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弘揚者和推動者,必須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成為新時代的楷模、典范,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整個教育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就必須做到:開放自信,樂于奉獻;攻堅克難,勇于爭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履行教師的神圣職責。修身立德,為人師表;傳承文明,用于創新;終身學習,不斷進步。為全體學生美好未來,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雖然我的教歷不長,但是我深有體會,剛剛踏上講臺的時候,我是滿腔的熱情,一段時間后,那種激情就會慢慢地消退,就會產生一種消極的情緒,整天面對很是讓人頭疼的學生,我花了很長時間的努力還是看不到一點成績,就有點心灰意冷了,甚至想放棄。后來通過多次教育培訓,我體會到了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就需要我們年青一代教師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拋棄,不放棄”,相信有一天也會桃李芬芳的。既然選擇了黨的教育事業,就應該忠誠它。只要我們有“人之一、我之十”的奉獻精神,沒有什么可以難倒我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相信量的積累一定會達到質的飛躍。既然選擇了就應該無怨無悔,愛我所選。既然選擇做紅燭,那就將自己的一生在這里燃燒,放出耀眼的光輝吧。
把貴州教育精神和貴州教師誓詞做我們的精神食糧,作為我們工作的方向標,讓它為我們指引方向吧。
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作為老師首先必須要有愛心。教師的愛心是教書育人的基本,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和幫助的過程中,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愛心就是對學生的尊重、關心、愛護、幫助。只有對學生充滿愛,教師才能夠做到真正地打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動力。一位熱愛和忠誠教育事業、師德高尚的教師,內心必定燃燒著一團愛生的烈火,因而一定將學生看做是自己的全部,學生也會因此而感到內心溫暖,在感情上也會親近老師,在行為上也就更加樂于遵從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對學生的熱愛、了解、嚴格要求都是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的,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的思想和行為,是教師職業道德崇高的體現。
教師要有博愛的胸懷。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博愛學生,愛優等生的同時,也要關注后進生。我們要善于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相信他們有一定的長處,是能教育好的,而用愛的教育是最好的,因為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他們才會有所發展。我記得很清楚,有這樣一個學生,他現在上高中了,每次遇到我都要聊聊,他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老師當初沒有嫌棄我,給了我表現自己的機會,給了我學習的動力,你可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嗎?我想,反正我的成績不好,又調皮,老師你一定很恨我,在老師的眼中我不是個好學生,放棄吧,不學了。幸好遇到你,是你的愛,記得那次我寫了篇作文,你在班上讀給同學們聽,還夸獎我寫得好,當時我真的好高興,鼓勵我繼續努力,那一刻我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以后你還經常讓我參加學校的各種競賽,我告訴自己,我要好好地學習,也改變了我對你的看法,老師是愛我的。從那以后我就好好地學習了,我終于看到我的成績在慢慢地進步。聽完他的話,我笑了。
春風化雨暖心田,其實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的愛,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能夠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老師愛的春雨才會溫暖學生求知的心田。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很好地溝通感情,才能為學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才能為學生所接受,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動力。
(作者單位 貴州省織金縣實興鄉干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