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本刊“公務機諸侯風起云涌”系列報道引發的討論持續升溫。不僅在業界,更引起民航局相關部門的關注。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公務機行業的發展思路、模式等方面的探討和爭論,為通航主管部門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素材,值得關注和重視,應該繼續深化這種討論。
為此,本期推出后續報道,邀請南山、東海、新通商3家公務機公司負責人撰文,討論地方公務機公司的競爭優勢、發展路徑和模式選擇,相信將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思想碰撞和智慧火化。
地方公務機企業也能成為“巨人”
隨著國內各地紛紛成立公務機公司,國內公務機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最終將向國外成熟市場看齊,但會因為國內的市場環境、條件變化而選擇自己的方向,而公務機公司的數量最終是由市場決定。
地方性公務機公司通過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同樣可以成長為主流公務機公司。安全運營是公務機公司的首要任務,南山公務機機隊是目前作為國內最為年輕和豪華的機隊,幾乎全部是全新飛機,而且均為高端機型,南山從世界各地招募了一批最優秀的飛行、運行和維護維修人才。飛行員以1萬多小時的飛行經歷和豐富的專機飛行經驗全力保障乘客出行;運行人員均擁有十多年的公務機運行經驗;南山的機務人員均是來自航空領域的佼佼者,工程維護維修能力毋庸置疑。他們的加入讓我們更有信心去實踐“安全、專業、高效、便捷”的品牌承諾,打造具有南山特色的中國公務航空企業。南山的軟硬件措施足以保障公務機的安全運營。
南山也在思索如何在航空產業鏈上走出自已的路徑,準備近三年使機隊規模達到10架左右,到2020年,南山公務航空機隊規模計劃達到20架左右,圍繞公務機的上下游產業逐步建立,將依次開展南山航空學院(教育、培訓)、公務機管理服務(咨詢、托管)、MRO(飛機維修、翻修)、FBO(公務機候機樓)、支線航空(公共運輸)等產業,與南山集團正在投資建設的航空材料制造業一起形成相對完整的航空產業鏈。
公務機對南山的整個航空產業來說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南山也在邊實踐邊探索如何在公務機和通航產業鏈上延伸和做強,尤其是借鑒國外優秀公司的運營和服務經驗:南山擬與美國某公司在飛機托管、維護維修、內裝飾等方面進行實質合作,通過與有經驗的企業合作,實現自身的“小步快跑”。
在公務機市場發展過程中,南山也在積極研究市場規律,比如今年將引進另一架全新的灣流450和一架灣流550加盟,以及頂級公務機BBJ,將陸續到位7架飛機。但如果市場證明飛機托管業務盈利能力強,南山將通過托管業務的壯大逐步降低成本,形成一個與客戶雙盈的合作、發展模式,南山公務航空將根據市場變化也不斷調整自有飛機和托管飛機的比例。
未來南山會以煙臺為主營業基地,逐步建立北京、上海、深圳為基地進行飛機運營,飛行范圍將覆蓋世界五大洲。南山將根據客戶需求首先在一線城市建設運營基地來降低運營成本和減少調機費用,目前國內公務機的消費群體已經由前期的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擴展到國內企業和民營企業。按行業看,房地產、能源投資、商業銀行、重工制造、文化傳播、醫藥行業等領域內的大型企業是國內公務機市場的主要客戶,而這些客戶的重點分布和地域性是南山客戶群的重要依托。
我此前曾參與過山東航空旗下彩虹公務機公司的籌建運營,從當時的市場情況看,彩虹公務機在行業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在國際同行得到了一致認可,這表明在十年前公務機就有著較好的市場。象金鹿這樣的大型公務機公司從小到大成為國內最大的公務機公司,仍在不斷引進公務機,只能說明中國的公務機市場有這樣大的需求。
我不贊成現在個別企業和投資人購買一架公務機后就想成立公務機公司的做法,因為公務機公司的運營需要專業的飛行和技術保障團隊來保證安全和有效運營,是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的一個行業。最后,我建議,對公務機及通航產業,國家在政策上還應該加大支持力度,公務機行業的運營成本和相關稅負擔目前還比較大,而在收益率上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