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成于思。好的構思會使作文出彩,令人耳目一新。讓小學生學會構思,要從聯想開始,從模仿入門,從題眼抓起。孩子們學會構思,寫作文就有了方法,這樣寫出來的習作才會鮮活動人。
關鍵詞:小學;作文;構思;掌握
俗話說,文成于思。學會構思是學會作文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說,構思為作文搭起了“架子”。而構思是小學生進入作文的一個最大困難,構思的靈感往往藏于人思維的深層中,別說小學生了,就連教師來說,也是不易捉摸的。所以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則會適得其反。最基本的方法是讓學生想想作文怎樣開頭、怎樣發展、怎樣結尾,引導學生回憶、再現作文所需要的人和事。當然,好的構思會使作文出彩,令人耳目一新,所以讓小學生初步掌握一些構思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引導構思,從聯想開始
聯想是小孩子在作文構思中經常要用到的一種心理活動。心理學指出,聯想能使人從一件事想到與這件事有關聯的多件事。聯想使小學生的構思擴大了范圍,作文內容自然豐富了,文章的感染力得到了加強。在實際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充分發揮聯想在構思中的作用,為小學生作文搜集大量的材料,以便于選用,進一步開拓孩子們的思路。
比如,在指導小學生“寫一種動物”的習作訓練時,小動物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所接觸的小動物有很多,然而當老師讓他們動筆時,他們卻不知道應該寫哪一種動物,因此他們對作文就會盲目無從下筆。這時候,我們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小學生聯想構思。先讓每個學生都來談談自己接觸過哪些小動物,這個問題很簡單,小學生都會參與談話,暢所欲言。當孩子們談得起勁時,教師可繼而提問:“那你們能說說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嗎?”當孩子們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時,再進一步提問:“你能把你所喜歡的小動物向大家介紹一下嗎?”當然,小孩子們的介紹是不完整的,讓他們初略寫下所聯想到的,然后布置他們放學以后回家仔細觀察自己所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及生活習性,對自己的聯想內容進行“筆對”。這樣通過課堂聯想與課的觀察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學會作文構思與現實的聯系,習作內容才不會空洞。
二、范文引領,從模仿入門
讓孩子們產生聯想,并通過觀察得來的資料,還不等于就能寫出好文章,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我們常說“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征,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小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
比如,在訓練寫景的習作時,我們可以借鑒《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習作范文。這篇課文結構簡單: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于學生掌握。
再如,在訓練寫人的習作時,也可以借引《愛迪生》這篇文章,首先簡介典型事例來塑造人,先寫外表、性格,最后贊美品質,點明中心。
三、審清題意,從題眼抓起
教師在指導小學生作文構思時,要讓學生千萬不要看到題目就動筆寫。因為你沒有明白題意,沒有怎么寫的思路,心里沒數,當然會寫不下去。那應怎么辦呢?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題目都不清楚,那太盲目了,當然寫不好。因此,要引導學生讀懂題目,理解意思,這樣才能選好材料,謀劃布局。
比如,在寫《一個刻苦學習的人》這個題目時,要讓小學生看仔細,引導學生認清這個題目中共有“一個”(表示數量)、“刻苦”(肯鉆研)、“學習的”(指明范圍)、“人”要寫的是人物等四個詞。其中“刻苦”最主要,說明“學習”的特點和程度,那“刻苦”就是“題眼”。我們要引導小學生進行構思:這個題目要求我們寫的是“刻苦學習的”“一個人”,也就是誰?怎樣刻苦學習的?這樣作文構思起來,才會有針對性,才不會離題。
四、確定順序,從提綱布局
題目審清了,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接下來就要構思“怎樣寫”的問題了。怎樣寫,就是順序的問題: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很明顯,我們要列出“寫作提綱”,謀篇布局。有了這個提綱思路,寫起作文來,就會做到心中有數了。寫完上段,就會按列出的提綱,去寫下一段。
那么,怎樣列提綱呢?可以引導學生把它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寫什么?二是怎樣寫?在“怎樣寫”,先說明“用什么順序寫”也就是“順敘”、概括具體、總分總等,接著說“可以分成幾大段”?每一段可以用一句簡潔的話作為“段意”,還要確定哪段是重點段等等。
總而言之,構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是學習謀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指導小學生作文,從構思開始,讓孩子們學會構思,寫作文就有章可循了,這樣寫出來的習作才會有血有肉,鮮活動人。
參考文獻:
[1]伍新春.小學四年級學生寫作構思技能培養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1(01).
[2]周泓.小學生寫作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
[3]周泓,張慶林.近二十年國內寫作心理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3(04).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涂嶺溪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