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介紹——十八年的發展,十八年的經驗與智慧積累,北京今天勝德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了國內外極具影響力、深受中國企事業單位認同和尊重的專業咨詢機構。在十幾年的市場實戰之中,公司主張咨詢無定式、管理無定法、創意無定則的服務理論,由一大批精英團隊結合所服務客戶的實際情況,深入剖析市場,結合多年來市場運作的經驗和智慧為客戶提供高專業、實用性強的戰略、品牌、營銷、管理等咨詢服務。
核心優勢——營銷基石+破立之道
文化反哺經濟,是品牌格局變化的前奏。商業時代性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破立”的市場環境。沉思品牌,審視市場,突破重圍……創立企業新的經營模式,清晰企業氣質文化,跳出紅海品牌之爭……在“破立”之中尋求企業發展之道。
不破不立。“破”,乃聚焦企業核心問題;“立”,乃集中優勢資源的重點突破。我們在十幾年的跌爬滾打中,為企業創造了“治本”的企業突破模式——“營銷基石+破立之道”;為企業輸入再生血液,植入靈魂精髓,讓其能夠重新獲得市場生命力和持久發展力。
機構團隊——智慧的營銷頭腦,至誠的服務行動
十多年來,今天勝德的精英團隊以新.奇.特的定位手段和經典的創意手法先后為富紳服裝、皇明太陽能、魯能開源、上海漕河涇開發區、西安高新區、北京通州土地資源局、北京秀水街、壺口瀑布、健力寶第五季、新希望集團、云南紅塔集團、利君藥業、榮事達電器、交通銀行、中國郵政、泰山鋼鐵、河北三井酒業、康奈、紐巴綸鞋業、杭州玫隆食品、湖南海利、北京馬大姐、豐樂農化、首鋼、真心瓜子、雷特塑化、東鋼投資、青島海能、沈陽巴菲克地板、金健米業、古井集團、湘酒鬼、北京昌平區、山東康佰力水務、浙江子午光電、北京翰沃投資集團、湖北百盟投資集團、北京大奧投資集團等近百家企業及政府推出成功的策劃服務。
今天非常有幸采訪到了“中國營銷快刀、中國品牌專家”張海良博士。
一、作為當今國內著名市場營銷、品牌管理和企業運營專家,我們第一個想了解的問題是,請問您最初是怎么進入品牌策劃和市場營銷領域的呢?
張海良:
我原來的時候對品牌和營銷領域比較關注、比較敏感,也接觸了很多的企業家,發現他們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從而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他們進而找我來幫忙。但是后來我發現這種企業發展瓶頸的問題并不是個別事例,而是一個普遍現象,中國的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諸如品牌突破、商業模式創新、營銷創新、渠道擴展、有效終端推廣等方面的問題,作為一個行業的研究者來說,我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去幫助這些有困難的企業,幫助中國的企業發展了對中國社會來說也是一種貢獻。
二、在市場營銷領域,我們關注到張老師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市場操作理論,其中最打動我們的有兩個:
一是以“產品不競爭”、“渠道不競爭”、“終端不競爭”所代表的市場“不競爭”理論;二是現在“不破不立”的企業運營發展“破立”之道。
張老師能為我們廣大企業總裁讀者們詳細講述一下這兩大營銷理論嗎?
張海良:
好,先談談“產品不競爭”,如今的市場出現了一個同質化的問題,就是大家都在打拼式的競爭,都在拼廣告、拼價格、拼關系、拼資源,而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就是企業一方由于惡性競爭而無法獲得高利潤,老百姓一方呢也無法得到品質優良物美價廉的產品,這樣的同質化競爭局面就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而我提倡的“產品不競爭”理論就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競爭而獨勝”的境界,結合我這十八年來幫扶企業的經驗來看,幫助企業逃離打拼式的惡性競爭,而是要研究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產品的產品力,實現真正的產品不競爭,收到的效果是很好的。也就是說產品力才是最大的品牌、最大的營銷力。
而“渠道不競爭”和“產品不競爭”有些相通的地方,就是要在企業的終端市場上下工夫,企業只有創造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逃離紅海競爭,找到與行業其他對手的獨到之處,才能讓市場出現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第二,“不破不立”所指的破并不是完全的顛覆式的打破企業原貌,而是在維持企業現狀的前提下,不影響企業現在發展的情況下,實現商業模式的轉變,創新新產品搶占新市場,進而建立適合于企業長久突破式發展的運營體系。
三、眾多周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市場日新月異,張老師認為當下企業,特別是眾多中小型企業在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方面最缺少的是什么?有應該如何補強和提升呢?
