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訣,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怎樣才能讓學生熱愛學習呢?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成長與發展的條件。那如何才能為學生提供成長與發展的條件呢?
一、幫助學生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
沙漠中沒有方向的人們只能徒勞地轉著一個又一個圈子,生活中沒有目標的人們只能無聊地重復著自己平庸的生活。對沙漠中的人群來說,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而對于學生們來說,學習是從確定目標開始的。
學習目標是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所追求的預期結果,學生在學習之前,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他的頭腦中總有一個他所期待的學習結果。這里所說的學習結果預期有多方面含義。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夠使人方向明確,激勵人為之奮斗。學習沒有目標,就像海洋上的浮萍,終年不知漂向何方,極大地浪費掉大好學習時光。學會確立學習目標,運用目標引導學習活動,能激發學習者的內在動力,發揮學生主體精神,有利于調動學生自身積極主動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這種確立學習目標,用目標激勵、引導學習的過程被稱為目標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應認真培養學生的目標學習技能,增強學生的目標學習能力。
二、激勵學生完成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愛、信任、勇氣、公正、動力”這五種力量,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種力量,也是成功與失敗的區別所在。所以在學生接受任務時,特別是一些對學生個體而言有一些難度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時,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和動力。
當學生在面對具有一定難度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時,產生了望而生畏的心態,這時,老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完成任務,使之對這個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充滿了興趣。同時應當善于用語言、用問題來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內部動機,讓他們感覺到完成任務是一種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的事。只有當學生對此任務感到有興趣、有信心、有責任時,他們才會為此付出努力的代價。這不僅與情感的傾向、真摯和深刻程度有關,而且還取決于教師表達情感的方式和方法。
我們都期望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那么我們就應為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條件。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教育學生要直面挑戰,善于挑戰,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和需要,成為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中心小學)