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結核病中,肺結核占85%,而肺外結核僅占15%。那么,這里說的肺外結核是指哪些結核昵?
老王今年50歲,右手食指近兩年一直紅腫、疼痛,他認為是類風濕關節炎,吃藥卻不見好轉,直至出現關節破潰流膿,指骨破壞縮短變形才到醫院就診。原來,他患上了手指骨結核。
專家介紹:手指骨結核是骨關節結核的類型之一,極易與類風濕關節炎混淆。專家提醒市民,當身體某部位的關節出現紅腫、疼痛、破潰流膿,并久治不愈時,應到專科醫院做骨結核的鑒別診斷。越是早期治療,越能使關節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年近40的張先生,近幾年小肚腩逐漸變大,還時常腹痛、腹脹,精神也越來越感覺差,他一直以為是工作太累,腸胃不好。在單位體檢中,他因被懷疑為脾結核和結核性腹膜炎而到專科醫院就診,得知“發福”的罪魁禍首是結核桿菌時,張先生很是驚訝。
專家介紹:如脾腫大,并伴長時間持續性低熱或高熱、但抗感染治療無明顯療效的患者,可能是患有脾結核,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脾結核好發于20-40歲的中青年,這一年齡段的人尤其應當注意。
3歲的蘭蘭近年來經常發低燒,并叫嚷頭痛,父母抱著她四處求醫,部難以確診。最近,因抽筋、呈噴射狀嘔吐而急診住進一家大醫院才確診為結核性腦膜炎。經過醫生的及時處理,蘭蘭才轉危為安。
專家介紹:蘭蘭患的是結核性腦膜炎,在肺外結核中,是最為嚴重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極高,尤以兒童多見。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各個組織器官比較稚嫩,對外界侵入的結核桿菌抵抗力差。兒童結核病一般5歲以下兒童居多,更多的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由于寶寶防御系統發育不成熟,可發生全身播散性結核病,如腎結核、結核性腦膜炎、腹腔結核等,如不能及時診斷、治療,可危及牛命,
生殖系統結核大多數男性生殖器官結核繼發于腎結核,50%-75%腎結核并發生殖器官結核。女性生殖器官結核常繼發于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且往往是在幼年時已感染結核桿菌,大多數人在青春期前呈潛伏狀態,在日后出現生殖器官結核時,其原發病灶已愈。
女性生殖器官結核包括輸卵管、子宮內膜、宮頸和卯巢結核。其臨床癥狀的輕重程度不一樣,但都具有結核病的共性表現,如低熱、盜汗、乏力、納差等。它的主要表現為月經失調、月經量稀少、過多、白帶增多或閉經、不孕、下腹墜痛等。
腸結核結核桿菌侵犯腸道主要是經口感染,病人多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經常吞下含結核菌的痰液或唾液而引起;結核桿菌可經血行播散,或由腹部其他臟器的結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腸道:其次,飲用未經消毒的帶菌牛奶或乳制品也可能致病。另外,結核桿菌侵入腸道后,易引起結核病變,表現為右下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當然,腸結核病人也具備結核病的常見癥狀,如低熱、盜汗、乏力等。
腦膜結核 多見于3歲以內的嬰幼兒,成人亦可發生。結核桿菌引起原發部位的結核病后,又隨血行播散至腦膜,引起腦膜的非化膿性炎癥,即結核性腦膜炎(結腦)。結核桿菌侵犯腦膜后,引起腦膜充血、水腫、炎性滲出,滲出物沉積在腦底腔池,導致腦膜刺激征和顱內壓增高,產生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視乳頭水腫,甚至腦疝。
肝結核 結核桿菌經血行播散入肝,或經淋巴管、膽管或鄰近病灶直接感染,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發病。結核桿菌可在肝內形成結核性小結節,即結核瘤,而瘤內可形成干酪樣壞死、液化,而致結核性肝膿腫。
胃結核 幾乎所有的胃結核均繼發于肺結核,但發生率不到1%。結核桿菌感染胃部主要通過痰液或食物咽下侵入,或行血液及淋巴液播散所致。其臨床表現并無特殊性,上腹痛是常有癥狀,常伴有泛酸、胃痛等,有時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胃結核常累及胃竇、幽門和小腸,使其產生多發性的潰瘍。
