論在土軍方還是民間都被廣泛運用,在當地擁有極為雄厚的后勤保障體系。它具有一個全封閉的前向控制艙,并帶有一個輔助動力單元和附加乘員艙。底盤后部安裝有一個帶動力驅動的轉盤,可使火箭發射器的回轉角度達到左右各30°,其俯仰角度為0°至+60°。射擊時,4個液壓控制駐鋤能給火箭炮提供一個非常穩定的發射平臺,其中2個駐鋤安置在控制艙后,剩下2個在底盤的后部。

TR-122的發射裝置為2個20管122毫米火箭發射箱,發射箱為模塊式結構,里面的20根定向發射管由鋁合金或玻璃鋼制成,管內有若干條導軌。火箭彈和引信在工廠就被密封在發射管內,因而無須再進行維護和保養。再裝填時,采用彈藥補給車上的液壓起重機先卸下空發射箱,再換上裝滿彈的發射箱,整個再裝填過程操作簡便,所需時間不到4分鐘。該炮戰斗全重(含彈藥)約為22噸,它既能單發也能連發(連續發射間隔為1秒),既能通過控制艙發射,也能在艙外遙控發射。

在剛裝備部隊時,TR-122火箭炮僅配備J-122系列火箭彈,其射程大致在3-20公里之間,所配備的彈種也只有普通的高爆彈(HE)、高爆鋼珠彈(SHE)和高能鋼珠燃燒彈(SHEI)而已。2001年后,Roketsan公司推出新型TR-122系列遠程火箭彈,包括TR-122高爆彈、TRB-122高爆鋼珠彈和TRK-122子母火箭彈。它們采用燃燒效能更高的固體推進劑,最大射程延伸到30N40公里,其中TRK-122火箭彈可配用含57枚殺傷/反裝甲子彈的子母戰斗部,每枚子彈藥重0.11公斤,配有觸發引信,10發子彈藥即可覆蓋一個步兵連的作戰范圍。為提高對軟目標的面殺傷能力,Roketsan公司還將為該炮提供帶云爆劑的火箭彈,它能殺傷暴露或隱蔽于防御工事中的人員、輕型裝甲車輛等,爆炸時可形成2000-3000攝氏度高溫和瞬間高壓。

為保證最佳的作戰效果,TR-122火箭炮配用了先進的車載火控計算機、全球定位慣性導航系統、數字保密通信系統等,火箭炮連(6門制)還配備有射擊指揮車,它可同時指揮數門火箭炮協同作戰,并完成上下級之間的通信聯絡和作戰指揮、接收氣象通報并探測發射陣地的氣象參數以及風速風向,確定各發射車的位置坐標并為之定向,計算射擊諸元并傳輸到各發射車上。

目前,土耳其陸軍已采購了52門TR-122型12毫米火箭炮,具體數量將取決于經費情況,同時TR-122火箭炮已引起大約10個國家的濃厚興趣,阿曼和沙特阿拉伯也下了約70門TR-122火箭炮的訂單,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要求土耳其公司演示TR-122火箭炮的戰斗性能。

朝鮮

朝鮮一直讓人感到很神秘,因為它的許多舉動都出乎尋常,這一點在其仿制“冰雹”火箭炮的過程中也不例外。據韓國《新東亞》月刊披露,1975年,長期與阿拉伯國家結盟的朝鮮竟出人意料地與以色列達成裝備進口協定,其中關鍵一項就是新式火箭炮。等到1982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阿里爾·沙龍才向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記者透露所謂“新型火箭炮”就是以色列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期間從敘利亞軍隊手里繳獲的蘇制BM-21“冰雹”火箭炮。盡管屬于二手貨,但該炮仍對朝鮮軍工系統有頗多借鑒之處。

朝鮮于1977年開始著手進行“冰雹”火箭炮的仿制工作,經過4年多的攻關,熙川兵工廠率先完成樣品并獲得國防委員會的認可。1981年8月,“朝鮮版冰雹”投入批量生產,被命名為“金策一號”火箭炮,以紀念1950年統帥朝鮮人民軍獲得漢城一議政府戰役勝利的金策將軍。