張海良:
總結來說,改革開放后的這三十年,雖然說中國企業取得了很多舉世矚目的成績,創建了許多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名牌企業,但是普遍來說,由于改革開放時間還是太短,中國的民營企業在發展上,還是問題百出,我總結出了八點:1、缺乏前瞻性的戰略眼光;2、缺乏品牌意識;3、缺少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4、缺乏培養人才的環境和能力;5、缺乏市場化眼光;6、缺乏有效的營銷創新;7、缺乏發展的平臺和資源;8、缺乏管理渠道、終端、營銷、推廣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面對如上國內中小型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今天勝德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于2012年推出了“企業品牌孵化器”工程,成為中國第一家專門、專業針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工程,利于中小型企業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用極低的代價,換取最大的貼身幫扶服務。
另一個產生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企業領導者的問題,是領導者的市場意識需要提升,對此我建議中小企業的企業主要經常“走出去”,就是要去了解市場,開拓視野,眼界決定高度,提升自己的決策力,進而提升市場意識。
四、我們看到,今天勝德品牌管理咨詢機構在為客戶的服務流程中,與其他咨詢機構相比,有一個很明顯的不同之處——增加了一個“協助執行”的環節。對這種“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咨詢服務方式,企業的反應如何?
張海良:
通過這18年來的實例驗證,企業的反應是非常非常好的。因為在中國的管理咨詢公司95%都是方案式的公司,這種是靜態的管理咨詢,但是在如今這個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面臨卻是千變萬化,變幻莫測的,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這種方案式的管理咨詢針對動態環境來說一般來說不怎么好。
在如今這個社會,企業經營者往往太浮躁、太功利了,這樣做出的產品、服務就是一種盈利手段,但我們是職業的管理咨詢人,我們以能切身幫助企業實現突破、實現發展作為自己的追求,我們時刻以客戶為中心,靠業績說話,用效果驗證,結果說明一切,我們給企業做的咨詢,不僅僅要在第一時間給企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在輔助執行的過程中我們也會不斷的進行調整,以更加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十幾年來,我已經與上百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有幾家我們已經有了15年的合作歷史,還有幾家我們還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合作,雖然我的很多同行都笑我們“傻”,笑我們不好好掙錢,但是我一直堅信這種幫扶企業發展的模式適合中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這樣做雖然表面看來傻,但是實現上由于我們和客戶的良性合作,我們的盈利卻沒有減少,而且我們還幫助客戶方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創造了最大的價值。
五、在我們今天勝德的咨詢領域內,最近增加了很多政府招商引資模式創新、區域經濟調整、地方產業升級的成功案例,是否貴機構已經正式進入上述領域,為地方政府提供咨詢和策劃服務?
張海良:
自今天勝德成立18年以來,區域經濟研究一直是公司的重點方向之一,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業務板塊,這么多年來我們為上海漕河涇開發區、黑龍江嫩江、北京昌平區、新疆新和、新疆庫車、甘肅迭部、山東萊州市和萊州開發區、河北廊坊開發區、伊春市政府等多個政府開展過經濟發展顧問合作。我們給這些城市主要做了城市定位、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招商引資模式創新、當地企業整體品牌提升、旅游和文化創新、全民創業、城市品牌推介、軟環境優化等務實工作。
六、我們可以接著這個話題繼續探討。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企業非常希望能與地方政府合作,但總是不得其法,張老師能否從這些年的經驗出發,為我們企業提供一些建議?
張海良:
我認為,企業要想與政府合作是要有幾個前提條件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端正態度,減少浮躁、減少投機的心態,真真正正做企業,真正為區域經濟發展著想。以此為出發點做事情,這樣不僅能與政府打好交道,而且企業也得到了長久發展。另外呢,作為企業一定要對你所在的城市,尤其是產業結構有所了解,一定要掌握所在行業的發展需求和政策導向,尋求有效的合作。第三個就是要踏實做事,誠信做人,現在政府人士都很精明,很多都是踏實做事的,企業投資的項目規模可大可小,但是一定要做人地道,踏實做事,只有這樣,小利潤才能變成大利潤,小企業才能變成大企業。
七、在您的介紹中,我們看到您現在還擔任著中國產業投資聯盟副主席和秘書長,請問我們這個投資聯盟主要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是什么?
