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要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最終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如何寫好作文進行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寫作;興趣;多寫;廣泛閱讀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它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不要將寫作當做是一種負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使學生樂于寫作,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去探究,主動去觀察。可是,實際上,在寫作方面,我們經常看到和聽到的就是學生不愿意寫,不知道寫些什么,他們對寫作已經有恐懼心理。所以,要想讓學生愿意寫作,讓學生愛上寫作,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作,好的寫作能力意味著什么,讓學生明白寫作并不是為了應付老師,應付作業,寫作能力的高低能夠體現個人的素養,能夠提高交際能力,它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借助寫作學生可以記錄自己的成長經歷,可以抒寫自己心中的秘密,可以寫自己高興的、不高興的,可以寫自己的夢想,更可以寫自己對家人的愛等等。有心理研究表明,當自己心中感覺郁悶或是苦惱的時候,將這些事情寫在紙條上撕掉,心理的壓力和煩悶就會隨之散去,由此可見,寫作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明白寫作的重要性,使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培養學生多寫
有人曾經說過,學會了寫作文,任何苦難都會成就你生命的光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愿意寫,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寫的,即使是寫也是流水作文,學生沒有內容可以寫,導致了他們無話寫。然而,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就必須讓學生多寫多練。
1.自由發揮,不做限制
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由地表述自己想要記錄的事情,首先在教學寫作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對學生的寫作要求、字數、題目、題材等做太多的要求,否則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束縛,即使學生有些寫作的欲望和需要表達的情感,也會因為受到太多的約束,而將自己的想法扼殺在萌芽狀態,然后,再絞盡腦汁地去想老師給的題目應該怎樣寫,應該怎樣表述,字數不夠就將一些無用的話、重復的話寫了一次又一次,久而久之,就算是多練多寫,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得不到提高,而且還會讓學生的寫作興趣下降。所以,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絕對的自由,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描述自己的話題,字數不限,文體不限,這樣學生才不會一直將寫作當做是作業去完成。
2.學生寫周記、日記,教師寫下水文
周記和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寫日記或是周記,學生不愿意寫,不能按時寫,應付差事是定會有的。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下水文的形式,引導學生去寫,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用心體會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使學生逐漸在生活中積累素材,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在第一次讓學生寫周記的時候,我已經預料到學生肯定會不愿意寫,所以,我就準備了一些下水文,讓學生去點評。如:昨天晚上夢見了我兒時的朋友,夢中,我們一起跳皮筋、一起寫作業、一些玩捉迷藏,非常的高興。也許是因為多年不見,夢中已看不清楚她的模樣,加上她離開的時候,我們竟然沒有一張合影。但是那場景卻久久地縈繞于心。其實,多年以后的今天,再見應該是沒有機會了,即使見到也未必能認出來,可是,心中的惦念卻從來沒有消失過,每當講授到朋友的時候,我就會想知道,她現在好嗎?……
簡單的一段下水文,就可以讓學生明白,周記、日記,并不要求你去寫多少字,需要用什么華麗的辭藻去描述,只需要寫出你自己的感受,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可以,因為真實的東西是最美麗的。這樣學生就會愿意學,愿意寫。
3.讓學生改編小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改編不同于重新寫,學生畢竟在年齡上、閱歷上都受到限制,若是讓學生去寫出一篇小故事、小寓言,好像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然而,現階段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對一切事物都存有一種好奇的心理,而且,讓學生改編或是續寫,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使他們在快樂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意識。
例如,在學完“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之后,我讓學生對這則小寓言進行改編,雖然之前學生也對一些文章進行過續寫,但是是以作業的形式進行的,學生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得到發揮,所以,在本節的改寫中,不做任何限制,自由發揮。有學生寫道:一天,烏鴉又在遠處叼回了一塊美味的肉,剛好被饑腸轆轆的狐貍看到,狐貍心想,又有美食了。狐貍又開始對烏鴉花言巧語,可是烏鴉沒有動搖,而是將美食放回了自己的巢穴里,給了自己的孩子。狐貍見沒有機會了,只好再去找食物了。還有學生寫道:第二天,烏鴉又叼回了一塊肉,狡猾的狐貍想著這次烏鴉肯定不會再上當了,也就沒有再哄騙它,誰知烏鴉卻給他分了一些,并告訴烏鴉,我們是鄰居,以后我們和平相處好嗎?……在孩子的世界里真善美是居首要位置的,他們愿意生活在一個和諧安靜的環境中。
學生在改編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肯定,保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學生由不愿寫、不會寫變成有話寫、樂于寫。
三、廣泛閱讀,積累好詞好句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多讀,但是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面有限,要想讓學生能夠寫出好的文章,單靠書本的知識是不夠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閱讀,拓寬閱讀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并且從中吸取寫作養分,生發靈感,掌握寫作技巧,蓄積寫作動力,爭取達到“下筆如有神”的效果。
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如:“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巴金”;“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英國作家薩克雷”等,學生可以在寫良好習慣的重要性的時候,提高學生作文的亮點,還可以積累一些優秀的小故事,給自己的習作以有力的論據。如寫感恩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借助一些有關母愛、父愛的小故事進行論述,讓學生在體會感情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習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還是讓學生多寫多讀,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讓自己在習作過程中變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觀察,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在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中找到寫作的素材,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使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中彰顯個性。
(作者單位 浙江省樂清市樂成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