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天氣預報人人都關注,因為天氣的變化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近幾年,天氣預報里面,除了刮風下雨、陰晴冷暖以外,還加入了大量的氣象指數,如晨練指數、穿衣指數、空氣污染指數、紫外線指數、感冒指數和人體舒適度指數等等。
污染指數 PM2.5超標 清晨傍晚不宜鍛煉
很多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方法和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單純的改變生活方式是不能解決慢阻肺的問題。人的肺是要呼吸的,呼吸就要有空氣,就算你的生活方式再好,就算你不抽煙,但是為什么還是得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中國有40%是不抽煙的慢阻肺病人,比國外高很多,就是因為環境污染。與PM10相比,PM2.5污染物顆粒更為細小,其直徑相當于人類頭發1/20,能直接吸入人體的肺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尤其是會影響青少年的肺部發育,以及使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進一步加劇。
這些微小的顆粒通常來源于汽車尾氣和工業污染,由此產生的一氧化碳、臭氧等物質,在紫外線照射下形成直徑較小的PM2.5顆粒,使天空呈現“灰霾”。香港有研究表明,凡是在灰霾天,呼吸科門診的病人數就會增加,大氣污染指數PM10每增加10個微克,到醫院看病的病人,特別是呼吸系統就會增加3%~5%。由此可見,說PM2.5與健康是直接相關的。
公布PM2.5數據,有助于指導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尤其是那些患有慢阻肺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比如對于那些喜歡在清晨或者傍晚鍛煉的老年人,如果根據PM10公布的標準,很多人都會以為空氣質量挺好的。但如果公布PM2.5數據,那么當數據超標的時候,就可以提醒這些人,今天天氣不太好,尤其是清晨和傍晚的時候,空氣中有害微粒的濃度最高,不適宜鍛煉。此外,學校也可以由此改變學生戶外活動的安排。
溫度 晝夜溫差大 要防心梗和腦卒中
在每日的天氣預報中,溫度的數值通常有兩個一個是最低溫度,一個是最高溫度。對于這兩個數字,大家可得留神了,因為一旦它們之間的差距比較大,就有可能對一些慢性病人的健康構成威脅。例如初冬的天氣,很多地方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間常常可以相差10℃多度。早上起來時冷得像冬天,中午外出時還感到熱,傍晚及入夜,又開始覺得冷。氣溫的變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造成血壓劇烈波動,從而引發心血管急性事件,例如腦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忽冷忽熱的天氣里要留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心血管患者及其家屬必做的功課是,在預報氣溫將要驟降時,密切關注患者血壓的變化,即測量血壓的頻率要從一個月一次增加至一天兩至三次,測量血壓的時間分別為服藥前(一般是早上)、服藥4-6小時后及睡前。
第二,如有血壓波動或者心前區不適頻率較以往增加,盡早到醫院隨診,由醫生進行評估,調整用藥量。
第三,氣溫下降或氣溫波動劇烈的季節,本身可以誘發血壓升高及心血管疾病加重,而同時,天氣轉冷,導致人食欲大增,這是另一個誘發血壓升高及心血管疾病加重的因素。因此,人類不能逆轉大自然的氣候,卻應該有毅力控制好飲食,做到“少油少鹽多運動”。
第四,有經驗的心血管專科醫生會在秋冬季節給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用“冬季套餐”的藥物,加強血壓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同時患者要常備貼身藥物如“救心丹”或“硝酸甘油”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急救藥物要在發作期應用,且應該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在發作期之間(即不發作的時候),應該服用預防發作的藥物,即長期的口服心血管藥物。
過敏指數 七成哮喘發作與過敏有關
過敏指數為“易發”,就是提醒易過敏人群在此天氣條件應減少外出,外出宜穿長衣長褲并佩戴好眼鏡和口罩,外出歸來時及時清潔手和口鼻。臨床統計資料表明,約七成哮喘與過敏有關,因此,進入了哮喘的高發季節,有病史者要特別警惕半夜和早上起床這兩個時間段,因為此時受冷空氣刺激特別容易舊病復發。此外,受氣壓偏低、氣候反復等因素影響,過敏性咽炎、鼻炎患者也會出現增多趨勢。拋開一些花粉、螨蟲過敏原不說,光冷空氣這一項誘因就可能擁有1/3~1/4的患者群。
隨著氣候逐漸轉冷,容易受冷空氣影響的人群最好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避免口鼻直接暴露在寒冷空氣下,早晚外出時如果遇到冷風侵襲,可借助口罩,圍巾,高領衣服等保護咽喉口鼻。
穿衣指數 一個“暖”字到底該穿啥?
穿衣指標比較特殊,它最多拿來參考,不能真的照著它穿。秋末冬初時節,一天當中溫差可達十幾攝氏度,早晚風大寒冷,中午則暖洋洋,免疫力較差的老人小孩得根據個人體質、對寒熱的感受來具體搭配穿衣,不能盲目遵循指南。
防曬指數 冬天出門也要涂防曬霜
還有一項即使在冬天也非常重要的環境指標就是紫外線指數。紫外線指數是指,當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時(一般是在中午前后,即從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的時間段里),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可能損傷程度。紫外線指數變化范圍用0~15的數字來表示,通常,夜間的紫外線指數為0,熱帶,高原地區,晴天時的紫外線指數為15。當紫外線指數愈高時,表示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紅斑損傷程度愈加劇。同樣,紫外線指數愈高,在相同的時間段里對皮膚的傷害也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