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拼音都是由一個個字母組成的,沒有生動的畫面和故事,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抽象枯燥的世界,孩子沒有學習興趣。作為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應該手執這把金鑰匙為孩子開啟拼音之門,充分調動孩子學習拼音的熱情,讓孩子快樂學拼音。
關鍵詞:快樂;輕松;學習;拼音
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的校門,就進入了拼音的世界。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道難關,拼音都是由一個個字母組成的,沒有生動的畫面和故事,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抽象枯燥的世界,孩子沒有學習興趣。那么,如何讓孩子快樂學拼音呢?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唱兒歌
兒歌富有童趣,簡潔明了又朗朗上口,并且容易記憶。孩子們都喜歡唱兒歌。在拼音教學中,我會將拼音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引導孩子編成一首首兒歌,讓孩子唱著兒歌輕松地學習,并記憶那一個個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的形體與發音以及各種規則。
在剛學拼音時,每個字母我都會編一句兒歌,便于孩子記住它們的音和形。如學習ɑ o時: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ɑ ɑ ɑ;太陽出來公雞叫,圓圓嘴巴o o o。當學到聲母b的字形時,我說:“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b b b”。學到聲母“p”時,我問:“你們準備怎么記住p的樣子呀?”一個孩子也學著我編了句兒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p p p。”我聽后大加表揚,孩子非常高興,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在后來的拼音學習中,孩子們經過啟發、觀察、思考,編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兒歌,不僅讓孩子記得快記得牢,還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這些兒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講故事
故事生動有趣,情感性強,孩子們最愛聽了。在拼音教學中,我也會用生動形象的故事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出學習內容。如學習ie ei時,我就給孩子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有兩個小朋友,分別叫小ie和小ei,她們是一對雙胞胎姐妹,長相幾乎一樣,又經常穿一樣的衣服,戴一樣的帽子。她們的媽媽有時也很難分辨清哪個是老大哪個是老二,可是聰明的喜羊羊卻一眼就能分清。孩子們,你們想知道喜羊羊是用什么辦法把她們分清的嗎?孩子們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充滿了好奇。
在學習拼音前期,基本上是由我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學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就鼓勵他們自編故事。在學習j、q、x與ü相拼時,理解ü上兩點省略規則是這一課的難點。孩子們編了幾個小故事,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淺顯生動的故事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關注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了知識。
三、做表演
表演活動形象直觀,能夠幫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獲得知識,形成記憶。在拼音教學中,我會有意識地指導孩子用動作表演一些形體易混的字母,進行分辨比較,讓孩子主動記憶易混字母的形體。如區分b和d、p和q時,我讓孩子們伸出左拳,大拇指向上,演示出b字母的形體,再伸出右拳,大拇指向上,演示出d字母的形體,然后讓孩子們將兩拳相對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 q字母的形體。邊演示邊教孩子們唱:“左拳b來右拳d,兩拳相對念b d;左豎朝上就念b,右豎朝上就念d。左下p來右下q,兩拳相對念p q;左豎朝下就念p,右豎朝下就念q。”孩子們邊唱邊演示,他們在歡快的表演中牢牢地掌握了這些易混的聲母。
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又有了創新,他們還可以通過手指和胳膊來表演并學習拼音。有時候同桌兩人互相配合,一個做表演,一個發音,玩得愉快,練得高興,枯燥無味的拼音學習在我們的課堂中充滿了魔力,有著無窮無盡的樂趣。
四、玩游戲
游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可以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活動中獲得知識,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對于初入小學的孩子,應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
在拼讀音節的教學中,我采用了“找朋友”的游戲進行拼讀訓練。首先將孩子們分成4大組,再將每大組分成兩小組,給這兩小組的孩子胸前分別掛上聲母、韻母卡片,然后讓他們圍成圈去找人,當掛聲母卡的孩子找到掛韻母卡的孩子時,兩個人都要互相介紹。如,掛聲母卡的孩子說:“我是聲母b,讀音輕短。”掛韻母卡ɑ的孩子說:“我是韻母ɑ,讀音響亮。”然后,兩個孩子一同說:“我倆相拼猛一碰,b—ɑ—bɑ。”我緊接著總結強調:“聲母輕短韻母重,兩音相拼猛一碰。”當孩子們掌握了兩拼音的規律后,再教孩子們學習三拼音,也給孩子們總結出規律來:“聲母輕,韻母重,介音一滑猛一碰。”當孩子們掌握了拼讀音節的規律后,再通過“找朋友”的游戲,越拼越愛拼,越拼越熟練,很輕松地就知道了哪些聲、韻母可相拼,哪些不可相拼。
拼音教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雖然其內容枯燥乏味,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善于鉆研,根據拼音的規律和孩子的年齡特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調動孩子的眼、耳、口、腦、手,讓孩子積極參與,就能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學習拼音。這些初入學的孩子不僅愛學,還能學好漢語拼音,為認識漢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也為提早踏上知識的寶塔創造了條件。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