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的萬國工坊,單從櫥窗便能看出其設計的獨具匠心,整個門店用富麗堂皇形容也不為過。萬國工坊的董事長叢國英先生與本刊見面時,身著簡單卻充滿設計感的白色棉質襯衫,一絲不茍的將全部紐扣系滿,做工考究的西褲,加上一塵不染的皮鞋,可見叢國英不僅表達出了一種尊重,而且對自己嚴格要求著裝規范,并成為了一種習慣。

“一個國家的國民形象,往往標志著這個國家的文化程度。得體的著裝會大大提高國家的文明程度。”叢國英說。
以英國為代表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早期經濟比較發達,在物質得到滿足以后,就開始在著裝方面考究起來。很多紳士組織起沙龍來互相交流怎樣吃、怎樣玩、怎樣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規則,一種富人俱樂部式的著裝規則。在一些禮儀場合就成為了被國際組織所接受的一種慣例。叢國英說這就是dress code國際化著裝慣例的來歷。
作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社會角色,每個社會角色都需要一個相對完美的形象。支撐這個形象的除了化妝造型以外,主要是著裝。從形象管理來講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自然屬性,指天生的條件;二是社會角色屬性。
叢國英將這一社會屬性的形象管理與著裝的關系定義為最密切。如社會地位、從事的行業,出入場合的需要等。根據時間、地點和場合,這三要素來決定穿什么類型的服裝,配什么樣的發型和化妝等。服裝不僅僅是指上衣、褲子或者裙子,應該還包括配飾,比如眼鏡、腕表、鞋、領帶等,甚至包括香水的味道都屬于服裝范疇。
西服已經成為中國大部分人出入正式社交場合的主要服裝,然而中國人在西服的著裝方面,很多情況下并不符合國際禮儀標準,普遍存在錯誤符號。不僅是普通消費者,甚至包括很多專業服裝設計師都不了解這個標準。
因此萬國工坊自主開發的知識庫系統《DRESS CODE國際化著裝慣例系統》,就是為中國的專業人士和消費者提供一套這樣完整的體系知識,引導消費者如何在適當場合穿著適宜的服裝而研制的。
“著裝標準可分為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考究、優雅;第二種境界是得體;第三種境界是適當;第四種境界是禁忌。我們最擔心也是最不應該出現的就是禁忌。”叢國英這樣總結。
“在國際著裝慣例中一旦出現禁忌,在國際禮儀上來講就是比較失禮的。你既然不尊重人,那別人自然不會尊重你。著裝不當還可能會出現使你被排斥在這個社交圈子以外,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罷了,這就是 ‘無知者無畏’。但這是很可怕的后果,可怕程度不亞于其他社交方面的尷尬程度。”
要求中國人把服裝穿對的前提是要求企業把服裝做對。由于從業者不懂國際慣例,導致消費者也有誤區,所以中國雖擁有10萬家服裝企業,但無法產生一個國際性服裝品牌。這是一個很可悲的后果。“研究國際化慣例這一課題的意義就在于讓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國際形象,起碼把服裝穿對了。” 叢國英把自己所從事的研究做出了合適的定位。
男亦飄香
當男性堅信使用香水是一種身份和品位的標志時,首先就要把香水用得恰到好處。出入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類型的香水,美容專家仇明來為高端男士指點迷津。
根據香水芳香物質的濃度,香水可分為四種,它們分別是:香精(Parfum)、濃香水(Eau de Parfum)、淡香水(Eau de Toilette)和古龍水(Eau de Cologne)。香水的留香時間長短,會因季節、空間、身體部位及服裝衣料而有所不同,留香期最長的是香精,約有6至8個小時。通常出門前20至30分鐘涂香水,是讓香水散發香氣的最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