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好教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只有一個回答:“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因為“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若缺少了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任何的教育語言和行為都無法打動學生,更無法滲透學生的心靈。所以,當你決定投身教育事業的那一天起,就要把它看作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事業去奮斗與經營;愛著每一屆學生、每一位學生,把他們視為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去精心呵護與培育。
一、情感是師愛的前提
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教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有些教師總喜歡在學生面前表現出“高深莫測”“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從中體驗著自己的“尊嚴”。其實,這不是尊嚴,只是威嚴。真正的尊嚴是敬重而非敬畏。師生在人格上應是絕對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1.師愛的表現方式要落到實處,體現在細節,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給予的無限關愛
對于每個學生,我們要真真切切地愛護他們,這種愛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上或口頭上,而要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中,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看似可有可無的細節里:氣溫驟降,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學生生日到了,教師送上真誠的祝福;學生生病請假,第一時間打電話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學生有了進步,可以拍著他的肩膀由衷地贊嘆他真棒;學生犯了錯誤,可以摸摸他的腦袋感嘆著氣說:小伙子咱以后可不能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能讓學生摸得著的關注,也最能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
2.師愛的內容是愛心,更是奉獻。師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報酬,只講產出,不講回報的充滿奉獻的愛
每次接到一個新班,我都要告訴家長和學生,我的手機會24小時為他們而開,只要需要我的幫助,不管多晚,請隨時與我聯系。一個學生在一天晚上8:00多了還沒回家,家長焦急地給我打電話,我二話沒說和家長一起去找孩子,當正在網吧打游戲的孩子看到我們疲憊的身影時,慚愧地低下了頭。只要是對學生有用的事,我都樂意去做。而且,能得到學生如此的信任,也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
3.師愛的最終目的是培育出懂得愛、理解愛、感受愛、珍惜愛的人
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并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無私的愛之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每次接到一個新班,我都會把愛心教育、感恩教育放在首位,通過各種活動教育學生要懂得愛、理解愛、感受愛、珍惜愛。今年六月份,我班發出了為“幫助微力量”送上一份愛心的倡議,我們班也召開了“感悟生命”主題班會,66位學生拿出了自己一元、兩元的零花錢,共捐款近三百元,而且通過此次活動,學生也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一次開家長會,有一位學生的媽媽特地留到最后,她說:“老師,我兒子一直非常叛逆,但自從到了您班里以后,他改變了很多,這次母親節,他竟然給我端了一盆水,給我洗腳,真的很感謝您的教育?!蔽衣犃艘院螅埠芨吲d,為這位母親,更為了懂得愛和感恩的孩子。回想在班級組建之初,這位學生因為行為懶散多次違反學校和班級的紀律,每一次我都耐心跟他溝通交流。有一次他因肚子疼留在班里沒有去上體育課,我得知后,立刻到班里去看他,當他看到我手里端的熱水時,很是驚訝和感動。他的語文成績不理想,我鼓勵他不要放棄,并多次在班里表揚他寫作水平的進步,在這次期末考試中,他的語文考出了83分的成績。也就是這位學生,在周記里寫道:“我喜歡您的教導,雖然有時很嚴格,您好不容易把我變成了現在的樣子,謝謝您!我會繼續努力的?!?/p>
二、理性是師愛的方向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教師只有“愛的情感”和“奉獻”還遠遠不夠。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教師既要有奉獻精神,有探索精神,又要有科學性和原則性,這才是高尚師德中愛的真正體現。
1.把握好愛的度,處理好“愛”與“嚴”的關系
作為教師,當發現學生的問題后,對學生的錯誤絕不能姑息遷就,應及時用適當的方式指出并加以糾正,以促使學生不斷進步。關心是愛,表揚是愛,贊美是愛,但是,批評、生氣甚至憤怒也是愛的另一種體現方式?!皣馈敝挥谐鲇凇皭邸保艊赖糜欣?;“愛”只有寓于“嚴”,才愛得不縱。
我的習慣做法是在接到一個新班時首先向學生表明我的立場:我喜歡這個職業,也愛我的學生,我可以理解你們,幫助你們,為你們付出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有我的原則,集體也有集體的需要,該遵守的你們必須遵守,我不會姑息任何一個明知故犯的錯誤。接下來,我會做好三點,首先有“章”,即制訂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照章嚴管,即嚴格按照校紀、班規辦事,在執行過程中做到嚴而有恒,善始善終;第三要違章嚴究,即嚴肅認真地處理一切違紀的人和事,人人平等。
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設身處地的理解,對紀律不折不扣地執行,一絲不茍地堅守,這看似矛盾的兩個方面其實是可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的。因為它們都是出于愛,出于責任。而它們也必須很好地接合在一起,因為只有這樣,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勤于思考和研究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解決的最佳途徑,而我們因為忽略了調查、思考,總是很機械化、程式化地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或者選擇最容易實施的方式,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因為教師的性格不同,每個集體都是不相同的,每個孩子也都有區別,這些就決定了世上絕對不可能有完全雷同的方式可以照搬使用。我最喜歡的就是在面對每件事情的時候根據事情的方方面面很理性地思考最適合的途徑和方法,任何一個要實施的方案我都會仔細考量它的利弊,只有想清楚了,逐步完善了,才會去實際操作。而且面對每天都在成長變化的學生,我也要求自己不斷地想出一些新的方法去面對他們,這樣才能被他們所接受。
師德是教師素質之靈魂,師愛又是師德的靈魂。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做一名新時期的班主任,我們應以愛為根,以德為本,身在校園,胸懷天下,在這個平凡但崇高的崗位上無私奉獻,才能譜寫出教育事業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 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