腹膜結核結核桿菌通過腹腔內或盆腔內臟器官結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腹膜,或經淋巴、血行播散至腹膜而發病。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其臨床癥狀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低熱、盜汗,持續性或陣發性腹痛,伴有腹瀉、腹脹、腹水。體檢時發現患者腹部有柔韌感,這是結核性腹膜炎重要的臨床特征。
腎結核腎結核的原發病灶主要是肺結核,結核桿菌經血行播散至腎臟而引起腎結核,且多在原發部位結核感染數年后才發病,90%病人為單側腎結核。其主要癥狀是尿頻、尿急、尿痛、無痛性血尿。當無痛性血尿引起血塊堵塞時,亦可出現腎絞痛。發生腎盂積水時可出現腰酸脹、腰痛。
骨與關節部位的結核約有90%繼發于肺結核,少數繼發于消化道結核。兒童和青少年患骨與關節結核病者占大多數,30歲以下者達80%以上。此病好發于脊柱,約占50%;其次是膝、髖與肘關節。好發負重大、活動多、易于遭受慢性或積累性勞損的部位和肌肉附著較少處,如胸椎、腰椎及長骨骨端。胸椎結核可出現胸部疼痛。腰椎結核時疼痛可放射到兩下肢,并出現走路姿勢異常。骨與關節部位的x線片對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耳、鼻、咽、喉結核此類結核也多伴隨肺結核發生。(1)喉結核病人有75%并發有肺結核,多發生于30~50歲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吞咽時疼痛,并向耳部放射。(2)鼻結核病人可出現鼻塞、流鼻涕、鼻涕中帶血絲或流鼻血、頭疼,流眼淚等癥狀:患鼻咽部結核時,患者會感覺鼻子后邊好像有東西似的,分泌物倒流,回吸涕中帶血絲,若侵犯咽鼓管時,可有耳悶、耳堵、耳鳴、耳聾等癥狀。(3)咽結核病人可有咽部不適、癢痛或潰爛、痰中帶血等癥狀。另外,結核桿菌傳染至扁桃體的途徑很多,如由空氣吸入、經食物帶入、痰液帶入,或經血液傳入、淋巴管傳入等。但癥狀多不明顯,故有隱性扁桃體結核之稱。臨床檢查可見扁桃體有鼠咬狀肉芽。而中耳乳突結核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小兒,這是因為兒童時期乳突骨髓豐富,結核桿菌容易經血液傳入。中耳結核流的膿較稀,有時耳后有瘺管。
為此,除肺結核病以外,若懷疑身體某個部位結核,應盡快去專科專病醫院診治,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和傳染,至于治療原則與肺結核大同小異。
肺結核的常見臨床表現如咳嗽、低熱、盜汗、納差、乏力等,已為人們所了解,有些少見的特殊表現仍值得了解,以減少誤診。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大量結核桿菌進入肺循環,引起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細胞過敏反應,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從毛細血管內滲出,發生肺間質、肺部水腫及透明膜形成,從而使氣體彌散障礙。患者除肺結核表現外,呼吸困難、呼吸增快、紫紺,x線示雙肺透光度降低,短期內肺陰影迅速擴大“融合”為斑片狀,病情危重,需要緊急搶救。
亞急性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長期不愈造成肺組織廣泛破壞、纖維組織增生、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最終導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這是常見的。但亞急性肺源性心臟病極少見。這是因為患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時,大量結核桿菌進入血循環引起肺毛細血管病變,壓迫或閉塞肺泡毛細血管以及廣泛破壞肺組織,加之肺氣腫、低氧血癥,從而造成肺動脈高壓而使右心負荷增加;右心室在較短時間內擴大,出現右心衰的表現。X線提示雙肺彌漫性粟粒樣改變,右心室擴大,心電圖示電軸右偏。
肺門及縱隔壓迫癥狀肺門及縱隔淋巴結結核引起淋巴結高度腫脹,可壓迫周圍組織及器官,發生相應的壓迫癥狀。例如,壓迫支氣管或病變波及支氣管時,可使支氣管受壓而出現喘鳴:若波及支氣管導致腔內阻塞,可引起局限性喘鳴、不張或局限性肺氣腫,壓迫食管可引起存咽困難;壓迫腔靜脈會出現頭頸部及上胸部水腫和靜脈曲張等。其中以支氣管受壓多見,其余腎少見。
傷寒樣表現為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特殊表現,出現稽留熱、昏睡、厭食、腹脹、脾腫大、白細胞減少等傷寒樣癥狀。
另外,還有結核性血液病、結核性貧血、結核性關節炎等,都極易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