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好發于老年男性,發病率高峰在70~90歲。前列腺癌在我國發病率也不算太低,近年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根據臨床表現,前列腺癌可分三型:潛伏型,無臨床表現,僅在病理檢查時發現,亦可有遠處轉移;臨床型,臨床癥狀及體征均較明確:隱匿型,病灶雖小但有早期廣泛轉移。發病初期多呈潛伏型,故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均較困難。有很多前列腺癌患者至死無癥狀,僅在尸檢時才發現。待臨床出現癥狀時,病變多屬晚期,治療效果也就較差了。由此可見,鮑威爾的前列腺癌屬于潛伏型,所以術后恢復也較理想。
前列腺癌常發生于前列腺的后葉,其質硬,邊緣不清,切面呈白色或灰白色,間有黃色細條和小點,開始僅為一硬塊,以后慢性侵犯周圍組織。腫瘤可經淋巴系擴散到盆腔、腹主動脈旁、縱隔淋巴結,甚至到鎖骨上淋巴結。也可經血行轉移至骨骼,尤其是脊柱、骨盆、股骨及肋骨。前列腺癌的組織學檢查多為腺癌,極少數系鱗狀上皮癌或移行上皮癌。
前面已經說了,前列腺癌的早期呈潛伏狀態,多不出現癥狀,但亦可見短時的尿頻、尿痛,排尿困難、尿程延長、尿流變細,繼則慢性尿潴留,侵犯膀胱括約肌則可出現尿失禁,血尿不多見,很容易同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癥相混淆。若癌腫轉移至骨骼,隨轉移部位不同,可出現腰痛及后背痛,坐骨神經痛,并可向會陰或直腸部位擴散。全身可伴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根據病變的浸潤及擴散程度和范圍,前列腺可分為四期:I期,無臨床癥狀,體征不明顯,無局部浸潤或轉移,僅在病理檢查時偶然發現,II期,病變范圍僅限于前列腺包膜內,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無淋巴結及骨骼轉移:III期,病變超出前列腺包膜,血清酸性磷酸酶可正常,有淋巴結轉移,而骨骼未見轉移,IV期,有骨骼及骨盆外遠處轉移。
關于前列腺癌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放射、藥物等療法。腫瘤局限于前列腺(I~II期),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同時可考慮手術切除盆腔淋巴結,效果較好。同時,行放療效果也較好,即使前列腺癌有了擴散也可實施。藥物療法有抗雄激素治療、內分泌治療、化學治療等。據最新消息,美國科學家正在召集前列腺癌高危男子進行一個靶向性實驗藥物的臨床試驗。這種藥物能中斷驅動前列腺癌生長的信號,阻止癌癥復發。由此可見,這種新藥正式投入臨床后,將給前列腺癌患者帶來福音。
古人曰:“防患于未然”,可見做好前列腺癌病人的調護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此類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時時精神愉快,并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清晨,空氣新鮮,氧氣充足,有利抑制癌細胞,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其次,注意科學飲食,即飲食要多樣化,切忌偏食,以保證充足的全面的營養,以防止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而產生癌癥。可經常食用以下食物,對預防癌癥有一定的作用,如蘑菇、蘿卜、卷心菜、南瓜、豌豆、菠菜、番茄、紫菜等新鮮蔬菜;牛奶或羊奶;蜂乳:茶,尤其是烏龍茶;動物肝臟,大蒜;豆芽;雜糧和粗糧。另外,要忌煙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熏制食品:不食燒焦和發霉的食品。
如此,前列腺癌才有可能同你“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