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現有在崗大學生村官172名,其中中共黨員132人。為了使這支隊伍更好地融入基層、融入群眾,在新農村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建功立業,近年來,崇左市委組織部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努力拓寬服務平臺,確保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
因村制宜,科學定崗,讓大學生村官“下得去”
崇左市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安排大學生到村任職,并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讓大學生村官真正“下得去”。
一是按回原籍原則安排工作。為了使大學生“村官”更容易在農村扎根,更方便培養進入村“兩委”班子,崇左市在安排大學生村官任職時,盡可能按照戶口歸屬地安排大學生回本鄉、本村任職,解決大學生村官對村情民意不熟悉的問題和方言溝通等方面的障礙,使大學生村官能夠更好更快地投入工作。據統計,崇左目前在崗的172名大學生村官中,回本縣工作的有122名,其中回本鄉鎮工作的83名,回本村工作的有4名。
二是根據個人特點落實崗位。根據每個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性格特點等情況,結合各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工和崗位設置。在初始任職上,選聘的高校畢業生是中共正式黨員的,一般安排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職務;是中共預備黨員或非中共黨員的,一般安排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目前,全市共有59名大學生村官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99名大學生村官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
三是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為了使大學生村官盡快到村開展工作,各縣(市、區)黨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將大學生村官送到任職村,并召開村“兩委”工作會議,安排大學生村官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群眾代表見面,彼此熟悉情況。還為大學生村官購置被褥、臉盆等生活用品,對大學生村官辦公設施進行了配套,最大限度地提供舒適工作環境。在食宿方面,安排在人口相對密集、安全有保障的村委會辦公樓、村集體閑置房或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民家中居住,離鄉鎮政府較近的村(社區)則統一在鄉鎮政府安排食宿,解決了大學生村官的后顧之憂,為他們貼近基層、深入群眾提供了方便。
落實待遇,強化服務,讓大學生村官“待得住”
崇左市始終堅持“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的原則,關愛和服務大學生村官,讓大學生村官“待得住”。
一是落實生活補貼。根據中央的有關規定: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補貼比照本地鄉鎮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工資水平確定,中央財政補貼按照西部地區人均每年1.5萬元、中部地區人均每年1萬元、東部地區人均每年0.5萬元的標準撥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財政承擔。同時,中央財政給大學生“村官”按人均2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安置費。近年來,崇左市按照中央、自治區有關規定及時、全額發放大學生“村官”工資和生活補貼、安置費,并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辦理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等福利待遇。
二是建立幫帶機制。崇左市建立了“三對一”的幫帶機制,即由一名縣(市、區)領導、一名鄉(鎮)領導、一名工作經驗豐富能力強的鄉鎮干部與一名大學生村官結成聯系對子。縣(市、區)、鄉(鎮)領導通過不定期到村看望大學生村官,談心交心,主動了解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動態,加強教育和引導,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其工作、生活中的困難,使大學生村官安心工作。同時,安排能力強的鄉鎮干部從工作方法上對大學生村官進行指導,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村官融入班子,融入群眾,增強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三是提升服務質量。堅持定期不定期召開懇談會,聽取大學生村官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問題。2008年以來,崇左市各縣(市、區)先后召開20次懇談會,19次座談會,收集到意見和建議503條,解決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上的難題363件。加強對大學生村官辭職、解除合同、調整、流失等變動管理,及時更新和維護大學生村官基本情況數據庫。建立大學生村官Q群,加強與大學生村官的溝通交流,及時調整管理服務的內容,提高管理服務的質量。在崗的172名大學生“村官”大部分都已加入Q群,絕大多數還開通了個人空間,上傳各類工作經驗、心得體會文章300余篇。此外,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辦法,推進大學生村官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多重培育,搭建平臺,讓大學生村官“干得好”
崇左市強化培訓教育,搭建平臺,確保大學生村官有能力干事和干得成事。
一是強化教育培訓。在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前,開展崗前培訓,使他們盡快進入角色。把大學生村官培訓納入全市黨員干部年度培訓計劃和規劃,依托黨校、遠程教育平臺等,對大學生村官開展各類培訓,重點講解“三農”方針政策、傳授農村工作經驗,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增強大學生村官做好基層工作、帶領群眾創業致富的本領。近三年來,各縣(市、區)針對大學生村官共舉辦培訓班62期。
二是多崗位鍛煉。結合大學生村官的能力特長,采取 “壓擔子”、“擇崗跟班”、崗位交流等不同方式,堅持把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大學生村官適當安排到鄉鎮黨政辦、農業服務中心、綜治辦、計生辦等部門跟班實踐,以進一步增強他們開展基層工作的能力。據統計,全市共安排132名大學生村官到鄉鎮不同崗位跟班學習,172名擔任村級具體職務,85名崗位交流鍛煉,基本上做到每人輪職、輪練一遍,確保他們得到全方位的學習、鍛煉,為他們的成長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三是搭建干事平臺。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讓大學生村官全面參與村級各項工作特別是重大村務的民主決策,在實踐中發展經濟、服務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扶綏縣中東鎮三哨村大學生村官郭克干積極協助南哨屯等4個屯做好屯道硬化建設資金補助的申請和施工監督工作,共硬化屯道7公里,解決了5000多名群眾行路難問題。通過申請資助和自籌資金等方式,郭克干完成了舊城屯等3個點的人飲改造工程,進一步滿足了6000名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還鼓勵和引導村民發展特色養殖業,使全村龜鱉養殖戶發展至1000多戶,產值1000多萬元。
疏通渠道,有序引導,讓大學生村官“流得動”
為推動大學生村官的成長,崇左市不斷疏通渠道,引導在崗在任的大學生村官有序流動,實現理想抱負。
一是引導進入村“兩委”班子。2011年是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年,崇左市因勢利導,發揮大學生村官高學歷、高素質和年輕等優勢,在充分尊重民意,嚴格選舉程序的基礎上,鼓勵支持優秀大學生村官積極參選村“兩委”班子崗位,著力解決村級組織后繼乏人問題。在2011年的村級換屆選舉中,大學生村官通過選舉進入村“兩委”班子擔任職務的有19人,其中,2010年女大學生村官甘仙鳳當選為扶綏縣渠舊鎮馱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9名大學生村官當選村(社區)黨支部副書記,4名大學生村官當選村(居)委會副主任,5名大學生村官當選村(社區)“兩委”委員。
二是鼓勵報考公務員職位等。鼓勵大學生村官參加各級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以及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等招聘。幾年來,全市共有38名大學生村官考取公務員或企事業單位,其中22名考錄為公務員(選調生),11名考錄為事業單位人員,進入企業工作的5名(4名考上郵政儲蓄銀行)。積極引導富有鉆研能力的大學生村官繼續學習深造,如推薦大新縣寶圩鄉寶西村陸華平等一批大學生村官報考中國農業大學2011年招收在職大學生村官攻讀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考試等。
三是扶持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認真落實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村官發揮自身優勢和專業特長,立足農村實際自主創業。對有創業意愿、創業能力、創業優勢的大學生“村官”,從政策、資金、培訓、服務等方面給予傾斜,在優惠貸款、創業培訓、跟蹤輔導等方面提供有利條件,為大學生村官更好地鍛煉成長和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作者單位:中共廣西崇左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