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對學生來說是一件頭痛的事,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更加艱難。然而,學生為什么一寫作文就頭痛?我們應如何做才能不讓他們頭痛呢?就這兩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小學生作文所遇到的問題
語文是一門深奧的學科,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由于剛接觸這門學科不久,他們在寫作時往往會出現這個或那個錯誤。
1.離題千里
離題是小學生作文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如果給出一個標題他們覺得無話可說時,最容易出現離題。先寫的“東”,不久就轉移話題寫“西”了,之后就越扯越遠了。
2.語句不通順,呈現口語化
語句不通順,過于口語化是小學生作文的又一問題。因為平時積累的詞匯不夠,也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的好詞句,故而使得整篇文章總是這么幾句話。另外,因受地方方言的影響,作文口語化趨勢很嚴重。
3.條理不清晰,主次不分明
除了以上兩大問題外,小學生作文的第三大問題是文章條理不清晰,主次不分明,最后出現了主題不突出的毛病。
4.觀察不細致,描寫不深入
有些學生不善于觀察,對所寫事物不了解,所以對寫作胡亂應付。
二、小學生怎樣寫好作文
以上是對小學生作文存在問題的幾點小結。那么,小學生要怎樣改變以上現象,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激發寫作興趣,多讀多寫
多讀多寫非常重要,最好是激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愛好,這比被動地去讀、去寫更有益。
2.平時多積累,學以致用
小學階段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要大量閱讀課外讀本,從別人的作品中積累好的詞語、句子以及良好的寫作方法,且能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去。
3.堅持寫日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堅持寫日記對學生的寫作大有好處。寫一寫他們每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或貼近生活的小事,逐漸他們就不會認為寫作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
4.多觀察身邊的事物,遇事寫事
其實,孩子也會像大人一樣有感而發,多觀察身邊的事物,把想到的和看到的有條理地說出來,盡量用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于認識和經驗,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敝挥刑岣邔W生對寫作的認識和豐富寫作的經驗,才能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和發展。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康市鏡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