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貝爾429直升機
獲得了中國民航局的型號認證。
由于生產這架直升機的貝爾公司
曾為多國軍方生產直升機,
貝爾公司之前一直禁止向
中國出售,
因此首架貝爾429交付
中國企業更具意義。
花絮:當地通航機場如同臨街小店
第一次到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通航機場給曹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個規模非常震撼。”位于蒙特利爾郊區的通航機場,機場中密密麻麻的小俱樂部,俱樂部外就是停機坪,“就像北京的沿街小店一樣。”而俱樂部的經營范圍也相當的廣泛,租機、體驗、娛樂還有短途運輸等多種多樣。
由于好奇,曹威走進了一家俱樂部,得知海南航空和東方航空的30多名中國飛行員正在那家俱樂部訓練,“那個航校其實非常小,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龐大,就相當于一個酒吧。”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酒吧似的航校竟是得到中國民航局認可的CAAC海外航校。
曹魏說,大概每一個俱樂部都擁有10多架飛機,如此多的俱樂部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場面十分震撼。
盡管機場的規模大,但停靠的飛機并不怎么樣。相比之下,中國人目前的購機理念就是購買最好最大的。而在那里,人們只是因為喜歡飛機才玩飛機,入門的門檻也相對較低。“人們因為愛好聚集到一起,因此也就無怪乎飛機的破舊了,我覺得那里有種飛行文化在,這也是目前中國欠缺的。”曹威說。
行程緊張
在做出接機決定時,曹威只有兩天的準備時間,然而對于一個正式的交接儀式,這樣的準備時間顯然十分倉促,加上緊張的行程安排、對貝爾429的未知,臨行前曹威在微博中大倒苦水,“我的痛苦之旅開始了”。
經過19個小時的飛行,3月14日,曹威到達此行的目的地蒙特利爾。“到那已經是當地時間凌晨1點半了,廠商安排他們第二天8點參觀貝爾廠房。
第二天剛一出門,曹威的心涼了半截,3月的蒙特利爾此時下起了暴雪,曹威不免有所擔心,“我們在前往工廠的路上一直擔心試飛的問題,很怕這樣的天氣影響飛機的試飛。”然而到了工廠以后曹威得知,這場雪對試飛的貝爾429直升機并沒有影響,有著多年飛行經驗的曹威對此也表現出了驚訝和更濃烈的興趣。
第一印象
貝爾公司特意安排在加拿大的工廠為曹威舉行一場交接儀式,加拿大工廠總裁也親自到場為曹威頒發了有象征意義的鑰匙。
“我之前沒有接觸過這款飛機,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大,4.4米高的飛機在室內展廳顯得格外的大”。如同小孩子喜歡玩具一般,身為飛行狂熱分子的曹威當然也對面前的大玩具有種難以言述的喜愛,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真想趕快上去開一圈。
一直在世界民用直升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貝爾直升機公司推出的貝爾429是雙發渦軸的輕型直升機,在美國輕型直升機的界定是最大起飛重量3175公斤,而貝爾429就正好是3175公斤,所以它可以算是輕型直升機里面最重的,中型直升機里面最輕的,正介乎二者之間的一個機型。雙發4頁螺旋槳的設計充分保證了飛行的穩定性,機身裝有空客公司同樣采用的阿爾法保護平臺,即是通過計算機計算出最大性能,這種技術可以人為地減少非正常操作,在直升機里這套系統是非常少有的。
成功試飛
下午一點,貝爾429直升機終于被推出廠房開始了試飛。天空中的雪花也成為了測試飛行最好的陪襯,由于貝爾429直升機可以在儀表狀態下飛行,所以飄雪的天氣也使得曹威有機會測試了這架飛機的儀表飛行狀態。
“經過商量我坐在了主駕駛的位置上親自試飛。”曹威當天把這架飛機該飛的科目全飛了一遍,比如目視飛行的手動駕駛操作,自動駕駛測試、儀表飛行的著陸系統測試,最低下降高度的測試,直升機的自轉,單發失效等等。“我當時還做了一次儀表著陸,進行了一次阿爾法平臺的最大性能復飛,這些性能只有貝爾429具備,在我飛過的許多直升機里,它的性能太卓越了。”
在結束了空中試飛之后曹威進行對飛機的文件檢查,“一架飛機配了累積有5、6米長的文件系統。我們花了4個小時逐個核對線路圖、零部件、飛行手冊、維護手冊,這些資料比想象中要多得多。”曹威說。
交接儀式完成后這架貝爾429將被運送回國由于機體龐大,在運送中需要先被拆分,再通過波音747運抵。7月份,飛機的零部件將運抵國內進行組裝,飛翔在中國的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