“金策一號”采用朝鮮自產的勝利-58型6×6卡車搭載,由于載荷有限,火箭發射系統改為30根定向管組,以每排10根、上中下三排組合在一起,設置在以底盤承載的旋轉臺架上。“金策一號”的發射系統乃至火箭彈,都與“冰雹”一般無二,常用破片一殺傷火箭彈口徑為122毫米,彈重17公斤,以折疊式尾翼穩定飛行,飛行時間78秒,最大射程20.5公里,再裝填時間為8分鐘,高低射界為0°~+50°,方向射界在70°~120°之間。據美韓方面的估計,“金策一號”是朝鮮炮兵現代化的關鍵一步,由于朝鮮具備火箭發射器及彈藥自主生產能力,再加上122毫米火箭炮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對指定區域進行快速火力覆蓋,因此該炮在朝軍中越來越普及,目前朝軍師一級的火力支援單位均配備數量不等的“金策一號”火箭炮。同時,朝鮮海軍也對“金策一號”火箭炮十分青睞,許多噸位在500-700噸的巡邏艦艇都配備了30管或40管火箭發射架。

在2010年11月23日朝韓延坪島炮戰中,駐扎在康翎半島狗頭里的朝鮮人民軍第33海防師第156步兵團所屬的“金策一號”火箭炮連(6門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10分鐘內向韓國第6海軍陸戰旅占據的延坪島發射了近百枚火箭彈,給予韓方沉重打擊。韓軍自詡為“反北韓米,方向射界左右各112°,使用環境溫度為-40~+50攝氏度,發射速度2發/秒。炮車除自身攜帶有36枚火箭彈外,另外還配有一輛KM813A1型6×6卡車作為供彈車,車上攜帶有72枚火箭彈。火控系統、發射控制裝置都裝在車上。此外,“九龍”火箭炮還配有風速測量設備,裝在1輛KM450型4×4輕型卡車上,測風裝置的升降桿最大高度為10.25米。

“九龍”火箭炮發射方式有單發或齊射。一次齊射可覆蓋上百萬平方米面積,壓制能力很強。配用彈種有兩種,一種是長2.4米、重54公斤的標準型K30殺傷火箭彈,最大射程23公里;另一種是長2.54米,重64公斤的增程型K33殺傷火箭彈,最大射程36公里。兩種火箭彈的全重均為54公斤,配用的K37和K38戰斗部均重20.37公斤,內含16000顆預制殺傷鋼珠,裝藥量6.5公斤。“九龍”火箭炮的命中精(朝鮮)炮戰撒手锏的美制AN/TPQ-37炮兵定位雷達和K9式自行火炮,一直等到朝鮮開炮13分鐘后才開始回擊,而且6門K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只有3門發揮作用。韓國軍人心有余悸地說:“我們在延坪島上部署的AN/TPQ-37炮兵雷達,雖然和美軍自用的雷達出自同一個廠家,但性能上卻有很大差距。這也是導致我方K9火炮反擊稍有些遲緩的緣故。”同時,韓國官方聲稱朝軍在當天炮戰中動用了1985年才開始列裝的“溫壓戰斗部”,采用這種特殊戰斗部的火箭彈可在觸地后產生高熱高壓,對打擊目標的威脅會更大。按照朝軍作戰條例,“金策一號”火箭炮連在進行首輪齊射后會立即撤往2公里外,并準備下一輪齊射。

韓國

受到朝鮮的刺激,1983年,韓國起亞公司也循例從以色列秘密搞到幾門BM-21火箭炮,然后展開逆向仿制,于1985年開發出K-136型“九龍”(kooryong)火箭炮。不過,該火箭炮雖然在結構上與“冰雹”相似,但口徑擴大為130毫米,而且發射管數也從“冰雹”的40管減為36管(共4排,每排9根定向管)。主要戰術使命是為裝甲集群或陸軍師提供壓制火力。目前,韓國陸軍現役裝備有150門。

“九龍”火箭炮采用KM809AI型6×6卡車底盤,柴油機動力,功率236馬力,最大公路速度80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550公里。火箭炮戰斗全重16.4噸,全長7.7米,寬2.5米,高2.9米,發射管長3.4度一般,在最大射程上圓概率誤差(CEP)為387米。