張海良:
首先說一下我們投資聯盟的建設背景,這么多年的咨詢工作中我發現,企業的外部關系網絡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發展、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企業與企業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必將成為以外部資源關系網絡為中心的戰略伙伴關系,聯盟化將會在企業的發展與運營中扮演日趨重要的角色。為了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拓展投資合作領域、發揮產業優勢、實現資源互補,由百余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產業投資聯盟。
中國產業投資聯盟始終堅持的宗旨是:以產業互補、項目互動、資源共享、資本聯動、多贏發展為投資理念。
投資聯盟的發展方向就是以投資回報為核心價值,建立自身強大的信息資源互助平臺,已陸續在全球的商業地產開發、新能源、新材料、新農業等領域進行了多項聯合投資,取得豐碩的投資成果,創造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尤其是近幾年來著重三四線城市的投資等為中國多個縣域經濟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八、我們看到貴機構每年都會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一次高端論壇,能介紹我們這個論壇嗎?
張海良:
好的,先說一下我們論壇特色,一呢是“沒有空洞務虛的理論以及口號”!二是“量身定做”!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論壇和培訓都是“研究人員”在做,我們承認研究的價值,但是市場是變動的,實踐和理論總是有差距的,而我們這個論壇的內容是經過親身實踐而總結出來的規律和方法,這個論壇總共計四篇,分別是“戰略篇——透析戰略要義”、“贏在謀略之品牌篇——破解品牌實質”、“贏在謀略之管理篇——品味管理精髓”、“贏在謀略之渠道建設篇——探索良性渠道”。
這個活動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凡參加培訓的單位均可享受一年的免費咨詢,我們運用輻射全國的OA咨詢平臺,您遇到的任何問題,只要發到OA平臺,2天內一定有滿意回復。多位一線專家時刻為您提供高質、高效的服務。
另外呢,我們高端會員還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那就是加入中國產業投資聯盟促進產業互補、項目互動、資源共享、資本聯動、多贏發展等等。
九、近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減退,國內經濟的發展速度也趨于放緩,面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國內外管理咨詢業發展的趨勢,今天勝德公司怎么樣完成自身使命,找到特色化發展的道路,2012年又有什么樣的計劃呢?
張海良:
我們今天勝德公司2012年業務有幾個重點和定位,首先呢就是減少合作伙伴的數量,提升服務質量。為此我們做了這樣的計劃和打算,我們2012年主要聚焦于五大產業領域,分別是,消費品類企業,擬合作4家。商業地產類企業,擬合作4家。工業類企業,擬合作4家。服務類企業,擬合作4家。區域經濟政府項目,擬合作8家。這樣呢,一共是24家合作伙伴。
十、經常看到您在北大、清華等高校的MBA和EMBA課堂上講座,請問您2012年主打有哪些課程呢?張海良:
恩,2012年我的主打課程還是和我剛才說的戰略定位是配套的,主要有六個課程,分別是《企業品牌管理與品牌創新》《現代市場環境下的企業戰略》《產品競爭力策略》《企業渠道突破之道》《市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與思考》《風險管理與風險防范》。
十一:冒昧的問您一下,我們有什么樣的實力做到剛才說的這些呢?
張海良:
(笑)可以這么說啊,我們有一個能力強、組織紀律高、品格高尚的人才隊伍,包括30名理論功底深厚、擁有豐富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的精英項目總監,以及80名高素質、具豐富管理咨詢從業經驗的資深咨詢師。我們的團隊是項目成功的最有力保障。
另外呢就是具備經驗與技術,多么多年來,今天勝德專注于企業管理咨詢領域,成功顧問上百家企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建立了專業、全面的知識體系,磨礪出最具實效性的咨詢技術,總結出企業最滿意的服務方式,已固化成一套特色化服務體系。
三呢就是我們做事的心態,我們的項目總監、項目經理和咨詢師,都把行業當事業。不浮躁、不功利,踏踏實實做事,正當做人。
這些都是我們能夠贏得市場的利器。
十二、最后,我們想替我們廣大企業總裁讀者朋友問一下,如果在企業運營、市場營銷等方面想與您交流,有哪些聯系方式可以聯系到您呢?
張海良:
有幾種方式,一呢可以直接撥打我們的專家咨詢專線,13910147171,我是常年開機的。另外也可撥打010-69231792,51289003,51289005,這三個號碼聯系我的咨詢團隊。或者直接E-MAIL給我郵件,郵箱是13910147171@163. com,或者jt7799@126.com。當然也可以登陸我們公司網站www.jtch.net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