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人,生活有壓力,工作有壓力,社交有壓力……忙忙碌碌中,新的一年又來一了,一年之際在于春,不妨在百忙中抽點時間做個體檢,看看自己是否處在亞健康狀態。
男人身體“盤點”重點
●體檢重點1:血脂
現狀:血脂異常一般是體檢發現常見的問題。吃大餐、應酬的機會越多,血脂越容易出現異常。
參考值:總膽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2mmol/L,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1.04mmol/L。
專家提示:
如果體檢發現血脂四項稍高于正常值,原則上先注意改變生活方式
減肥:增加體力活動,限制飲食的熱卡量,使體重減輕7%~10%,男性腰圍要減少至85厘米以下。
控制飲食:多吃全谷類及纖維素的食品,保持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質(15%左右)的合理比例。膽固醇高的患者,進一步減少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增加蛋白質的比例。
如果在生活方式方面積極改進4個月之后,血脂情況仍異常,需要采用藥物治療。
●體檢重點2:脂肪肝
現狀:脂肪肝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脂肪肝已經排在職場人健康問題的第二位,占到23.52%,經常在外應酬的男士尤其應當引起重視。
吃得太好、運動過少、壓力過大等因素都可使內分泌受到影響,直接導致體內脂類代謝異常。通常,許多患了脂肪肝的人不以為然,對脂肪肝置之不理,脂肪細胞會因此不斷增多,逐漸侵襲正常肝細胞,最后導致肝功能受損。
參考值:當脂肪重量>5%為異常。
專家提示:
經常在外應酬的男士每年應該查查肝臟,看看有無脂肪肝。一般患脂肪肝的人甘油三酯及膽固醇也會高。輕度脂肪肝患者通常需要戒酒、限制體重、改變不良生活方式,3-4個月到醫院進行復查。如果轉氨酶和谷氮酰轉肽酶/(GGT)這兩個指標都有異常,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體檢重點3:血壓
現狀:人在職場,時常感受著壓力,而壓力容易使人血壓升高。在臨床中,有不少高血壓患者自我感覺良好,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直到發生嚴重的“靶器官”損傷(腦中風、心肌梗死、高血壓性腎病等)才到醫院就診。
參考值: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
專家提示:
非藥物治療措施是治療“準高血壓”患者的基礎療法,目前研究證明,有效的非藥物療法有控制體重(BMI保持在20-24);限鹽攝入,每天食鹽量控制在6克以下:戒煙限酒;避免情緒波動,保持樂觀心態,合理運動。
如果連續3日測得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對于早期、輕癥的高血壓患者首先采用改變生活方式治療,3個月后治療效果不佳,則應加用抗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體檢重點4:血尿酸
現狀:血尿酸高容易患痛風,同時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男性靜坐的生活方式以及進食高嘌呤的食物,如肉類、動物內臟、濃肉湯等,以及飲酒(啤酒、白酒)均可促使體內血尿酸增加。
參考值: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7mg/al為異常。
專家提示:
如發現高尿酸癥,飲食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嚴格控制肉類、海鮮和動物內臟等食物的攝入。
女人身體“盤點”重點
如今,職場女人常常被要求和男人一樣能干,同時還要面對家務、生育等方面的問題,壓力之大使得健康狀況堪憂。據統計,許多單位的女員工體檢中發現,乳腺增生的比例很高,其次就是子宮肌瘤;再就是宮頸炎。此外,女人除了身體生理上容易“亮紅燈”,心理上也容易出現問題,抑郁癥是困擾職業女性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體檢重點1:乳腺增生
現狀:乳腺增生是職業女性體檢中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一般來說,患乳腺增生的女性多數沒有不適癥狀,但35歲以上癥狀會比較明顯,比如有乳痛、腫塊等。乳腺增生多發,與情緒緊張、壓力太大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
專家提示:
平時要盡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避免過度勞累,適當參加體育活動。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或乳頭溢液等現象應及時求醫。
●體檢重點2:子宮肌瘤
現狀:據統計,在30~50歲女性中,約有20%~30%的人患有子宮肌瘤。80%的子宮肌瘤發生在育齡期,可能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有著密切關系。
專家提示:
如果肌瘤小且無癥狀,對身體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通常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的患者。子宮肌瘤患者最大的問題是心理問題,總擔心肌瘤會繼續生長和惡變。其實,堅持定期隨訪即可,在隨訪期間若發現肌瘤增大或者癥狀明顯再考慮進一步治療。
●體檢重點3:宮頸炎
現狀有統計顯示,一些醫院婦科門診中超過60%以上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炎。專家認為,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或缺乏雌激素,陰道和宮頸的局部抗感染能力差,性生活頻繁等因素,均容易引起慢性宮頸炎。
專家提示:
每年應做婦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宮頸炎。40歲以下年輕女性,若有宮頸疾病高危因素,如過早過頻的性生活、多產或多次人工流產更應注意定期婦檢,40歲以上婦女,每年應做宮頸刮片等檢查,早期篩查宮頸癌的癌前病變。
●體檢重點4:心理
現狀職業女性多數要強,當工作不被上級或者同事認可時,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一旦受到指責時,往往會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更容易產生心理情緒問題。此外,女性月經周期的生理反應、孕產期都會對其情緒產生影響。有些醫院的心理科每天有近200人的門診量,其中一半以上是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的患者,男女比例為1:2。
專家提示:
女性不僅要關注身體的異常信號,也要關注心理健康。出現情緒低落、能力下降、疲乏超過2周時間,就要去醫院精神心理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