有資料顯示,韓國陸軍目前裝備有156輛“九龍”火箭炮,作為從美國采購的M270型227毫米火箭炮的補充力量。

巴基斯坦

20世紀90年代初,以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卡迪爾·汗命名的綜合武器實驗室(KRL)利用朝鮮提供的“金策”火箭炮作為設計藍本,為本國炮兵部隊研制出“阿扎爾”(Azar)齊射火箭炮。其最初的底盤是在巴陸軍中廣泛使用的美制M35式6×6卡車。但是在2001年阿富汗反恐戰爭波及到巴境內后,巴軍采購經費緊張,于是在不降低主要作戰性能的前提下,位于瓦赫的巴基斯坦國家兵工廠開始選用較便宜的中國東風民用卡車底盤,該底盤結構緊湊,齊射火箭彈時底盤的震動較為劇烈。火箭發射系統有2組口徑為122毫米、長3.1米的不銹鋼定向管,每組由3排組成,每排有5根定向管。每組定向管裝在一個托架上,托架依次安裝在一個轉臺上。發射裝置可以左右轉動90°,高低角范圍在0°-55°之間,轉動和俯仰均可電動控制,也可手動控制。為了使發射平臺更加穩定,炮車發射前要在尾部下方放下2個可收放式千斤頂。它使用的火箭彈帶有破片殺傷戰斗部,彈體后部有尾翼,最大射程為20公里。

中國

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發展122毫米火箭炮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的熱情似乎最高,因為中國迄今已經至少發展出了5種型號的122毫米火箭炮,是目前世界各國中數量最多的。

中國最早研制的122毫米火箭炮是仿制蘇聯BM-21“冰雹”的81式。1982年,81式火箭炮開始進行試驗,1983年開始批量生產,并在解放軍中成立火箭炮營。該型火箭炮采用中國自行生產的延安SX2150型6×6卡車底盤,定向管為2.2毫米厚的薄壁管,并帶有螺旋導向槽,40根定向管通過前后方形支座用縱、橫拉緊帶集合成束,采用箱形萬能支承回轉盤,電動高低機和方向機安裝在回轉機底座箱體內。開火裝置以汽車蓄電池為電源,與時間繼電器組成的發火系統可實現車內連發或單發,除此該炮還有車外發射裝置。該炮配用的81式122毫米殺爆榴彈是低旋尾翼式火箭彈,是靠彈尾的4片弧形翼片來實現穩定。但由于裝藥固定,因此只能靠調整射擊角度來改變射程。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生產過一種“縮小版81式火箭炮”,它采用引進日本五十鈴技術生產的卡車底盤,其安裝的定向管組減到30根,呈3層排列,主要戰術性能指標與81式火箭炮無甚差別。

在81式火箭炮基礎上,中國還別出心裁地發展出兩種變型火箭炮,一種是88式122毫米單管火箭炮,一種是采用履帶式底盤的89式122毫米火箭炮。其中88式122毫米單管火箭炮由定向器、高低機、方向機、支架和發火器組成,行軍狀態時全炮可分解為定向管、傳動裝置(高低機、方向機、支架體)和支架三大部分。88式122毫米單管火箭炮行軍狀態全重71公斤,戰斗全重137.65公斤,行軍狀態長3.0米,戰斗狀態高2.779米,定向管長1.05米,初速50.7米/秒,最大飛行速度692米/秒,最大射程10200米,高低射界10°-52°,方向射界為±7°。

89式火箭炮系借用83式自行榴彈炮的通用底盤開發,1983年開始部件預研,1990年初正式定型投產。89式火箭炮戰斗全重30噸,所采用的中型履帶式底盤在野外通行的性能極佳,且裝甲車體外面焊接了一層10毫米厚的裝甲板,可抵御輕武器子彈、炮彈破片與地雷的打擊,防護能力較81式火箭炮強出許多。

