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學校教育體制在進行著重大的改革,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在進行著重大的改革與實踐。課堂出現較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徹底改變了過去老師一味傳授的權威地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特別是我校導學案全面實踐的展開,給予我們很大的震動。老師設計一套引導學生預習和課堂自主學習的方案,使學生借助導學案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達到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目的,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導學案實施初我們將班級學生按4~6人分為一組,全班分成若干組,強調課前預習;上課時學生根據導學案設計若干問題,逐一自答、討論、總結;再根據回答對錯情況給小組打分,各組分數一天一小結,一周一總結,本周分數高的為本周優勝小組等等,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預習和自學能力。但在此僅想談談本人在導學案實踐中的一些感悟。
與傳統的教案相比,原來教案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只有教師本人能夠看見,最多在上課前給學生說說,印象肯定不夠深刻。而在導學案上學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一目了然,在學習時隨時可以回顧目標,學習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與傳統的教學相比,采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到展示解析、拓展延伸等每個步驟都依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編排設計,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任務和要求,即使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在導學稿的“引領”下也可以完成學習的任務,使抽象的學習目標變得具體可感。語文教學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每一個學生都變成了學習的主角,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導學案”幫助學生將新學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形成鏈接,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適當的附著點,以利于學生形成更為牢固的知識體系,還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的方式方法。但俗語說得好:世間萬物皆有利也有弊,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亦然。
因為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在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也限制了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教師極具個性的激情講解在傳統教學中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而使用導學案后,由于過分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種講解是難得一見了,課堂雖不缺乏熱鬧卻總讓人感覺缺少一種激情,一種學生畢生都難以忘記的激情。再則由于導學案強調從預習到練習、作業合一,當堂完成。而學習的任務、方法在導學案上都一目了然,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往往不聽老師的任務安排,以做完導學案上所有的習題為目標,不幫扶差生,不參與課堂討論,為做題而做題。
另外導學案的容量有限,問題都是預設好的,缺少了靈活性。課堂教學的精妙在于藝術性地激發學生的情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產生頓悟,迸發出創造性的思維火花。而導學案大都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就已經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好的,所以在授課中只是按教師預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以導學稿的形式固化起來,其實質背離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這不利于鼓勵學生發現、探究問題。另外導學案對于后進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太理想的,還必須考慮分層次教學,因人而異靈活設計、靈活地運用,任務非常艱巨!
“路漫漫其修遠兮”,針對以上種種的困惑與問題,都有待于在以后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加以改進和提高,使導學案更有實效,同時需要我們付出更為艱辛的勞動!
(作者單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