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事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石,是提高人口素質、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后代。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大力改善農村學前教育的落后面貌。
近年來,本地區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了一定發展,幼兒園數量增加很快,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人數也有所增長,學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各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城鄉差距逐步擴大,致使農村學前教育畸形發展。農村學前教育還很落后,要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就必須要重視農村學前教育現狀,解決目前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學前教育現狀
1.辦園條件不合理
相關管理單位沒有認真考察規劃辦園環境:(1)農村很多幼兒園選址不合理。(2)幼兒園布局也不合理,有的中心鎮幾十萬人,才一所幼兒園。(3)辦園條件不合格,很多幼兒園就是將一部分家用的、單位陳舊老化的、年久未修的閑置房屋作為教學用房。(4)幼兒園規模不合理,農村幼兒園平均在三個班次,超過五個班次的幼兒園很少。(5)師資條件不合格,由于幼兒園教師待遇低,特別是民辦幼兒教師缺乏基本社會保險,導致優秀幼兒園教師不愿意到農村幼兒園工作。農村大多數幼兒園老師都是招聘的初中、高中畢業生和一些小學退休教師,這樣的辦園條件嚴重制約了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
2.家長對學前教育認識不夠,農村學齡前兒童入園率低
農村孩子的家長文化水平低,對學前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家長認為孩子不上幼兒園沒有關系,幼兒園只不過就是將孩子集中在一起看管,對孩子成長沒有任何影響。農村的家長成天忙于生計,對渴求文化知識的愿望不高,有的家長有送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愿望,但因為一些條件不成熟(如上學路途遙遠、經濟困難)難以實現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愿望,種種原因使農村學齡前兒童入學率很低。
3.學前教育活動“小學化”
很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吸納生源,不顧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提前在學前班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主要表現在:(1)教育教學內容“小學化”。以學拼音、寫字、做數學題為主;有的學前班雖然使用了學前班教育用書,但并不注重以游戲作為幼兒一日活動最基本的形式。(2)室內活動時間與小學上課時間同步,嚴格單調的集體授課,讓幼兒在教室坐的時間多、活動少;統一要求多,自由活動少;說的多,動手少。(3)教育方法偏重灌輸。有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將自己的所知所能灌輸給幼兒,不重視創造幼兒自己獲取知識動手動腦過程、經驗的場所、條件和環境,忽視幼兒教育應該遵循“寓教于樂,寓教于戲”的規律,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也影響了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方向,制約了農村學前教育的科學發展。
二、改善目前學前教育現狀的策略
1.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改善辦園條件
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改善辦園條件。(1)教育主管及相關部門,根據幼兒園辦園環境的基本要求(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沒有污染源、沒有安全隱患的區域)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財政收入、人口的稠密程度)合理規劃幼兒園分布區域:一是縣級市區以居委會為單位、中心鎮以鎮為單位創建一所規模在八個班級以上的公辦幼兒園;二是在鄉村可采取集體辦園的形式,創建一所規模在六個教學班以上的幼兒園,也可在鄉小學附設幾個幼兒班。(2)財政要拿出一部分教育經費作為幼兒園經費,創建幼兒園和添置幼兒園教育教學設備。(3)可以將學前教育市場化、產業化,吸引一部分企業、私人投資創建幼兒園,地方政府給他們適當的優惠條件。(4)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定期對農村幼兒園進行評估,對不合格的幼兒園要責令定期整改,直到達到要求為止,達不到要求的取消辦園資格。
2.加強農村學前教育管理,提高保教質量,確保教師隊伍穩定、教師專業素質強硬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領導和管理,教育主管部門應配備專職幼教干部,設立專門農村幼教管理專業人員,加強農村學前教育管理,形成良好的農村學前教育局面。農村學前教育要發展,就必須有一支穩定的、專業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幼兒園教師待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民辦幼兒教師應該保障其基本的社會保險,工作量、工作業績要與待遇掛鉤,待遇福利不能低于當地居民的平均收入;公辦幼兒教師應該與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平等,納入績效工資考核范圍,可在每月設立教學效果津貼、全勤津貼,這樣可以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從而穩定教師隊伍。
3.提高農村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提高學齡前兒童的入園率
當地主管部門組織,利用當地機關工委機構成立學前教育演講團,組織農村家長講座,創辦家長學校,開辦夜校,建立幼兒教育咨詢站;利用教師資源,定期召開家長會,宣傳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農村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讓家長參與到教育中來,做到家園一致,教育好幼兒。當地政府部門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提高學齡前兒童的入園率。
4.轉變教育觀念,讓農村學前教育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讓幼兒教育工作者、家長、社會參與到轉變幼兒園“小學化”工作中來。一是提高農村教師的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幼兒園教育不僅是要讓孩子儲備知識,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從而開啟孩子智力,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二是各級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可定期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教育規程》對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作出評審。三是要進一步做好宣傳教育,提高家長和社會成員的認識水平,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四是要加強小學入學選拔制度管理,淡化競爭意識,推行素質教育,使農村學前教育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
(作者單位 四川省南部縣柳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