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將時間倒流。2006年8月9日上午10點左右,我的一位女病人走到了生命的終點。這位女病人,我印象特深。那是在3年前的一個上午,我正在病房推拿針灸病人,女病人彎著腰找到我,說她腰椎間盤病又犯了,最近腰痛得很,請我給她推拿牽引治療。因為這位女病人大約10年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我利用牽引手法復位術治好的,所以,這次她又找到了我,希望用同樣的手法為她解除痛苦。于是,我便收她住了院,準備“老調重彈”。然而,當我仔細詢問這10年內的病史時,她說她半年前曾經因乳腺癌在安徽省某大醫院做過一側(右側)乳房切除術,以后定期做化療。這半年多來,她一直恢復很好,連這家大醫院腫瘤科的醫生都說她以后可以“高枕無憂”了。確實,女病人這次的一些生化檢查都正常,胸片以及肝臟、腎臟、子宮、卵巢等B超均未發現異常。可腰骶椎磁共振(MRI)片子以及報告出來后,卻令筆者大吃一驚:胸12到腰1、腰3到腰4、腰4到腰5段脊椎椎體均有破壞性改變,提示有可能是“脊椎轉移瘤”。那么,何處“轉”來的呢?我首先想到了女病人的“乳腺癌”既往史。后來經進一步檢查以及腫瘤科會診,果然是乳腺癌轉移造成的。“我幸虧沒有給她推拿,否則,患者癱在床上,我將如何收拾這‘殘局’?”至今,我一想起來就汗水涔涔。而女患者呢,這幾年來的生活質量也大受影響,可以說整天同癌魔為伴,生不如死。終于,2006年8月9日,她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俗話說:“大意失荊州”。這位女病人包括一開始給她做手術的醫生。是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呢?看來,我們有必要對乳腺癌的“嘴臉”重新認識。
乳腺癌為何“青睞”白領女性?
白領女性,在人們的印象中,尊貴、儒雅、聰明、年輕,漂亮,衛生、潔凈……然而,據近幾年的流行病學監測發現,乳腺癌的發病率正在越來越向年輕化發展,而且重點“盯”上了白領女性。
這是為什么?有關專家這樣分析道,白領女性中的大多數都過分追求人生成就,自我心理壓力很大,導致經常發生焦慮、煩躁不安及抑郁等:她們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高脂肪,高蛋白以及煙酒等的攝入:她們過分注重自我形象的完美,充分地享受生活,大多晚婚晚育,以至不’生育,即便生育也不給孩子哺乳等等,違背了人類、人性自然生殖繁衍規律。這些都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證實非常容易引起乳腺癌的起因。其次,白領女性每年用在化妝品上的錢也許上千上萬元,可是,要是動員她們拿出數百元錢用于預防性體檢,她們大都沒有這個意識!
乳房,你做早期普查了嗎?
乳腺癌雖屬于惡性腫瘤,但是,乳腺癌位于體表突出部分,腫塊易于發現,同時乳腺癌的發展較為緩慢,有關專家認為,從乳腺中出現癌細胞到臨床發現癌平均長達8年的時間,因而,早期發現乳腺癌較其它癌癥的可能性是大的。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施以乳腺癌根治術,五年治愈率可達60%以上。因此,乳腺癌應該早期發現,也可以早期發現。但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病人發展到了晚期才被發現,最終因失去了根治的機會而抱憾終生呢?這有患者自身對此病不重視或別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如今,許多工廠企業不景氣,破產甚至瀕臨倒閉,哪還有錢給女職工定期作檢查?有些企業的老板,有錢也不愿替女員工們作檢查。流動人口,尤其是那些打工女們,對自己的乳房衛生以及保健根本就不重視,待到發現病灶后,由于經濟、時間、條件的原因,又拖拖拉拉治療不及時,最終釀成了不治之癥。內外原因結合起來,再加上大氣污染、食物包括蔬菜的農藥污染、各種肉類的激素化,這乳腺癌以及其它的癌豈能不猖獗起來?
乳腺癌的家族遺傳已在統計學中得到證實,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有良性乳腺病史者,從未生育或從不哺乳或高年獨身者,應有高度的警惕,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那么,哪些女性(也包括男性)容易同乳腺癌這個冤家結緣呢?母親或姐妹中有患此病者;本人如果一側已患過,另一側則難免:患有小葉增生、纖維瘤、乳房外傷、乳腺囊性肉芽腫瘤等:長期口服避孕藥物者;長期使用雌激素者,在13歲之前就來月經者,30歲以后生育第一胎者;55歲以后的絕經者:多次進行人流,特別是婚前多次做人流者,身材高大、肥胖以及乳房過于豐滿者;骨質密度高者,長期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及牛、羊肉者:長期嗜好煙酒者,長期接觸放射線、輻射或接觸有毒、有害的物質者,等等。
這里,有個問題需說明一下,即多少年來,我們都是這樣囑咐女性,要經常或定期作自我檢查,觀察乳房的大小是否對稱,乳房的位置是否高低相等,乳房皮膚的顏色、乳頭的位置等都要仔細觀察等。當然,女性每月或半月對自己的乳房進行一次自檢并非多余,但對于早期乳腺癌卻沒有多大用處,且容易造成病情耽擱。據最新研究表明,女性光靠乳腺自檢,而不每年接受一次數字化乳腺攝片檢查,往往會“大意失荊州”,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另外,愚昧無知仍然在不少落后的地方存在。據天津老年時報2007年12月26日報道,天津市河東區一名40歲婦女患了乳腺癌后,在醫院做了手術。尚未治好,該婦女的婆婆聽人說,讓鵝啄病人的患部,就可把“病”啄走。于是,其婆婆抱來一只大鵝,天天在患者的部位涂擦好吃的東西,讓鵝啄食。結果,患者的病情急速惡化,沒多久便死了,真是愚昧至極!
有關專家指出,所謂的早期乳腺癌,即是一般沒有出現臨床癥狀的,能自檢出的都已經有了明顯的臨床病灶,這時的自檢陽性率也無外乎是為了避免較晚期的癌癥。況且,有許多女性的自檢方法不正確或相隔時間太長。為此,國外一些國家如美國癌癥聯盟相關指南已不再推薦每月一次的乳腺自檢作為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方法。我國一些專家也呼吁,35歲以上的女性應堅持每一年或一年半左右到正規醫院做乳腺專項檢查,如超聲影像、鉬靶照相等,以免被“自檢”所誤。如果已經做了乳腺癌手術,術后一定要定期進行復查和配合必要的治療,檢查包括全身骨骼以及所有的內臟器官等,切勿顧此失彼,造成悲劇。
這里要說的是,現在有些老年(絕經后)女性不愿做一年一次的乳腺普查,認為人老了,早已絕經,乳腺也萎縮了,不會再得乳腺癌,其實,年齡在55~65歲的婦女正是乳腺癌發病的第二個高峰,70歲以上發病率才會降低。2007年上半年,我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對1000名主動就醫進行乳腺檢查的女性進行調查,發現其中55歲以上的有150人,而這150人中被查出乳腺癌的竟有20人,且大多數是中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所以,絕經女性也不能忽視自己的乳房檢查,每年至少到醫院檢查一次,力爭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重新認識乳腺癌,才能遠離乳腺癌。女人要學會善待自己,珍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