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發布的《2012中國家庭理財狀況調查報告》受到網友的熱議。根據匯豐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沈陽、武漢和西安8大主要城市的調查,最后得出結論,中國大城市家庭的流動資產均值為38.6萬元,而在過去的一年中,超過6成(64%)的受訪家庭表示實現財富增長。23%的受訪家庭表示承受了資產減值,這些家庭的資產配置多以股票和基金為主。
這份調查報告受到廣大網友的質疑。如果不是匯豐銀行有意美化中國家庭現狀的話,就是受訪家庭愛面子撒了謊。不少網友表示自己的家庭又“拖后腿”了。本人也確信匯豐的調查報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這主要是從股票投資的角度來考慮的。因為股票投資使23%的受訪家庭承受了資產減值(也即輿論認為的“炒股變窮”),這個數據明顯是與中國股市的現狀不符的。就中國股市的投資定律來看,“七二一”的分布決定了中國股市的投資者至少有七成是虧損的。而根據有關統計,在過去的一年里,由于股市下跌的緣故,投資虧損的投資者超過九成。其中超過70%的投資者虧損幅度超過30%,這70%以上的投資者其投資損失不僅會使其家庭資產減值,甚至有可能嚴重影響家庭的開支情況,成為炒股變窮的對象。當然,九成以上的投資者虧損并不意味著有九成受訪家庭承受了資產減值,畢竟不是每個受訪家庭都炒股。但由于城市家庭炒股比例較高,尤其是上海、深圳、廣州、北京這些城市家庭的炒股比例更高,有五成左右的家庭炒股是正常的。與此對應的是,承受資產減值的家庭應該在30%,甚至是40%以上才是正常的。23%受訪家庭承受資產減值這一數據明顯被低估。
不過,盡管匯豐的調查報告在數據上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失真,但卻也反映了中國股市的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炒股會招致家庭資產減值,炒股會讓投資者變窮。在中國股市里,這種現象的出現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之所以如此,這是由中國股市重融資輕回報的圈錢市定位決定的。因為A股市場開設的初衷就是為融資服務而不是為投資服務的,融資高于一切,而投資者則是被犧牲的對象。這種定位從根本上就決定了投資者在股市里虧損的命運。如有關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中國上市公司在過去21年里融資4.3萬億元,普通股東累計分紅僅0.54萬億元。更何況投資者還要支付不菲的傭金和印花稅,因此,投資者注定是難逃虧損命運的。
而且對于時下的股市來說尤其如此。因為作為廣大投資者來說,不僅要面對上市公司股票的高價發行,要面對上市公司的弄虛作假、造假上市,要面對上市公司業績變臉,要面對市場里的股價操縱與內幕交易行為等,尤其重要的是還要面對大小非的套現。一家企業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大股東、高管等一夜暴富,甚至成為億萬富翁。如盡管今年的股市行情十分低迷,投資者損失巨大,上半年股民人均損失3.5萬元。但在截止9月12日滬深兩市首發的145只新上市公司中,就誕生了561位新的富翁,合計持股市值1335.21億元,人均財富數高達2.38億元。其中有236位身家過億元。而這些富翁財富的兌現,最終都需要通過廣大投資者來買單。這就是劫貧濟富的A股市場,通過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而成就某些利益集團利益中人的利益。
也正因如此,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是難逃炒股變窮這一命運的。這是由中國股市的定位與制度設計所決定了的。雖然目前管理層也開始重視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的回報問題,但在股市定位不變,有關股市制度不予改變的情況下,這種片面強調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做法,對于增加投資者回報的意義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現金分紅的最大受益者還是股市中的強勢群體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因此,在中國股市定位與相關制度并不能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擇機逃離或遠離A股市場,這才是投資者的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