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游戲就是Music play,幼兒音樂游戲是在音樂伴隨下,按照一定要求進行的有規則的游戲,從節奏開始,走近音樂的實質,領略音樂的內涵,隨著音樂展開他們的想象,揮灑他們的創造力。也可以說,音樂游戲是在音樂伴奏下幼兒有規則的“玩”。
音樂游戲靈活多變,富于想象,自由度高,情緒性強,符合學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深受幼兒的喜愛,幼兒易在音樂游戲中接受教育,它能充分滿足幼兒的興趣、態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識及身體發育等諸方面的成長需要。結合我園藝術化、生活化的辦園特色,我們在音樂游戲的組織和開展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點滴的經驗。
一、風起荷花香——我和音樂一起玩
現代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發生興趣。”這說明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也是如此。平日里,教師應多注意觀察幼兒,了解他們喜歡什么,再從他們的興趣入手來選擇適合幼兒喜歡的作品,由淺入深地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征的音樂作品。中班初期,音樂作品的選擇最好是由形象特點鮮明、一個樂段構成的歌曲,一個游戲中只出現一種有特點的動作。如《小手跳舞》,隨著歡快活潑的、具有舞蹈特點的音樂,做手腕花動作。音樂形象鮮明,富有趣味性,很容易為幼兒所接受。中班后期,音樂選材可逐漸復雜,可選擇有對比性的樂段,音樂形象的對比性要鮮明,形象特點突出,使幼兒容易辨認,便于記憶。
二、魚戲荷葉樂——我和音樂一起樂
玩是人的天性,音樂是人的本能。音樂游戲不僅僅是簡單的幼兒音樂教育,而且是以人的音樂本能,以游戲的形式,突出在游戲中感知、學習、成長的綜合性、多樣性教育形式。通過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使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養成動腦動手的習慣。教育與娛樂音樂游戲不應該僅僅讓幼兒滿足于娛樂,而應該讓他們在娛樂的同時增長知識和經驗,促進其各種能力的發展。音樂游戲中的寬松、自由必須建立在一定規則的基礎上。在音樂游戲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在現實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如在小班逗樂游戲中,我們選擇《小跳蚤》的音樂,讓幼兒跟著音樂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跳蚤,在同伴的身上撓癢癢,小朋友們在玩的過程中非常開心。我們還嘗試讓幼兒自己想象,以快樂為主,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參與到音樂游戲中。
教師在鼓勵幼兒自主嘗試、探索的前提下,給幼兒適當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幼兒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三、花舞荷塘影——我和音樂一起動
在音樂游戲中,教師的體態語言格外重要,音樂游戲是用體態語言組織的藝術活動。無論是在探索性、模仿性還是創造性的活動中,教師在講解動作要求時都應配合體態語言。如果教師經常使用有聲語言發起或結束幼兒的行動,不但無法引起幼兒的注意和正確反應,而且可能因制造更多的噪音而增加自己和幼兒內心的煩躁和焦慮。
動作是音樂游戲的“血肉”或“色彩”。韻律活動通常采用音樂感受在先、動作學習在后的組織程序,但音樂游戲往往采用動作學習的方法,以符合幼兒藝術感受、想象和體驗的特點。隨著新的刺激與挑戰的逐層加入,這種方法能使游戲的組織富有變化,也有助于幼兒積累豐富的動作表達語言,發展“遷移、探索、創編”等各種基本學習能力。如在我們的串聯音樂游戲中,我們把《開汽車》《找朋友》《集體舞》《照鏡子》等歌曲串聯起來,創編動作,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演繹,小朋友在游戲中動作多樣,和同伴開心地互動。這些音樂節奏鮮明,形象生動,對比性強,樂段清楚,情節和角色是幼兒所熟悉和喜愛的,并能用動作表達,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游戲的樂趣。
通過不斷研究和實踐,老師們有了更大的啟發和提高,對音樂游戲教學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驗,為音樂游戲的有效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通過分組討論、集中交流、現場體驗的方式,對音樂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等內容,逐漸理清了思路,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不僅使音樂游戲的無窮魅力得以充分發揮,也為我園音樂教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音樂游戲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動性和表演欲望,不但能培養幼兒活潑快樂的情緒,還能激發幼兒社會性情感的發展,開發幼兒的音樂潛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幼兒在音樂游戲中獲得了快樂。希望每一個幼兒能像魚兒一樣暢游在我們這個大荷塘中,成為獨特的快樂的小音符。
注:該文系張家港市“十二五”立項規劃課題《電子白板在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