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賈老漢有一子兩女三個孩子,都已經成家另過。賈老漢的老伴兒去世以后,自己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生活沒有人照顧。賈老漢留有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三個子女約定由兒子賈某負責照顧老人的生活,老人去世以后,房產歸賈某所有,三人簽訂了書面協議一份。協議簽訂以后,賈某搬進老人的住處,照顧老人的生活。一年后,賈老漢去世。但是,兄妹三人卻對該房產發生爭執,賈某主張按照協議約定,該房產歸自己所有。賈老漢的兩個女兒主張協議無效,理由是當時簽訂協議時老人尚在,三個子女均無權處分該房產,協議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權益,應該是無效協議,該房產應按法定繼承處理。由于意見不統一,三人遂訴至法院。
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被繼承人去世后,如果沒有遺囑或者遺贈協議,其遺產應在繼承人之間按照法定繼承進行合理分配。但本案的特殊性在于,賈老漢的三個子女在賈老漢在世時,為了對老人的生活作出合理的照顧和安排,對當時屬于賈老漢房產的最終歸屬作了約定,協議是否有效將關系到賈某能否取得房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這三個成年子女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訂立協議的行為能力。該協議是他們真實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況,形式符合法律規定。在協議簽訂后照顧老人期間,賈老漢作為房屋權利人,并未對子女協議處理其房產的行為提出異議,應視為賈老漢對此行為的默認。參與簽訂協議的是兄妹三人,而在房屋權利人一直沒有異議的情況下,協議參與人主張當時自己所簽的協議無效,顯然不能成立。本協議也可以從另一方面理解,自從簽訂之后,也就是說兩個女兒以書面的形式放棄了對該房產的繼承權,但是附屬條件是賈某需要照顧賈老漢的生活。既然賈某履行了協議約定的義務,該協議已經生效,兩個女兒自然不應該對該房產的繼承問題發生爭執。最終,法院判決駁回賈老漢的兩個女兒要求按照法定繼承分割房產的訴訟請求。
(王衛東 李廣杰 漯河市召陵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