89式火箭炮設計乘員5名,包括駕駛員、炮長、瞄準手、高射機槍手以及炮手,采用12150LB型四沖程12缸柴油機,最大輸出功率為520馬力,最大時速55公里,最大行程450公里。火箭炮部分焊接在旋轉基座上,由40根定向管組成,分4層排列,每層10根。安裝在旋轉基座上的升降與旋轉系統可保證火炮在垂直方向上俯仰55°,在水平方向上旋轉168°。該系統既可以使用機械動力,也可以手動。122毫米非制導火箭彈在發射后將打開4個平衡尾翼,從而保證打擊精度。火箭彈頭采用破片爆破戰斗部,也可以使用加強破片彈頭,其中包括4100個鋼珠。89式火箭炮最小射程為20.6公里,使用新型火箭彈的最大射程可達40公里。

89式火箭炮的火控系統可保證單發和齊射,齊射持續時間為20秒。發射車前部安裝專門的裝彈器,上面有一個炮架,可放置40枚非制導火箭彈,在液壓系統的幫助下,40枚火箭彈可迅速裝入定向管,并將裝彈時間縮短至2分鐘。另外,它還可以在運輸裝彈車的幫助下手動裝彈。89式火箭炮還安裝有無線電臺、車內通話系統,防火器材和夜視設備。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推出了其研制的新型90式122毫米火箭炮,具有火力密集、機動性好和易于維護的良好性能,是野戰火炮部隊極其有用的裝備。該火箭炮主要用于壓制和殲滅敵有生力量、火力設施、技術兵器、集結的摩托化步兵、裝甲車輛和自行火炮等,可用于對付諸如建筑物、指揮掩體等硬目標,還可用于岸防,對付敵艦或登陸艇。

90式多管122毫米輪式火箭炮是將40管122毫米多管火箭發射系統裝在7.5噸級的鐵馬XC-2200型6x6越野卡車上而成。該發射車配備有液壓操作的迷彩折疊式車篷,具備良好的偽裝性能;射擊時車篷縮至發射車前端,以利后部火箭發射系統旋轉瞄準,準備時間約1分半鐘。該發射車采用300馬力氣冷柴油發動機,最大時速85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600公里,涉水深0.9米。90式火箭炮行軍狀態長9.84米,寬2.50米,高3.245米,戰斗全重20噸。

90式火箭炮的炮車上有載彈80發,其中發射管內的40發,可在18-20秒內發射完畢,其高低射界0~55°,方向射界-102°~+102°。在駕駛室與火箭發射系統之間有一個可容納40枚火箭彈的彈架,通過液壓傳動器的幫助,裝滿火箭彈的彈架可以迅速水平對準車身尾部,彈頭朝后。結束一次齊射后的定向管組旋轉180°后,尾部對準裝彈架后,火箭彈被水平推入定向管。自動裝彈作業能在駕駛艙按鈕進行,全部過程約3分鐘,手動裝彈則須由乘員至車外操作。

90式火箭炮定位、瞄準、發射、裝填可完全自動化。配用的122毫米遠程火箭彈是一種低速旋轉、尾翼穩定的火箭彈,包括彈頭、發動機和穩定裝置。共有12種火箭彈可供使用,其中包括高爆榴彈(HE)、高效高爆榴彈(內含殺傷鋼珠)、高效燃燒高爆榴彈、子母彈以及反坦克布雷火箭彈(內含6枚地雷)等。在使用高爆火箭彈和高爆燃燒火箭彈時,最大射程可達40公里。

90式火箭炮并非單兵作戰,而是進行系統作戰。一個90式122毫米火箭炮營的標準配置包括:3個火箭炮連、1輛營指揮車、3輛BRV前沿觀測/搜索車、1輛702-D氣象雷達車、1輛704-1彈道定位雷達車、1輛維修車。每個火箭炮連包括:1輛連指揮車、6輛火箭發射車、6輛火箭彈運輸車。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北方工業公司推出了90式的第一種改進型90A式火箭炮。與90式相比,90A式火箭炮的改進項目包括:提升彈藥性能,采用GPS衛星信號接收機和定位裝置的新型計算機火控系統,操作自動化(數字連線)以及指揮所集火控制功能等。2003年,90式火箭炮的第二種改進型90B又對外界亮相。90B的主要改進是換用了北方奔馳公司2629型6×6卡車底盤,在駕駛艙內增配火控數據顯示屏,在車尾有穩定射擊用的千斤頂支架。與此同時,90B的系統配套車輛性能也有較大改善。

