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歲的桂千理是個持日本護照的上海少女,目前在英國皇家芭蕾學校(世界三大芭蕾學校之一)留學;與她年齡相仿的上海女孩張爽爽和莊子嫣分別在美國和英國讀高中。每年暑假,三位姑娘不約而同飛回上海,在古北新區美麗華商務中心三樓的金寶龍芭蕾教室相聚,和還住在上海但說不定哪天就要回到異國故鄉的各國女孩,或是即將踏上留學路的中國女孩們一起上芭蕾課。
陸穎老師張開雙臂歡迎她們,跟她們聊起下一屆的發布會,邀請她們屆時參加舞劇的表演。每年10月或者12月份的發布會是金寶龍13年以來的傳統。
1999年金寶龍芭蕾教室創辦的次年,陸老師就已經帶著37個學生,在長寧區藝術中心舉辦發布會了。這間芭蕾教室非常低調,從不宣傳,但就靠著家長們的口口相傳,如今已經有1000多名學生在冊,發布會更搬至上海音樂廳和上海大劇院。2011年12月17至18日,600多名兒童和少女(加上兩個搶眼的小男生)連續兩個下午在歷史悠久的上海音樂廳,演出了“睡美人”、“唐吉坷德”、“仙女們”等經典舞劇,舞美、燈光、音樂、服裝全是專業制作。
陸穎老師已經在籌備2013年“的15周年紀念發布會”,她甚至已經預約了上海大劇院的場地,并初步選定了“天鵝湖”的劇目。與10周年紀念演出同樣,小演員們將與上海芭蕾舞團的專業團隊合作,享受一個真正的演繹“天鵝湖”全劇的藝術過程。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和她的團隊將忙碌地編舞、挑選音樂、組織排練、租借舞臺背景和道具、定制服裝,還要安排錄像、票務、拍照等繁瑣的事宜。
著名舞蹈家、中國舞蹈界最高榮譽“戲劇梅花獎”得主(惟一獲得此榮譽的男性)、芭蕾教室的創辦人金寶龍,仍然擔任藝術總監的角色。在演出的前一晚,他會不眠不休地守在劇場,確保燈光音樂舞美盡善盡美。
走上專業道路的桂千里其實是個特例,大多數在金寶龍教室跳舞的女孩將不會以芭蕾為職業。一間業余芭蕾教室,真的有必要做這么大型、專業、完美、耗費無數時間精力的發布會嗎?陸穎說,那是當然!“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他們努力了,參與了,應該獲得無數的掌聲和贊美?!?/p>
家長們都很支持每年的發布會,出錢出力。節目單是中英日三種語言的,英文部分由家長撰寫。家長志愿者還承擔彩排協助和表演當天的劇務工作,如在后臺照顧孩子,在劇場發送節目單等。
從金寶龍、陸穎到十幾位中日老師,都為發布會傾盡全力,辛苦并幸福著。
如果對金寶龍和陸穎的背景稍有了解,就會明白這間芭蕾教室為什么與眾不同?!拔覀儗ι畹囊蠛芎唵?,但是對舞蹈的要求很高,”陸穎說,“尤其是金寶龍,他是張國榮式的藝人,處女座,追求完美。”
畢業于上海舞蹈學校的金寶龍因演出過具有歷史代表意義的《友愛》、《?!?、《十面埋伏》和《醉劍》一舉成名。在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他出演《天鵝湖》、《吉賽爾》、《睡美人》、《羅密歐與朱麗葉》、《葛蓓利亞》、《胡桃夾子》、《唐#8226;吉可德》等著名舞劇,為松山的世界一流舞團地位立下汗馬功勞,并獲得日本國際藝術家獎。1993年起他擔任香港舞蹈團首席舞員,成為中國舞劇界最重要的男性藝術家。陸穎除了追隨丈夫,擔任松山芭蕾舞團和香港芭蕾舞團的主要演員,又多了一段在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Royal Academy of Dance, RAD)學習的經歷。
他們的國際經歷和視角體現在金寶龍教室運作的點點滴滴。3歲的小朋友就開始來跳芭蕾,因此老師們是以故事和情景的方式對她們進行收腹、吸腿的啟蒙,如頂皇冠、鑰匙開門、郵筒寄信之類。這是秉承英皇重節奏、舞蹈感、身體表達和空間想象力的理念。發布會的節目單上,每個參加演出的孩子都有大頭照和名字。劇場的字幕中,也出現每一幕的演員名單。只要努力了,就給你一個大放異彩的舞臺。同時,作為曾經海納百川的優秀演員,金寶龍和陸穎也有足夠的自信。他們認為,英皇百年傳統深厚,教學非常系統;日本鼓勵大膽嘗試;而中國歷來追求高規格和技術,何不把中、日、英三者最優勢的地方相結合,做出上海的特色呢?
來跳芭蕾的每個孩子都有一本印制精美的個人手冊,校歷和活動時間表隨時可查。為了鼓勵孩子們能夠堅持,每次出勤都會獲得一張漂亮的粘紙。積累到一定數量就可換取禮物。在每年的發布會上,陸老師也會給堅持不懈的學生們發表彰證書和獎金。這一套系統,就說不清是哪個流派的模式了。
金寶龍是一間只可能出現在上海的芭蕾教室,它伴隨著上海國際社區的成熟而演變。金寶龍的誕生有許多偶然性。陸穎說,當年她在香港跳舞,拿公務員的待遇,輕松富足,從沒有人從那個位置上辭職。可是她惦記在上海的兩個女兒金倩而和金穎而,終于下決定回歸。上海女人經濟獨立的觀念根深蒂固,于是她開始經營芭蕾學校。對于這一段命運的安排,陸穎覺得很滿足。如今,倩而和穎而成長為善良可人的窈窕少女,更在潛移默化中愛上了芭蕾。尤其是大女兒倩而,以媽媽編的一段群舞參加香港超新星芭蕾比賽,一下子得了第一名。從此對芭蕾熱情高漲,在發布會上跳紫丁香變奏,驚艷舞臺。
倩而和穎而就讀于上海中學國際部。跟她們類似,金寶龍的其他孩子,也是在上海悄悄出現的第一批世界公民。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尤其以日本和東南亞居多,當然也不乏金發碧眼的西方人。因為他們的父母在上海工作,上海必將成為他們國際經歷中重要的一片底色。這樣看來,金寶龍應運而生也是必然,因為小小世界公民需要一個多元化的成長環境。10歲的Madeleine來自法國,在金寶龍跳了6年,她已經去過52個國家。而本地的孩子,如果上了小學以后還留在金寶龍,將來也是無一例外會去海外留學的。對她們而言,芭蕾是超越國界的語言。無論將來走到哪里,只要換上芭蕾舞衣翩翩起舞,她們和觀者之間,就不再有任何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