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中國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推出了衛士-15“沙塵暴”齊射火箭炮模型。該火箭炮結構設計與90式相似,采用6×6卡車底盤,后部裝有火箭發射系統,在駕駛室與火箭發射系統之間有一個可容納備用火箭彈的彈架,并且發射車也同樣配有可折疊的迷彩車篷,有良好的偽裝性能。其與90式的主要區別在于火箭發射系統不是40管定向器,而是兩個25管模塊化發射箱。據介紹,該火箭炮的定位、瞄準、發射、裝填完全自動化,配備了鋼珠殺爆彈、云爆彈、雙用途子母彈、殺爆燃彈、燃燒彈、布雷彈等多種火箭彈,精度為縱向密集度1/150、橫向密集度1/100,最大射程為40公里。

而在2012年歐洲薩托利國際地面防務和安全展上,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對外展示了新研制的SR5型火箭炮,其最大特點是引入了模塊化設計思想,能夠同時使用122和300毫米火箭彈。從展出的模型看,SR5火箭炮的裝甲箱式發射框架可并列裝填一個6管300毫米火箭彈發射模塊和一個20管122毫米火箭彈發射模塊,同時該火箭炮還有能夠自主進行火箭彈發射模塊再裝填的可伸縮吊架。因此,SR5型火箭炮將成為世界上第一種有效整合大、中口徑火箭彈的火箭炮。有韓國媒體評論,SR5火箭炮目前所具備的技術先進程度,即使美、俄在短期內也難以望其項背。而中國同時整合大中口徑火箭彈的做法,也使SR5火箭炮比美國M270和HIMARS火箭炮更具戰術屬性,戰術打擊效果也更加全面,進而使中國陸軍能在今后任何規模、任何形式的作戰環境中,獲得更加靈活有效的打擊能力。韓煤還認為,SR5型火箭炮可能會讓中國在國際火箭炮軍貿市場上占據明顯優勢。因為在目前的國際火箭炮市場上,美、俄等國都是面對不同需求單獨提供中程或遠程火箭炮,這不僅花費更多的金錢,而且裝備復雜程度也明顯增加。而現在SR5型火箭炮的出現則向世界上欲采購火箭炮的國家傳遞出這樣一種信息,就是如果從中國采購SR5火箭炮,只需花一份錢,即可同時獲得中程和遠程戰術打擊能力。毫無疑問,中國這種創新性的模塊化多管火箭炮對任何想購買火箭炮的買家都充滿了吸引力。

除了大力發展陸軍用122毫米火箭炮之外,中國還研制了兩種艦載122毫米火箭炮,一種是40管,另一種是50管。其中40管艦載122毫米火箭炮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定向器部分采用了81式122毫米火箭炮的定向器,在與搖架結合時,使起落部分的重心盡量接近耳軸,減小了不平衡力矩,由此取消了平衡機,簡化了結構,并具有自動操炮、自動裝定和防搖功能。進入21世紀,為了填補兩棲火力支援能力的空白,中國海軍將516號護衛艦改裝為火力支援艦,艦上裝備了5座50管艦載122毫米火箭炮。

印尼

在東南亞國家中,印尼陸軍現在對火箭炮的需求大增,不僅尋求外購火箭炮,還自行研制了新型122毫米火箭炮。從有限的資料得知,印尼國產的122毫米火箭炮采用4×4卡車底盤,火箭發射系統為造型獨特的帶裝甲框的8管或6管形式,發射車內裝有控制系統、通信系統等。該火箭炮所采用的火箭彈名為R-HAN,射程為15-20公里。印尼陸軍打算采購1000輛國產122毫米火箭炮,希望以此大幅增強火力支援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av色爱 天堂网|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色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伊人成人在线|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色天堂无毒不卡|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毛片久久久|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污视频| 97a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成人免费看| 国产va免费精品|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亚洲| 四虎永久在线| 亚洲天堂伊人| 色婷婷狠狠干|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58av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天堂成人av|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久久综合干|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久一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yw|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夜夜操国产| 亚洲欧美极品| 午夜日b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 亚洲福利网址|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欧美精品xx|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95在线 |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系列| 看国产毛片|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区第一页|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